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本社期刊 精彩推荐 查看内容

被用歪的中成药

2013-5-23 17:00|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945| 评论: 4|原作者: 舟客|来自: 老干部之家——家庭健康

摘要: 提到被用歪了的中成药,我觉得最冤枉的莫过于两种:一种是龙胆泻肝丸,一种是牛黄解毒丸。两种都是中医里常用的去火药,之所以被用歪,可能都坏在它们的名字上,一个名字里有“泻肝”,一个名字里有“解毒”。“泻肝 ...

提到被用歪了的中成药,我觉得最冤枉的莫过于两种:一种是龙胆泻肝丸,一种是牛黄解毒丸。两种都是中医里常用的去火药,之所以被用歪,可能都坏在它们的名字上,一个名字里有“泻肝”,一个名字里有“解毒”。“泻肝”和“解毒”都包含“去火”之意,而中国老百姓最能自己做主诊断、吃药的病症,就是“上火”。 

但事实并非如此。中医讲“气有余,便是火”。“气”是指器官脏腑的功能,只有当功能多余出来,无用武之地的时候,人才会“上火”,所以一般的“上火”会出现在突然地接受了一个新任务、一个新变化、一个新的刺激到来的时候,身体为了适应这种突然的改变而调遣出来更多的功能以应对。所以,“上火”会发生在突然出差、临时熬夜、短时间内赶出一篇文章的时候。如果你已经是个长年的夜班工作者,肯定不会再因为夜班“上火”了,因为你的身体适应了,不再为此调遣出多余的功能。 

疾病也是如此,如果是急性期,比如突然发生的咽炎,一般多是因为“上火”,在西医是急性炎症,这个时候,无论是吃去火药还是消炎药都会管用。但是,如果你的咽炎已经变成慢性的了,继续指望消炎药、去火药肯定无济于事,因为中医有句话说“久病无火”“久病必虚”,慢性的、长期的疾病不会再有火、有毒,往往已经处于虚损状态,即便有火,也是“虚火”。 

和这些突发的问题相比,慢性的、长期的疾病也好,状态也罢,发生的概率还是很高的,甚至高于前者,但遗憾的是,国人太讨厌“毒”这个词了,也太喜欢“去火”了,于是很多本来已经“无火”,已经“必虚”的慢性问题都被误诊为“上火”。结果很简单,那些帮助误诊者达到“去火”目的的“去火”药也就被用歪,其中就包括龙胆泻肝丸和牛黄解毒丸。 

这两种情况我都有生动的实例。 

2000年的时候,中日友好医院的一个专家,让我去他的病房看一个肾衰竭的老太太,病情严重,几乎到了需要换肾的地步。我去了才知道,这个原本肾脏没有任何毛病的老太太,始终觉得自己“肝火旺”,于是就自作主张地买了一箱龙胆泻肝丸,放在床下面,觉得口苦,觉得自己“上火”就吃一袋,直到她被发现有腹水,并为此到医院就诊时,都不知道自己的“肾衰”是因为吃错了药,用歪了药! 

牛黄解毒丸的“遭遇”也类似。一个40多岁的女性,因为习惯性便秘,居然吃了3年的牛黄解毒丸,直到因为全身黄疸、出现了肝坏死而就医,才被一位有经验的中医专家找到了症结,同样是滥用“去火”药造成的恶果。 

    这样的例子很多,甚至每天都在发生,只是没有上述两个人这么极端,所以没被人重视。只有在这种极端的例子被曝光后,人们才意识到,能解毒的中药原来也有毒!其实,当你弄清了是非缘由,才会意识到龙胆泻肝丸、牛黄解毒丸这样的经典名方同样是悲剧中的受害者,它们被冤枉了!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书院老干部 2013-6-30 06:42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对症用药,是药三分毒,所以中药也要谨慎之!!!
引用 桃园愤青 2013-6-23 05:35
那么上述两位病人该吃什么药呢?
引用 德慧双修 2013-6-16 13:52
到药店里自己买药的绝大部分吃错了药。吃错了还认为是病不好治。火就是能量。没火了,人也就该地下了。
引用 江山闲人 2013-5-30 20:56
不论任何药物,必须经过医生的认可,患者才能按照医嘱服用。
很多所谓非处方药物,用错了也会出大问题。也需要医生认可才可以。很多患者往往按照说明使用,望文生义。根本不了解药理作用。在生活中这样的悲剧太多了。。

查看全部评论(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