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卡渐变一卡通 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社保卡持卡人数达到9.72亿人,预计2017年我国社保卡持卡人数将超10亿。人社部表示:2017年人社部将加快建立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系统,确保2017年基本实现符合转诊规定的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即基本建成全国全民参保数据库,真正实现“一卡通”,下一步还要加强社保卡和相关部门,特别是公安、民政、教育、卫计、财政等部门的协作,让社保卡全面发挥作用,为持卡人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大势所趋 2月3日央广网的文章《一卡通将让百姓的医疗保障更加便捷》称,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医保的地域分割化,二是各地医保标准的不统一。这次全国基本实现一卡通在解决医保地域分割化的问题方面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中山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申曙光称,社保卡的使用理应突破使用地域局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目前有两类人群对社保一卡通的呼声最高。一类是作为高端人才不停地在全国各地流动的那一部分人,由于没有户口的羁绊,只要哪里有平台,他们就可以到哪里去就业,因而,社保必须跟得上。另一类人群,则是父母一辈的“老漂族”,他们是赶上计划生育的那一代人,一般只有一个子女,退休之后又要到异地来给子女看孩子,这些老人集中于北上广及省会城市等大城市,而他们恰恰又处于退休之后各种慢性疾病容易找上来的时候,异地就医是他们最首要的需求。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社保卡此番改革,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服务民生的必然。 2月4日新华网的文章《让社保卡成为真正“一卡通”》指出,我国社保卡的覆盖范围已接近10亿人,一卡跨界跨地区、一卡通行全国,已是大势所趋。此前由于各地的医疗保险在统筹层次、报销标准、物价项目和收费票据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异地就医持卡结算存在诸多困难,基金跨省监管存在很大难度。近年来,随着全国范围内人口迁徙流动的日渐常态化,民众要求异地结算的诉求也日益高涨。若管理部门依然坚持以往的属地结算,不仅会给民众带来诸多不必要的麻烦,也不利于公共服务在全国层面的统筹,及各地区的融合发展。从某种程度看,社保卡的地域分割,既与国家一直在推行的简政放权、为民服务的理念相违背,又与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相左,所以社保卡的改革势在必行。 2月4日凤凰网的文章《大数据时代,社保一卡通是大势所趋》认为,社保卡一度被视为医保卡,这本身是一种误解。社保卡原本具有很多功能,除信息记录、自助查询、就医结算、缴费和待遇领取等基本功能之外,还应可以用于金融支付和作为持卡人的主要电子身份凭证。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向运华表示,现阶段公众使用社保卡主要还是就医,今后还应实现多功能的全国通用。虽然现在人社部只是提出“基本实现一卡通”,但受限于之前的地域局限,这种稳健的思路是可以理解的。令人高兴的是,这一改革进程将是不可逆的,其积极意义一定会逐渐彰显。因为一方面,中央决策层对此有坚定意志;另一方面,在互联网+的大潮之下,社保信息数据在互联网上实现全国联通是一种必然趋势。 如何破局 2月7日中华网的文章《社保卡“一卡通”要提防“看上去很美”》对社保卡能否真正按时实行一卡通表示了担忧。2016年10月,人社部就印发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的通知》,此次所提的社保卡跨业务、跨地域的“一卡通用”其实就是大会精神的延伸表现。而目前,我国的社保形式还是停留在“划疆而治”的阶段。例如在江西一些城市,社保卡可以直接拿着去药店买药,实时结算,这在某种程度上让很多药店直接出售洗发水等生活用品;而在一些地方,比如北京,药店是没有这个权利的。这些细微的差距都将成为制约“一卡通”的现实问题。 2月7日凤凰网的文章《社保卡,“全国通”还要“全能用”》指出,一卡通是一项复杂的信息工程,需要多部门联合攻坚。加快社保一卡通,路径至少有三条:一是互联,加速资源整合,早日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全国互联互通;二是共享,尽快打破部门信息藩篱,建设全国信息共享的大数据库,尤其要加速公安、民政、教育、财政、卫生、医疗等部门互联共享;三是多用,扩大社保卡的功能,让社保卡成为交通、存款、金融支付、水电煤气支付等衣食住行的全能消费卡,成为公民的“经济身份证”,满足群众生活所需。 2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社保一卡通,关键在“简化”》称,实现社保卡的全国通用,关键在于简除烦冗、打通梗阻。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领域改革的基本脉络就是简政放权,让民众共享改革的红利。社保卡的改革,理应秉承这一思路,遵守“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原则,将改革工作化繁为简。管理学中有一个“奥卡姆剃刀定律”,也是主张化繁为简,将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民生领域的改革更是如此,通过减少政府部门的摩擦、简化繁复冗长的手续、优化政府管理的流程,就能大幅降低制度和管理成本,而政府的运行成本降低多少,群众的获得感也将随之增加多少。相关部门要敢于拿起改革这把“奥卡姆剃刀”,剔除不必要的手续和流程,释放更多红利,让人民拥有“稳稳的幸福”。 2月6日中国网的文章《社保“一卡通”需打通“最后一公里”》提出,社保一卡通还有两个症结问题有待解决。一个是信息化建设滞后,全国参保数据库尚未建立;另一个是目前社保统筹层次较低。人社部负责人指出,医保要实现互联其实并不难,真正的难题在于“结算”这“最后一公里”。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认为,搭建一个全国统一的结算网络,是实现医保全国漫游的基础。各地的制度、技术标准要衔接,各种手续、规程也必须衔接一致,尤其是计算机系统,双方的系统必须兼容,在这种信息兼容的情况之下,才能做到异地结算。 乐见其成 2月4日中国网的文章《社保卡一卡通 难啃的“硬骨头”终于解决了》列举了一些省内异地结算的模式,以往无法想象的便利愿景离我们其实并不远。今年1月5日起,京冀两地首开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先行选定位于河北燕郊的一家医院作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院。今年,山东省青岛市也将全面停用旧卡,4月起将全面激活启用加载金融功能的新社保卡(芯片卡),新卡将能实现跨省结算。安徽省也将自今年7月起,全面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