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辛苦不寻常 ——记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委 老干部局局长魏云才 在“塞上煤城”石嘴山市,魏云才被誉为干部工作的“活字典”。他曾长期在组织部门工作,熟悉本市的干部和干部工作情况。也许正是由于这个缘故,1986年1月市委在给老干部局配备领导班子时,选准了他。那一年,魏云才47岁。 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做好老干部工作,达到“让党中央放心,让老干部满意”的要求,担子实在不轻。魏云才上任伊始便从抓老干部部门的自身建设入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手制定了本局的各项工作制度,使管理与服务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在提高老干部工作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上下功夫,在全局树立热爱老干部、热心为老干部服务的思想,使工作很快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为了做到心中有数,魏云才带领本局工作人员进机关、走厂矿、翻档案、查资料,编写出全市《离休干部名册》、《易地安置老干部名册》、《已故老干部名册》、《在职老干部名册》等近10种业务工作基础资料。1987年,他走访了许多部门,查阅了大量文档资料,编 印出《石嘴山市委老干部局简志》。1993年,他又同局里同志合作编写了《石嘴山市共和国奠基人名典》,记录了本市402名老干部为党为国建功立业的历史资料。当老干部们从这部10多万字的书中看到自己的光辉业绩时,打内心深处感激这位老干部局长,称赞他是老干部工作的有心人。 按政策规定认真落实好老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是老干部工作的重要任务。魏云才怀着对老干部的尊重之心和爱戴之情,利用各种场合宣传老干部的历史功绩和现实作用,强调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意义,呼吁社会各界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贤的传统美德,为老同志办实事,为他们安度晚年创造良好条件。他每年争取市委和市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专门研究几次老干部工作;每年安排两次老干部座谈会,请市委、市政府领导通报本市工作情况,听取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每年都要组织老干部参观本市工农业建设,让老同志们亲眼目睹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大好形势。市上召开党代会、人代会或有其他重大活动,他都推荐老干部代表参加。他还主动与市广播电台联系开办了“夕阳情”征文活动,并亲自撰写稿件,颂扬老干部为党、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这项活动深受广大老干部的欢迎,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魏云才到老干部局上任不久,就对全市离休干部“两项待遇”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归纳出需要解决的5个问题,向市委写了专题报告,提出了具体落实意见。市委领导十分重视,召开专门会议研究,一次性解决了14名老干部的住房维修费和8名老干部的地安置经费共30多万元;同时落实了全市老干部的公用经费和特需费,并加强了老干部工作协调机构。他还和局里的同志一起对老干部遗属进行普查并登记造册,重点掌握他们的家庭经济收入、供养人口、生活水平、住房条件以及需要组织帮助解决的主要问题等,对其中生活困难的,每年都想方设法给予一定的困难补助。近几年,一些微利、亏损企业在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方面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直接影响到一部分老同志晚年生活。魏云才十分关心困难企业老干部的疾苦,经常深入到各县、区和市直企业单位,调查了解老干部的生活待遇落实情况,向企业领导反复宣传党的老干部政策,说服他们努力克服困难优先落实老干部的生活待遇。他还经常奔波于企业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积极做好协调工作。在他的努力下,石嘴山市对困难企业离休干部的生活待遇,分别采取了由市财政全额拨款或部分补贴、主管部门,拨款或统一收管、系统内部调整或社会统筹等办法加以解决,从而保证了困难企业离休干部生活待遇的落实。 魏云才是个有着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 1990年,他身患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炎和腿脚浮肿等疾病,行动不便,生活起居都需要家人照顾,但他依然念念不忘老干部工作,带病深入各县、区和市直各单位调查了解老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的落实情况。石炭井区7 9岁的退休干部薛廷翰系建国前享受供给制人员,本人要求改办离休。魏云才接信后立即去查阅档案,取证核实,认为确实符合离休条件,当月就为他办理了离休手续,并同时批准他享受护理费待遇,了却了薛廷翰老人的一桩心事。 70年代初“工业学大庆”时,有些老干部的家属子女从原籍农村迁入石嘴山市机关、厂矿和企业单位的农场安置。进入80年代后,由于农场停办,这部分人的家庭生活遇到了困难。为了妥善解决老干部的这个后顾之忧,魏云才跑遍各有关单位调查核实并逐户家访争取市政府领导的支持,并积极主动做好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为11位老干部的家属子女共36人解决了农转非问题。 魏云才时常惦记着本市易地安置的36名离休干部。从1989年起,他每3年带领工作人员慰问一次居住在外省、市、区的老干部,把党的温暖送到老干部家中。每次慰问都帮助老干部解决实际问题,对生活上确实困难的给予一定补助,对因病无钱住院的帮助解决住院费。老同志们感激地说:“虽然我们离休后远离石嘴山,但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还是共产党好,石嘴山的人亲啊!”市粮食局老干部邱福伦在原籍定居后,由于家中失火房屋被烧.生活一时陷入困境。魏云才得知后,请市粮食局给予特别关心和照顾。市粮食局领导非常重视,在给予邱福伦困难补助的同时,发动职工捐款。邱福伦老人收到全局职工的3218元捐款后非常激动,多次来信表达了对党组织的感激之情。 魏云才十分重视老干部信访工作。他常说:“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老干部的桥梁,是观察了解老干部‘两项待遇’落实情况的窗口。及时处理好老干部来信来访,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体现的是党和政府对老同志的关怀”。 1988年12月,市瓷厂离休干部王言吾来信反映了他在阅文件、订报刊、过组织生活、探亲差旅费报销和补发生活补贴费等五个方面遇到的问题。魏云才当即去市瓷厂与厂领导共同研究,妥善解决了王言吾信中反映的问题,并回访了王言吾,使这位老同志很满意。市属困难企业中有3位老同志来信反映住房困难,要求市老干部局帮助解决。魏云才经调查发现这3位老同志的所在单位确实无力解决。于是,他向市政府领导汇报,积极争取市财政的支持,终于使3位老同志的住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凭着对党的事业的执著和对老干部的深厚感情,魏云才在市委老干部局长的岗位上已经工作了11个年头。十年辛苦不寻常,全市600多名老干部的医、食、住、行等情况全装在他的心里。他可以在任何场合不翻查资料就能准确无误地解答老干部提出的各种问题。他廉洁、公正,从不以权谋私,不搞特殊化,深得老干部们的信任与爱戴。他先后4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他领导的石嘴山市委老干部局被评为市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1997年年初,在中央组织部决定表彰的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光荣榜”上,又有魏云才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