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传统节日 拯救传统
近年来,“洋节日”受到愈来愈多年轻人的崇尚,过洋节也从最初的商家炒作慢慢变成国人的一种习惯。然而正当人们对又一个圣诞节的到来满怀期盼时,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高有鹏却撰写了一份《保卫春节宣言》,向社会呼吁要对传统节日多一些关心,对“洋节日”少一点盲目的热情。 每年到圣诞节的时候,大街小巷店面橱窗到处摆放着圣诞树、圣诞老人,商家借着圣诞节搞起形式各样的促销活动。到春节的时候,街上看上去冷冷清清,要想热闹也要到元宵节。 端午节、清明节、七夕节、重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无形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它们更容易在淡化的过程中丧失,现在人们之所以觉得过节越来越没意思,就是因为传统的内容越来越少,而承载着传统的文化载体也渐渐在人们眼前消失。节日成了吃喝,成了新的放纵。 是该保卫我们传统节日的时候了。期盼我们的政府能够早日将传统节日打包申请世界文化保护遗产;期盼我们媒体能够开展广泛的舆论宣传,加大对我们的传统节日及其风俗习惯的宣传力度,让后生们知道,也让世界了解中国,让我们的传统节日走向世界;期盼我们广大的文人学者专家教师多点稳重多点反思多点积淀;期盼我们的博友能停下匆匆的脚步驻足五分钟回首传统回首往事,在前尘后世的轮回中留一点厚重给自己给后代。 拯救传统,保卫传统,就像拯救汉语,保卫汉语一样,从更深沉的意义上说,其实是在保卫传统背后的文化,这种保卫源自对自身文化的自觉尊重,摒弃对异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盲目崇拜,从中吸取科学化的新思维。如果我们这样做了,那么有一天我们的传统就会像让鲁迅先生在《文化偏执论》所说的:“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而这将使中国’屹然独立于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