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专题 本期话题 查看内容

隔代抚养,幸福?烦恼?

2011-5-27 10:14|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2380| 评论: 16

摘要: 现代社会中,年轻的父母因工作忙等原因,常常将孩子交给孩子祖辈抚养。这种现象被称为隔代抚养。近年来,“隔代抚养”似乎成了一些家庭生活的固定模式。这种模式可让老人因抚养孩子有事可干而内心充实;又因老人有育 ...

编者按:“家”人关注的,我们关心的。从511日开始,家网每周四将为广大“家”人推出一个“身边话题”供“家”人讨论。说出您的观点,阐述您的看法,让家网陪您共度美好晚年。(家网同步在广大“家”人中征集热门“身边话题”。话题征集邮箱:lgbzjjw@126.com

 

隔代抚养,幸福?烦恼?(身边话题第3期)

                                          

                                         本期策划、执行:王慧娟

 

现代社会中,年轻的父母因工作忙等原因,常常将孩子交给孩子祖辈抚养。这种现象被称为隔代抚养。近年来,“隔代抚养”似乎成了一些家庭生活的固定模式。这种模式可让老人因抚养孩子有事可干而内心充实;又因老人有育儿经验及血缘亲情关系能更好地照顾孩子,让孩子父母放心,又可节约保姆费,可谓一举多得。但是与此同时,“隔代抚养”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抚养孙辈是个劳神又劳力的事情,它会占用老人大量的时间,使得他们“退而不休”,不能轻松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其次,老人还可能因与子女的抚养观念不同而受到埋怨产生不愉快,甚至导致家庭矛盾,费力不讨好。再有,老人出于对子女的补偿心理很容易对孙辈形成溺爱,往往导致孩子自私任性、娇生惯养、生活自理能力差等问题,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对于隔代抚养这个问题,“家”人您有何见解?您有没有抚养孙辈的幸福事或者烦恼事?您有没有抚养孙辈的好方法、好经验可以跟我们分享?
 

