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型隔代抚养” 优势互补实现“三赢” ■目前,我市约25万名少年儿童由祖辈抚养。 ■隔代抚养主要出现在城市双职工、农村夫妇均外出打工以及单亲家庭。 ■隔代抚养虽可减轻年轻父母的负担,但易造成孩子骄纵、任性甚至胆小、孤僻的性格。 ■专家呼吁,祖辈、父辈两代人要互相配合、优势互补,打造“新型隔代抚养”方式,让孩子健康成长。 全市约25万少年儿童由祖辈抚养 日前,记者走访梅城多所小学、幼儿园发现,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中,不少是5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一般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等祖辈。近日下午放学时间,在梅城江南育才小学门口,记者采访了前来接孙子的张阿姨。她表示,儿子和儿媳都在单位工作,周一至周五都是中午12点、下午6点才下班,根本没有时间接送孩子。每天接送孩子的任务就落在了她和老伴的身上。不仅如此,孩子做作业、外出玩耍等也由她和老伴操心。“不止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很多老人来接送孩子。”张阿姨告诉记者,在梅城,由祖辈抚养孩子的情况很普遍,老人几乎成了抚养孩子的“主力军”。 记者采访获悉,年轻父母把孩子托付给孩子的祖辈养育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因工作太忙而无暇照顾孩子;由于离婚、丧偶,独自一人难以照料孩子;夫妻双方均在外地工作无法将孩子带在身边;夫妻双方希望保留二人世界而将孩子托付给父母;父、子、孙三代同住,祖辈主动要求照顾孩子。据不完全统计,我市约有25万名少年儿童由祖辈抚养,目前,隔代抚养主要集中在城市双职工家庭、农村夫妻均外出打工以及单亲家庭。 祖辈有丰富的育儿经验 隔代抚养的好坏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女儿今年3岁了,性格开朗,会背古诗,爱跳舞。今年五一节,在她爷爷奶奶的教导下,还特地准备了手工作品送给我们夫妻俩,这让我们感到很欣慰。”在梅城某事业单位工作的曾先生放心地将孩子交给老人抚养,因为他认为,老人对孩子的爱是保姆和育儿机构无法替代的,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并愿意将时间花在孩子身上,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各方面的需求,很好地照料孩子的生活。同时,在老一辈身上,保留着更多的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等客家精神,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孩子有机会更好地传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美德。 家住梅城的杨女士认为,相对于年轻的父母,老人有丰富的养育经验,对孩子各阶段的发展特点更加了解,能够恰当地处理孩子的各种问题,减轻了年轻父母养育孩子的压力。“还记得孩子第一次发烧时,我们夫妻俩忙得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最终将孩子交由他奶奶护理才逐渐恢复正常。”杨女士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虽然她平时注重从网上、书本上学习育儿知识,但是当真正遇到问题时,往往会因过分关心而乱了方寸,比起老一辈的实践经验显得“捉襟见肘”。因此,杨女士认为,将孩子交给老人家抚养,减轻了他们的负担,还能缓解老人自身的孤独感,是“一举三得”的事情。 隔代抚养易致儿童心理问题 书包重了,爷爷帮忙背;太阳刺眼,奶奶帮忙挡;想吃零食,立即就给买……18日中午,记者在江南某小学门口发现,前来接孩子回家的祖辈们对孩子都疼爱有加。然而,正是这种疼爱,让不少家长感到担忧。家住梅城江南客都新村的庄先生告诉记者,老人尤其是文化程度不高的老人,容易形成“重养轻教”的观念。由于孩子父母不在身边,即使孩子做错事他们也舍不得打骂,容易对孩子形成过分的保护和溺爱,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培养造成不良影响。 蕉岭某小学二年级的张老师则担心,由于老一辈的育儿观念、教育思想往往停留在自己成长时期,对现代的知识缺乏掌握,对孩子学习的辅导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及时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科学管教,甚至难以监控孩子的安全。“学校一般用校讯通和家长进行沟通,可有些老人连手机都不会用,怎能对孩子进行科学管教。”张老师坦言,在农村,孩子打架斗殴、溺水、触电、交通事故等情况时有发生,隔代抚养的孩子的教育和安全问题尤其严峻。 不少家长更担心的是,隔代抚养会让孩子更加依赖老人,从而与亲生父母的感情变得疏远。“我姐姐家的孩子自小便由爷爷奶奶带,直到6岁读幼儿园接回身边自己带时,她却发现孩子与自己变得很疏远,管教起来也比较困难了。”梅城某企业工作的小梁告诉记者,由于孩子自小不在身边,容易在感情上与父母疏远,造成亲子隔阂,还得想方设法重新与孩子培养感情。因此,“隔代抚养”造成的“隔代亲”成为很多年轻父母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优势互补实现“三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0-3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此时的亲子教育尤为重要,父母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市妇联副主席丘美玉呼吁广大年轻父母,要明确自己的教养责任,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互动,加强亲子情感,逐步了解孩子的发展需要和个性,这样才能陪伴孩子健康和快乐地成长。 对于不得不采取隔代抚养的家庭,丘美玉建议,祖辈和父辈要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配合、优势互补,齐心打造“新型隔代抚养”方式,才能取得隔代抚养的“三赢”,让父母放松、孩子有长进、老人有所寄托。丘美玉表示,一般而言,祖辈有比较丰富的生活阅历及育儿经验,初为人父母的年轻一代信息源广,有比较多的育儿理论知识;祖辈注重对孩子生活方面的照料,年轻父母则较为看中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因此,两代人可加强沟通,作为年轻父母,多买一些书籍,更新、充实老人的育儿知识,有条件的话还可指导、示范给祖辈看,鼓励老人参加各种家庭教育讲座,让他们更好地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作为祖辈,则要关注孙辈的身、心、智等方面成长,并及时告知其父母孩子的成长状况,尽可能多和孩子的父母一起讨论孩子的教育,共同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关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