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器人叩响家门 □ 贾 琳 10月25日,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落下了帷幕。在这场机器人的盛宴中,养老机器人尤为引人关注。它们个个身怀绝技,不仅能跟老人聊天、唱歌、做游戏,还能端茶倒水、测血压,如果老年人在家中突然跌倒或身体出现异常,它还会立刻报警呼救。养老机器人的出现,将帮助老年人摆脱生活上的无助和精神上的寂寞,成为他们晚年生活的新伴侣。 养老机器人施展绝技 “她”是从不发脾气的乖乖女,24小时陪伴在老人身边任劳任怨地工作:“她”不仅会端茶倒水,还会说俏皮话。“她”就是一款专门用于养老服务的机器人——“小花”。“小花”外形呆萌、声音稚嫩、惹人喜爱,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刚一亮相就引起了围观。 这一款机器人的“绝活”真不少。它具有语音识别功能,能与人进行正常对话,还可以根据命令进行简单的物品运送,包括端茶送水、递送毛巾等日常行为。此外,它还具备医疗功能,包括检测心率、体温等,一旦老年人夜间身体出现异常,机器人会立刻呼救。跌倒报警功能是它最大的亮点,通过识别系统发现老年人跌倒后,就会在10秒钟之内发出警报,家属或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网络设备,远程操作机器人的摄像功能,了解情况并采取救援行动。 “未来我们还会添加更多辅助功能,最终会形成自动化的养老机构。”据“小花”的研发项目负责人透露,目前他们正在围绕这款机器人研发机器人养老院项目。未来的养老机器人将变身为私人管家,能够控制房间内的声光、家电及各类电子产品,甚至于预约各种服务。养老院里的餐饮、娱乐等服务也都由机器人代替。 在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展区,电动爬楼轮椅和智能养老护理床前,等待试用的观众排起了长队。现场技术人员向记者介绍,这是目前国内首创的推臂式电动爬楼轮椅。相比其他的爬楼轮椅,它具有转弯半径小的优点,能适应各种老式楼房。记者观察发现,这台爬楼机器人在外观上几乎与普通轮椅无异,只是在座垫下方多了带有机械腿的爬楼组件,座背后安装了操作手柄。爬楼机器人的两条机械腿其实是模拟了人类拾级而上时对腿部的拾起、下落的动作。 智能养老护理床则兼顾了实用性和舒适性。它具有自动全卧、半卧和座位调整、气动翻身、气动按摩理疗、防褥疮、视听娱乐和远程聊天等各种功能。有了这款护理机器人,老人躺在床上按一下遥控器就可以实现自主操作,而无需他人帮助。这样,不仅提高了老人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还大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 老龄化助推养老机器人发展 据预测,我国2013年到2021年将处于轻度老龄化阶段,但随后老年人口将迅猛增长。由2.58亿人增长到3.71亿人,年均增长1260万人,老龄化水平在2024年达到20.3%,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老龄化的加剧,伴随中青年人口增速的下降。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养老负担。因此,未来社会对养老服务机器人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养老机器人有望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机器人市场的需求正在改变,从过去的工业领域转向民生领域。”新松机器人中央研究院院长徐方说,“特别是医疗、养老和教育行业,对于智能服务机器人的需求非常迫切,服务机器人在这三个行业的应用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他表示,在未来5年时间里,老年人的床边将会有一款机器人跟他(她)早起打招呼,从老人的声音里,机器人能判断他(她)昨晚的睡眠质量,并记录做出趋势判断。一旦看出不利的趋势,这个机器人就会立刻通知老人的孩子。“这是声学的诊断,只要将大数据和传感技术结合就能实现的。现在,养老护理已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社会问题,这也是机器人产业新的掘金点。”徐方说。 未来的机器人在照顾老人上要优于普通的家政人员,它可以是半个家庭医生,也可以是一个严谨的护理员,同时还是一位贴心的陪伴者。优必选联合创始人邓鹏心中的智能机器人不仅能做家务,更重要的是还能与人互动。“未来10—15年,机器人可以为每个家庭做家务,也能每天早上跟我们打招呼,提醒我们身体的健康指数,”邓鹏还考虑将机器人与其他APP互动,“比如未来可以让机器人帮我们叫出租车。” 老年人生活有了新伴侣 2012年上映的美国科幻片《机器人与弗兰克》中,男主角弗兰克步入老年后开始有点痴呆症状,住在外地的儿女们就雇用机器人来照顾他的生活起居。面对冰冷的机器人,弗兰克一开始无法接受。但机器人的细心照料以及温柔的倾听,让弗兰克的内心渐渐温暖了起来,最终他与机器人发展出不平凡的友谊。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理想化的故事,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老年人愿意与机器人为伴呢?在展会上,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老人,令记者颇感意外的是,竟有一半的人表示“不愿意”。他们认为,与机器人相比还是人更靠谱些,他们更希望的是能跟儿女们生活在一起。对此,有关专家分析,现在的老年人“养儿防老”的观念还比较重,且他们大多成长于电脑尚未普及、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他们可能不会习惯让机器人代替人工作。而对于大量的“50后”和“60后”来说,用机器人养老可能将是科学技术发展带给他们的一大福音。“50后”和“60后”们大多只有一个孩子,“421”的家庭结构使未来一对年轻夫妻要照料4个老人,负担之大可想而知。如果说一日三餐、打扫卫生等生活照料尚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来解决,但是在精神关怀方面,年轻人仍会感到分身乏术、力不从心,而养老机器人却可以在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弥补这种不足,时时陪伴在老人身边。因此,有专家表示,养老机器人将会在“50后”和“60后”们的晚年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据《中国老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