第二师干休所离休干部宣讲兵团精神、老兵精神 3月26日,第二师干休所离休干部赵宪亮同志结合电视剧《沙海老兵》及其原型第一野战军一野一兵团的历史,给第二师师直幼儿园在职教师及离退休教师宣讲兵团精神、老兵精神。 赵宪亮说:“孩子是我们的希望与未来,幼儿教师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多了解咱们兵团的历史,让兵团精神、老兵精神刻在孩子们心里,让兵团的红色基因永远传承下去。” 161团社区居民积极收看电视剧《沙海老兵》 为深刻领会《沙海老兵》所呈现的兵团非凡历史、伟大精神、光辉历程,深刻领会该剧折射出的思想性、史料性、观赏性,161团社区积极向广大居民宣传动员,并把收看该剧作为教育引导广大居民群众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兵团精神、老兵精神,奉献赤子之心的生动教材,有效地带动了社区居民不忘初心跟党走,坚定理想信念。 大家纷纷表示,《沙海老兵》从不同侧面讲述了兵团老战士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筑恳戍边、扎根新疆、勇于奉献的的感人故事,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兵团精神、老兵精神,是兵团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的初心所在是兵团建设发展最重要的内在精神动力,一定要弘扬传承下去。 今年80岁的退休干部苏彦文感慨万千地说:“我是59年进疆的,电视剧所演的许多场景,我都经历过,也勾起我对那个年代的许多回忆,更被沙海老兵的精神深深感动,我一定要向沙海老兵们学习,尽自己所能为团场建设贡献余热”。 十师干休所《沙海老兵》观后感 “快看看年轻时候的我帅不帅。”一大早,十师干休所已92岁高龄的老八路魏其波,拿着年轻时候的照片就来了。 魏老告诉我,这两天在家看《沙海老兵》,想起了一手拿枪,一手拿镐的岁月。28岁那年在陈毅部队第三野战军当兵的他随着大部队来到了新疆喀什抗击土匪,农十师成立后,调到一八一团一营二连当连长,后又到一八二团主管生产,一待就是六十余载。 半个百姓半个兵,半碗泥沙半碗风。魏老从曾经的风华正茂,到现在眼已花,耳已聋,步履也蹒跚。他说:“那时候还没北屯市,到一八一团的这一路,看到的都是荒凉戈壁,没有房、没有路、没有林、没有田,靠近水源的地方是农牧民的毡房和牧场。到了一营二连,我们依着额尔齐斯河的支流建房、铺路、修渠、造田。后来粮食大生产,又被派去一八二团主抓生产。再看现在的团场,住着楼房,开着小车去种地,柏油马路通到地边,整齐的农田,先进的滴灌设备,这在我们那个年代是想都想不到的。《沙海老兵》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扎根边疆、热爱边疆、屯垦戍边’的老兵精神。” 从一个兵到一个民,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服从、服从、再服从的兵的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应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座右铭。
四十七团老兵谈观看《沙海老兵》体会 47团沙海老兵董银娃说,这几天,热播的《沙海老兵》电视,让我回想起了以前热火朝天、争先恐后、汗流浃背、大汗淋漓的劳动场面,内心激动、心潮澎湃。听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方案,结合兵团正在推进的团场综合配套改革、连队“两委”换届选举,让我们感受到党的伟大,看到了国家的美好前景,看到了兵团改革发展新面貌。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党会越来越强大,我们国家会越来越美好,我们兵团会越来越壮大,更好完成好党中央交给我们维稳戍边职责使命。我也将坚守这片沙海,守护好家园,坚决同“三股势力”作斗争,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