参与方式:把您想说的话发布到下方的评论框中即可!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七里山瘦老头 2015-10-7 23:01
这事主要看你有没兴趣,退休了,没事了,身体健康带带孙子,乐在其中,看着孙子高兴,又有血缘关系,帮孩子带带孙子有什么不可。我体会带孙子有三好。一,有事干了。二,一老一少血脉相连亲情更浓。三,老有所学,复习过去的功课。我和我的老伴带孙子,从儿媳产假休完后我们两个就靠上了照顾孩子。每天早上我步行两站地到儿子家,儿子儿媳去上班,我在那里等孙子自然醒,醒后抱回家大概九点左右,这时他奶奶饭菜做好,三人吃饭这样一直到上小学。第一好就是生活规律化,我们老两口代孙子就得按时吃饭,按时睡觉生活有规律。这对老年人多好啊!孙子没降生前我们老两口生活就无规律,吃饭是饿了吃,没有点,醒了也不起,懒床。……后来孩子上学了,拼音我先早学,上网,玩手机我都是用拼音,数学小数,分数等和孙子一块学多好啊!看着孙子年年三好学生多高兴啊!孙子都不愿意带,你说学雷锋,当义工,做好事,那是实话吗?老人带孩子容易溺爱孩子,有利有弊,自理能力差是弊,但是传递的深深“爱”可是做人的根本,我们不是天天说让世界充满了爱吗!当前社会弊端太多就是爱太少,或不爱而是“坏”。这又是”利“。老人观念旧,但又充满了传统美德,节俭,爱人,礼让,和为贵…… ...
引用 游客 2013-6-16 10:57
这个问题要因家庭而异。老人有条件可办。无条件不办。千万不要硬办!不要以牺牲老人们的健康为代价!
引用 陈侃 2011-6-2 16:49
一个同学的朋友去美国“隔代抚养”孙子(这位朋友的儿子在国外工作,并且找了一个外国妻子)。一次孙子玩儿腻啦,想去玩儿别的,把正在玩着的小玩具故意撒落了一地,他的“外国妈妈”告诉他,必须把所有玩具收拾好,然后才能去玩别的!孩子哭着执意不肯。这时奶奶心里不忍,一边哄孙子一边收拾玩具。妈妈严肃的把奶奶叫开,让她不要参与。孩子无指望,乖乖地把玩具收拾好,妈妈高兴地带孩子去玩别的去啦。事后,这位朋友把此事告诉了自己的儿子。儿子说这可能是文化的差异,并让她以后在孩子的妈妈教育孩子时,不要参与,否则对孩子教育不利。
引用 陈侃 2011-6-1 15:26
孩子是全家的主题和轴心,全家疼爱孩子不带掺假的。我们家“四世同堂”,教育孩子时,常见奶奶、太奶与孩子父母发生矛盾。这种情况下,隔代老人应该“退避三舍”,不要掺和。否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但是,我们的传统往往老人们“不甘示弱”,我认为这是很落后的。
引用 静默 2011-6-1 14:01
昨天下班就看见很多老人带着孩子在公园玩,很美好的场景。想想自己退休了,在家带孙子也不错啊,呵呵。。
引用 雪凝 2011-6-1 11:24
我现在正在带外孙。我感觉那种天伦之乐是任何的欢乐都无法比拟的。当你看着婴儿天真无邪的小眼睛你会有种莫名的感动在胸中涌动!你会想到老子的做人之道:“要对世人像对待婴儿一样的呵护……”那样的世界该有多好?!那样的人间该有多温馨?!我爱孩子,但是,我不会宠溺他。现在,我不会给他讲孔融让梨的故事,但是,以后等他懂事了我肯定给他讲,并且让他学着做。现在我不会让他学《弟子规》但我以后肯定让他听或者读《弟子规》。我认为教会孩子做人比教会他如何适应当代社会生活更重要。社会环境可能改变但做人的品德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下都尤为重要!
对于隔代抚养,我个人认为没什么不好。作为老人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和游玩而不顾下一代。中国有句老话是:扶老携幼。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我不是很时尚的现代观念但也不是陈旧的老观点,年轻人的工作忙压力大,作为老年人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帮助他们带孩子。没有理由推脱或者找借口不帮助培养和抚育孩子。孩子是我们的未来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是第一任老师的我们(父母以及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非常非常的关键。在孩子的心灵上犹如一张白纸,上面给他写、画什么,那就将成为什么!所以,最初的教育非常非常的重要!
引用 陈侃 2011-5-31 15:59
济南有句老话“奶奶看孙子,强似攒金子”,这是流传多少年,至今还沿袭的老传统。但是,现在社会经济发展这么快,生活节奏这么快,社会环境有了很大变化,这种老传统也应该有所更新。如果老人有精力,子女有需求,可以“隔代抚养”。但是第一注意不要溺爱、讨好孩子,不要把自己陈旧的观念传留给孩子;不要把自己死死“拴住”,哪儿也动不了,还以此炫耀自己对家庭的贡献。如果家庭有条件,老人可以不“隔代抚养”,这对老人,其实也是对第二代、第三代最好的事情。不隔代抚养,只是不把孩子栓在身边。绝不是说对第三代漠不关心、置之不理。不让老人关心第三代,是任何老人做不到、也不可能做的事情。不“隔代抚养”,可能会因为“远了香、近了殃”而产生距离美,老人和晚辈之间更亲近。只要家庭条件许可,尽量把孩子送入质量可靠的托儿所、幼儿园。
引用 不舟客 2011-5-31 12:31
父母看孙子,虽然累,但是他们一天不见就想,也许是平时太孤寂的缘故。让他们看我很放心,要是请个保姆我就做不到这个心境。工作压力这么大,为了孩子以后的幸福,努力赚钱。
引用 涔津 2011-5-31 09:00
昨天我看一个孩子姥姥的博客,她给孩子的成长过程做了很详细的记录,把录像的视频放在网上,有孩子学爬行的,学习走路的,她还在家研究给孩子做健康美食,也拍了孩子吃东西的。看她记录的文字,有一句话这么说“孩子一岁零三天了,多少个忙碌的日子,我们就如守护神一样地照看着他。虽然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也放弃了不少休闲娱乐的机会,但心里却依然其乐融融。毕竟是老爷、姥姥的小外孙,为他付出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浓浓的亲情使然。我们果真是累并快乐着。”看这位忙忙活活的姥姥的生活,估计没人会觉得累,都觉得很幸福。
引用 游客 2011-5-30 16:08
教育问题是大事,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为了祖国下一代,大家要以身作则。
引用 清笳 2011-5-30 15:55
前几天我在公交车上见到了两位年轻的母亲分别带着两个小女孩,这两个小女孩很有意思,一个小一点,一个大一点,最大的也就四五岁的样子。这个小女孩擦完鼻涕后问她妈妈把纸仍在哪,这时大点的女孩就试图把窗户打开让她把纸仍出去,无奈力气小打不开窗户只好作罢。然后这个大女孩又出主意说把纸塞在窗户缝里。小女孩的妈妈说先拿着等下车了再扔。于是那个小女孩就乖乖地拿着,那个大女孩还嘀嘀咕咕说塞在窗户缝就行。这两个小女孩坐在一个位子上,大点的女孩总是动来动去,说太挤了坐着不舒服。闹腾了一会,她妈妈就大声呵斥她,最后还把她拽起来,说你干脆别坐了。说到这,就很明显了,看这俩小女孩的表现就大概能看到她家庭环境的样子了。教育孩子无小事啊,当家长的一定要做好表率,父母也好,祖父母也罢。
引用 游客 2011-5-30 14:41
作为退了休的老头,我不赞成隔代抚养。忙活了一辈子,需要好好放松一下自己,我更愿意出去爬山钓鱼,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处理去,我只想跟老伴儿过自己的日子,想孙子了隔日可以去看看。
引用 游客 2011-5-29 22:34
caibeiren: 俺没到那个阶段,没有体会,只是觉得自由很宝贵,特别是退休了,享受自己的生命乐趣,感觉好极了。
同意,自由很宝贵。退休了,我准备和老伴一起学学国画,练练书法,这是俺俩年轻时就约好的。退休了还是得有自己规划的生活。
引用 玛丽 2011-5-28 15:16
俺没到那个阶段,没有体会,只是觉得自由很宝贵,特别是退休了,享受自己的生命乐趣,感觉好极了。
引用 游客 2011-5-27 18:04
也得从老年人自身的情况来具体分析,身体好,文化素养较高的老人,又巴不得享受孙辈的天伦之乐的,这样的老年人看孩子,他自己看着高兴,儿女也放心,这就一举两得;要是老人身体素质弱一些的,文化素养稍微不讲究一点的,这样的老人看孩子不仅身体累,心也累,还是别为难他们了。
引用 放鹤闲人 2011-5-27 17:34
这个事情确实得分两面看,子女们不要以为老人给带孩子就是天经地义的,老人忙活了一辈子,应该安享晚年才对,对老人应该心怀感恩!!!同时,老年人也应该为子女着想,现在年轻人压力都大,要适当帮助孩子分担,咱老年人图的什么呢?不就是子女幸福、家庭和睦么?只要相互理解,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模式的!!!!!11

查看全部评论(16)

相关分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