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家冯唐的一篇文章《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男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年男人身上那些不被社会认可的小习惯,比如胖且发福、停止学习、爱讲黄段子开黄腔、邋遢、爱教育晚辈、没有购物欲望.....冯唐给了它们一个标签:油腻。大家纷纷按照中年油腻男的标准对号入座,检验自己“油腻了吗”。 这个关于中年“油腻”的讨论也引起了老年人的反思,有些人表示老年人一不小心也会变得油腻,比如:不注重仪表、话多絮叨、固执易怒、不爱学习、极易听信网络谣言、轻信电视广告、喜欢堆积旧物、喜欢炫耀、对子女爱心绑架、爱摆老资格、过分节俭、倚老卖老、过于关注鸡毛蒜皮之事、经常叹老等等。 看了这些对“油腻”的设定后,相信有不少人不以为然,甚至会拍桌子上火:我怎么“油腻”啦?即便“油腻”了又碍着谁了?请稍安勿躁。其实一种现象能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就已说明它已不是单一的个体现象,而不管我们愿不愿意,不管我们认为它在我们身上有一点、有很多还是一点没有,我们既然被贴上标签归入这个群体之中,我们就应该静下心来去做一番深刻的反思。 那么,审视自己,您觉得这些“油腻”的特征,您身上有没有?您觉得“油腻”的老年人还有哪些特征?您又觉得该如何避免成为“油腻”的老年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