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专题 相关链接 查看内容

民办养老院期待政策给力

2013-3-4 17:05|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122| 评论: 0

摘要: 宁波60岁以上老人已经突破百万。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老人养老难日益显现。 宁波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陈亚庆说,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是回归家庭,今后要力争保障5 ...

   

                      

    宁波60岁以上老人已经突破百万。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老人养老难日益显现。 

    宁波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陈亚庆说,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是回归家庭,今后要力争保障5%的老人在养老机构养老。如果按宁波100万老人计算,那至少需要5万张床位。宁波目前有养老床位30700张,还有20000张的缺口。

    据统计,目前宁波有民办非营利的养老机构35家,有8159张床位。他们的生存现状如何呢?上周,记者采访了位于宁波鄞州区横街的“夕阳红颐乐园”和海曙区爱心养老院。从调查看,“纯”民办养老院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这里说的“纯”民办养老院,是指完全由企业独资创办的养老机构。

    很多时候,资金补助力度、能否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是否允许提取合理收益等政策落实上的问题,制约了宁波养老机构的发展。既然政府没有太多财力投入到养老事业,那我们期待政府能以更大的力度鼓励民资进入养老行业。记者 潘慧敏 章萍 摄影 记者 丁以捷

    鄞州“夕阳红颐乐园”:

    头两年只住了20多个老人 就像饭店没人吃饭会亏钱

    对袁存国来说,进入养老事业缘于偶然。

    原先他经营一家零部件配件企业,生意一般。同时,父母年迈,家里几个兄弟姐妹都无暇照顾,商量来商量去,始终没有统一的意见。

    “我们这代人就遇到这个问题了,那以后的五年十年呢?我老的时候,是不是这个问题会更严重呢?”此后,办养老院的念头在他心里滋长,在酝酿了半年后,他开始着手这个计划。那个时候,办养老院在社会上还不是那么热。批地、政策咨询,他筹备了三四年,最后有了眉目。

    2008年12月,袁存国自筹资金800多万元,在老家鄞州横街办起了养老院,取名“夕阳红颐乐园”。 

    袁存国说,这800万元里,自己的资金有300万元,300万元是银行借贷,还有200万元是朋友亲戚处筹集的。

    “当时信心满满,想象着这里住满了老人,我们可以很快把本钱赚回来。”袁存国说,后来发现现实并不是如想象的那样美好,最初两年,只住了20多个老人。

    昨天,记者在“夕阳红颐乐园”看到,这里环境非常不错,有花坛、走廊,三层楼高,其他娱乐健身阅读设备也很齐全。

    袁存国说:“这里可以容纳150个老人,你可以想象只有20多个人,我们要亏多少钱。就像一个饭店,没人来吃饭一样,就是会亏钱。”

    幸好,“夕阳红颐乐园”硬件设施不错,口碑也不错,慢慢地人来多了,现在就剩下三楼还空着。因为老人行动不方便,所以都不愿意住三楼。

    但是即使这样,账面仍然是亏的。

    海曙爱心养老院:

    每年亏20多万元,主要是房租 考虑到老人需要照顾,咬牙坚持

    位于海曙区文昌街的爱心养老院是邱亚平出资创办的。

    2004年,他租下20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装修、买设备,忙得风风火火。可是8年来,爱心养老院的日子却举步维艰。

    爱心养老院办公室主任潘女士说,这里对老人收费相当优惠,包吃包住包护理的最高费用为每月1800元。

    “养老企业本来就是微利企业,可我们每年还要承担20多万元的房租开支。”潘女士说,这让养老院压力很大。再加上现在的物价和人员开支都非常高。

    “民办养老院什么都得靠自己。”潘女士无奈地说。

    虽然,目前爱心养老院有100张床位,入住率有95%左右。但是每年账面上依旧亏20多万元,主要是房租。

    邱亚平也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虽然养老院一天天亏损,让他压力不小。可一想到有这么多老人需要照顾,他又会咬着牙关,坚持下来了。

    “我们这里大多都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如果我们养老院不开了,他们怎么办?”为了这个信念、为了维持养老院运转,邱亚平甚至把家里的房子都拿去抵押贷款了。

    希望出台更多扶持政策

    比如补贴一部分房租开支

    给袁存国带来希望的还是政府的政策。

    “去年,我拿到了每张床位4000元的补助。”这笔钱,简直就是雪中送炭。他说:“没有这个补助,我每年的财务报表就是赤字。”

    袁存国是个实在人,他说,有了这笔补贴,养老院日常运行基本没有问题,但是想要收回初期的投资很难。或者说,这个时间要10年、20年。

    宁波是民间资本非常发达的地方,但在养老行业,完全企业独资的养老机构屈指可数。

    想要进入这个行业的民间资本有不少,瓶颈到底在哪里?

    袁存国说,现在他已经不奢望把成本捞回来了,只希望每年稍微有点盈利,能把员工工资发下去。“我现在不求别的,就希望政府能够给予我们支持,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推进民办养老机构发展。”

    邱亚平最大的愿望就是政府能补贴一部分房租开支,好有能力改善老人们的生活环境。

    是投资当然希望能赚钱

    能否允许提取合理收益

    曾经有人建议袁存国提高收费,这样养老院压力稍微小一些。

    袁存国坦言:“提高收费的想法,我也有过,但是最后还是放弃了。”

    他解释,因为进养老院的老人都不是特别富裕,大部分老人还是山区的,是因为儿女出去打工没人照顾才住在这里,老人们没有什么钱,需要子女支持,但是子女们也不宽裕。一旦涨价,万一他们不住了,那自己的损失岂不是更大。

    记者了解到,这家民办养老院的收费目前属于中等,每月750元打底,最高的收费是每月1800元,主要是那些失能失智、需要24小时照顾的老人。

    民办养老机构虽然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为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民办养老院与所有企业一样,既然是民间资本,投资者肯定是想收回成本、想赚钱。那在未来的政策中,能否允许民营养老机构可以提取合理收益?这也被很多民资投资者关注。

    记者了解到,为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到民营养老机构的建设中,2010年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允许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投资者提取合理收益。

    微利产业,企业要有耐心 宁波酝酿出台扶持政策

    民办养老院的路,可以走多远?

    养老产业其实是个微利产业,不可能一下子就获得利润,需要经过几年经营,吸引老人入住,为越多的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就越有可能盈利。这就要求企业有耐心,“用心做养老很重要”。民办养老院不在于规模有多大,但服务理念非常重要。很多子女之所以把失能老人送到养老院,就是想让老人生活得踏实。民办养老院要提供优质的服务,比如起床、吃饭、护理等等,这些都要有详细的规范标准。

    今后,民办养老院主要服务的人群应该是失能与半失能老人。这些老人,如果在家养老一个月的保姆费用可能就要3000元以上,还需要有照顾的场地、子女还要时刻担心保姆是否服务周到,但是如果每月花3000元住进养老机构里,老人舒心了、子女放心了。而养老机构则因为提供了优质服务,入住率会很高,那么得到的回报也会高一些。

    当下,政府没这么多财力投入到养老事业,那么,政府真正需要扮演好的是对民办养老机构进行政策扶持。宁波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陈亚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宁波市正在酝酿出台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政策。

相关阅读

相关分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