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原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少康

2017-8-30 10:30| 发布者: 家网编辑9| 查看: 3524| 评论: 0

摘要: 确立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 党之福、国之福、民之福 张少康 (一) 最近看了《学习时报》今年7月28日刊发的特约评论员文章《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之路》,读了中央党校出版社近期出版的《外国政要和媒体眼中的习近平》 ...

确立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

党之福、国之福、民之福

张少康 

(一)

最近看了《学习时报》今年728日刊发的特约评论员文章《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之路》,读了中央党校出版社近期出版的《外国政要和媒体眼中的习近平》一书,感受很深。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在强国强军新征程中,在民族复兴的关键当口,我们党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党中央核心、全党核心,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期待。关乎旗帜道路方向,关乎党运国脉军魂。现在,全党全国上下正总结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变化,迎接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决策英明,历史性的重大成果。

(二)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但是,风云际会,沧海横流。站在过去和未来交汇点上的中国,既拥有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正步入一段新的历史关键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之路》文章所说:十八大以来这五年,我们面临的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都前所未有,都难以想象。我们虽然坐上了全球政治舞台的“主桌”,但将强未强、树大招风,容易“木秀风摧”;“东方睡狮”已经醒来,但也面临虎狼围猎的巨大风险,遇到的战略围堵、战略冲撞、战略干扰更加尖锐激烈;重整行装再出发,但新长征路上“雪山”、“草地”横亘在前,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需要我们“而今迈步重头越”;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但深改路上处处是“硬骨头”,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我们不仅要全面扎实地贯彻落实已制定的各项战略措施,确保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还要谋划提出在2020年以后向第三步战略目标即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的发展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民族复兴大业已到了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我们党更加迫切地需要确定和维护自己的领导核心,更加迫切地需要明确一个思想上、政治上的“主心骨”,更加迫切地需要有一种强大的政治定力。“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关键时期有关键担当,在新的伟大斗争实践中确立习近平总书记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这是时代的选择,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历史,常常凝炼成一次次选择;选择,又常常开启一段段崭新的历史。

(三)

《习近平总书记成长之路》文中介绍,习近平总书记身上流淌着红色血脉。父母参加革命斗争的奋斗经历,对他的成长影响极深远,充满着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充满着“革命理想高于天”。他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他经历过艰苦磨砺曲折考验。习近平总书记父亲习仲勋从1962年受冤屈被关押审查十六年之久,习近平总书记也因此受过批斗,挨过饥饿,流浪过甚至被关押过。1969年,习近平总书记属于老初一学生,年纪只有15岁多,从北京来到陕西延川县梁家河村插队,那里山大沟深,土地贫瘠,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当地农民辛辛苦苦干一年连肚子都填不饱。他什么活都干,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挑粪。。。。。。常常挑着200来斤重的担子走上十里八里路。到1975年未,当初来到延安的26200名北京知青只剩下590人,而梁家河,到197410月就剩他一个知青了。知青院子变得冷冷清清,居住的窑洞变成了冰房冷灶。但他不急不躁,不慌不忙,依然是该干活干活,该吃苦吃苦。就是在这样艰苦环境下他入了党,还被党员同志推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修地坝,搞科学种田,创办农村铁铺子,创建陕西第一个沼气池。当他被推荐上大学时,乡亲们送给他一面锦旗,写着:“贫下中农的好书记”。这些曲折经历和艰苦磨砺,恰恰是习近平总书记他读懂人生、读懂中国、读懂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起点。15岁来到黄土高坡时,他曾迷茫、彷徨;22岁离开时,他已经有着坚定的目标,充满自信。有人说,没有梁家河的7年,就没有习近平总书记今天的从容执着和大气磅礴。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坦诚地说,在他一生中,对他帮助最大的,“一是革命老前辈,一是我那陕北的老乡们。”

习近平总书记是在长期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我党领袖。他从196915岁多下乡当知青,到201259岁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党中央总书记,44年中,他从党组织最基层的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从一般军官到军委主席,从政经历遍及党、政、军各个领域,历经村、县、地、市、省、直辖市,直至中央等所有层级的主要岗位,每一层级都经历过几年,都扎扎实实,都政绩卓著,每一岗位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习近平总书记这些年提出的许多思想与重大战略,早在很多年之前就生根发芽,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正是经过一步一步丰富而长期的实践锻炼,厚植了他治国理政的根基,一经站上党、国家和军队的最高岗位,就立刻展现出非同凡响的伟人气魄和领袖风范,这种气魄和风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可以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和团结在周围的力量,一种能够鼓舞和感召13亿多中国人民为实现伟大目标而不懈奋斗的力量。

(四)

十八大以来这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中国这艘巨轮,乘风破浪,砥砺奋进,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中央权威显著地增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明显增强,党中央决策的落实力明显加大,集中统一领导实现实质性突破,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大大增强。

——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健全完善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体制机制,有力推动我国发展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仅是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81490亿元,同比增长6.9%,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展现中国经济强劲韧性,稳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宝座。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实际增长7.3%。全力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2016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超额完成全年减少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任务,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超过240万。

——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习近平总书记亲挑重担,对党政军多个领域的改革都亲自挂帅,亲任一把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31230日成立,到20177月中旬已召开了37次会议,每次都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亲自部署,顶层设计,改革举措出台数量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立,人民群众不断从改革中获得幸福感。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5年来,取消和下放了近800项行政审批事项。壮士断腕,改的是体制机制,动的是既得利益,谈何容易。但还是实现了。美国《时代》周刊赞誉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新一轮革新的中心人物”的领导人,像一位舵手坚定开启了“改革时间”,巨细靡遗地指导这场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并作出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开启了中国法治新时代,筑牢国家长治久安之基。我们党显著增强了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不断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司法公信力日益提高,群众守法日益自觉。

——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明显增强。把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通过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依法加强网络化管理,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大增强了文化自信,巩固了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国家形象得到良好塑造。

——生态文明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倡导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严格问责、终身追责。我们的天空更蓝了,水更干净了,地更绿了,人们对生态需求日益满足,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明显。

——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即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瞄准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攻坚克难,开新重塑,实现了凤凰涅磐,浴火重生。人民军队重塑军队组织形态,调整领导指挥体制,优化军事力量体系,使人民军队脱胎换骨,焕然一新,被外电称为“破天荒之举”。这五年,总书记上海岛、踏边关、走戈壁、上战舰、进战车、登战机、看哨所、去前沿,总书记忧军爱军的真挚情怀和强军兴军的殷殷嘱托,是时代的号角和催征的战鼓,汇聚成全军将士备战打仗的磅礴力量。

——大国外交亮点纷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走和平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已出访30余次,每年都有一个月以上时间出访,足迹踏遍全球。在国内会唔外国元首、政府首脑270多人次。通过提出和推进“一路一带”建设,主场举办AOBCG20峰会,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重大举措,不断扩大自己的“朋友圈”。传播我们的和平外交理念,在世界舞台上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任何国家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并以政治家、战略家的智慧和魄力妥善处理了一系列复杂棘手的难题。亲自领导和指挥了一系列扩大战略优势、维护国家利益的伟大斗争。处理钓鱼岛问题,宣布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实行常态化巡航,一举打破了日本多年来对钓鱼岛的所谓“实际控制”。在南海问题上,亲自决策造岛围礁,设立三沙市,从根本上改变了南海方面战略态势,为最终赢得南海维权斗争胜利打造了一个牢靠的战略基地,等于筑起了一座海上长城。针对美菲上演的“南海仲裁”闹剧,立场鲜明,综合施策,斗争有理有据,有利有节,使这个裁决成为废纸一张、“国际笑谈”。这一系列伟大创举和英明决策,展示出习近平总书记非凡的战略眼光和伟大的斗争精神,也展示出我们中国的大国气象、大国担当、大国情怀。

——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突破。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以新的党建理念为指导,形成了党的建设新思路,党中央把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作为党的建设的首要问题,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上的“钙”,要不断补“钙”壮骨,强身健体;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颁布和执行八项规定,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教育,密切党群关系;紧紧依靠制度治党、管权、管吏,制度笼子越扎越紧,越扎越密;坚持用铁的纪委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全党的纪律意识大大增强;坚持反腐败零容忍全覆盖,打“虎”拍“蝇”猎“狐”,毫无含糊,形成了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强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建立党内优良政治文化;强调落实主体责任,完善监督体系,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五年来,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提高,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牢固,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五)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给广西各族人民带来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一直十分关心,对广西各族人民有深厚感情,他多次来到广西视察。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在日理万机的繁忙工作中,今年4月,专门抽出三天时间亲临我区视察指导,带来党中央对广西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和厚爱。在赋予广西“三大定位”的基础上,要求立足独特区位,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他谆谆嘱托要加快老区建设和发展,让老区人民尽快摆脱贫困,过上幸福日子。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似春风春雨,给广西各族人民带来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五年,是广西发展最快、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广西在全国的发展战略上地位提升,继北部湾经济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左右江革命老区经济振兴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双核驱动,三区统筹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逐步成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建设重要门户。喜读广西日报89日报道,落实“三大定位”迈出坚实步伐,中国—新加坡南向通道从广西出海。我区地区生产总值2016年达到18245.07亿元,增长7.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7712元,总体进入中等国家收入阶段,综合设施不断完善,综合交通实现跨越式发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289公里,高速铁路营运里程超1700公里,位居全国前列,迈入高铁时代。去年一年脱贫111万人,全国第一,精准脱贫首战告捷。全面推进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生态环境全面领先,首府南宁市连续五个月空气质量优良率100%,全区饮用水质量更是走在全国前列。前段我见到一些外省朋友,他们用大卡车运饮用水回家乡,风趣地说:就是空气运不回去有点遗憾。可喜的还在于我们政治生态优良,风清气正,政通人和,人民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工作生活在今天的广西,的确感到幸福。

饮水思源,不忘初心。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迎接十九大,迎接更加美好幸福的未来。

(作者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原党组书记、检察长)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