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皓月情似火 鞠躬尽瘁写春秋 ——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福海县委老干部局局长赵开礼

2017-1-10 17:43|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617| 评论: 0

心如皓月情似火  鞠躬尽瘁写春秋

——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福海县委老干部局

局长赵开礼

西北边陲的福海县城,一座环境优雅的老干部活动中心格外引人注目。晨曦初露,上百名年逾花甲的老干部和着音乐翩翩起舞;黄昏降临,运动场上依然能听到老干部们的欢声笑语。身临其境,你会顿生“老圃秋华有晚歌”的嗟叹;置身此地,你很难想象10年前这里曾是荒凉的戈壁。10年的沧桑变化,蕴藏着老干部工作者的辛勤汗水,蕴藏着老干部局局长赵开礼的创业艰辛。为“老”累得人消瘦

80年代,华夏大地涌动着“芳株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的春潮,大批老干部主动让贤,退居二线。“白发浪潮”的老干部事业向福海的决策层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如何使这些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人民的功臣“老有所养,安度晚年”?怎样才能使老干部“老有所为,发挥余热”?福海的决策者们明白:要想使老干部工作健康发展,必须有一支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老干部工作队伍,必须有一个有创业精神和实干精神的领头人。经过再三遴选,最终选定了时任县团委书记的赵开礼。

赵开礼,这位于早年军旅生涯造就了“泰山压顶不弯腰”坚强性格的铮铮铁汉,曾于70年代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创办了阿勒泰地区第一所牧业寄宿学校,实现了牧区教育由流动转向定点的梦想。正是因其具有过人的胆识、非凡的实干精神,被领导们任命为福海县委第一任老干部局局长。然而上任伊始,踌躇满志的他却感到肩上的担子前所未有的重:近400名打江山、创伟业的老干部,连个象样的娱乐场所都没有,很多人整日在家寂寞孤独,心情不畅;些安置在牧区的少数民族离休干部无力盖房,依然过着逐水草、居帐篷的生活;老干部党支部几近于无,思想政治工作无人过问;老干部在群众中的地位受到损害,很多人不理解老干部工作……

此情此景,令赵开礼心痛:老干部是国家的功臣,不把他们的事情办好,我们怎么向子孙后代交待!

功夫不负有心人。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赵开礼很快理出了头绪,全身心地扑在老干部事业上。首先,他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奔走于乡野田间,对每位老干部参加革命工作的时间、家庭收入、子女状况、思想动态等作了深入细致地了解,并登记造册;接着,又在县城成立了6个老干部党支部,在农牧区成立了1个老干部党支部,并在老干部党支部的基础上,建立了老干部“自管小组”、“献策兴福”小组等。老干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优势潜能得以发挥,成为推动福海县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一支不可替代的生力军,在福海的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赵开礼上任后,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筹建老干部活动中心。报告打上去,县委从有限的经费中批了3万元资金,且又明确指示,活动中心和老干部局的办公场所必须建起来!老赵找县城建局框算过,建一个最普通的能容纳百人的活动中心,少说也得13万!在困难面前,赵开礼没有气绥,他完全理解县里的苦衷。福海县是国家级重点扶贫县,财政能拿出3万元已是尽最大努力了。面对活动中心的选址地点,满目的乱石头、大坑子,那白花花的碱滩似乎在暗示:在水位这么高的沙滩上建房造屋并不那么容易!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赵开礼抖擞精神再度出征。他亲自担任甲方代表,拉开架子拼命干。工程款不够先欠着,一边干,一边四处“化缘”,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砂石料不够,老赵就开着拖拉机直奔乌伦古河三角洲,那里优质的石料有的是。没日没夜地拉了几天,仅此一项就节约资金1万多元。活动中心主体工程完工后,门前场地铺设和大门修建,赵开礼只从建筑单位请来了两位技术过硬的建筑师傅当大工,自己带领本局职工当小工,起早贪黑地干起来。两个月过去,一座建筑面积310平方米的老干部活动中心落成了,还有宽阔的场地、花圃、水榭、门球场。赵开礼却累垮了,人整个瘦了一圈,但是想到老干部们从此有了一块能够舒心娱乐的场地,他黝黑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须凭实干解难题活动中心建好了,给老干部建房的难题又在等着他。听惯了驼铃声声,习惯了马背生涯的哈萨克族老干部离休后不愿进城定居,只想在草原上盖房建屋,与草木为邻,和牛羊作伴。可老同志们又多无积蓄,仅靠国家3000元的建房补助费,要想造起新屋近乎天方夜谭。望着老同志们企盼的目光,一向风风火火的老赵沉默了。经过几天几夜的苦思冥想,一份《老干部局承担离休干部建房的请示》送到了县委书记的案头。“好一个老赵,还是一股军人的勇劲!”书记欣然挥笔写了“支持”二字。

蒲公英飞舞的季节,赵开礼领着全局4个人,拿着自己绘制的图纸上了草原。选址平地挖地基,并发动乡村年轻人捡石头拉沙子打土块,又从建筑队雇来师傅砌墙上屋架。好在新疆的夏季白天特别长,赵开礼每天领着大伙一千就是十来个小时。不到两个月,“一明两暗”土木结构的房屋就盖好了,还砌了围墙,掘了水井,挖了菜窖。一算账和补助费差不离。搬进新居时,哈萨克族老干部在乡亲们的簇拥下,打着手鼓,弹起冬不拉,唱着跳着,好像过节似的。

岁月匆匆,一晃10多年过去了。赵开礼和他的伙伴们负责建造和维修的老干部住房已有67家,为国家节约资金5万元。然而,赵开礼同志自己住的仍然是几十年前修建的小土房,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为此常常受到老伴和孩子们的埋怨:“你修了十几年的屋,咋就不知道修修咱家的房呢?”但目睹老者得其乐的动人场面时,赵开礼早就忘掉了自己的一切。

点点滴滴总关情有人说:老干部工作是一件既无权、也无钱的苦差使。此言虽有点偏颇,却也道出了老干部工作的艰辛。福海县冬季长,蔬菜少,肉食多,这种条件使老干部普遍患有高血脂、动脉硬化和冠心病。想给老干部改善一下膳食结构,可县财政困难,不可能给补助。怎样才能使老干部健康长寿,赵开礼又陷入了沉思之中。

很长一段时间,老赵都在城内城外四处转悠,终于选中了城西一片河滩作为老干部的果品、蔬菜开发基地。当时正值早春,天冷得能冻裂石头,风刮得像刀子一样。但想到早种一天就能早一天收获,老赵就急不可待的带着全局同志和一些老干部直奔河滩,捡石头拉土垫坑平地打畦子,干得热火朝天。春天过去了,15亩菜地上,一棵棵果树冒出了幼芽,一垅垅豆子、一畦畦蔬菜长出了新叶。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当年新开垦的荒地就给予了回报。夏天,赵开礼将鲜嫩的蔬菜以低于市场30%-50%的优惠价卖给老干部。金秋时节,赵开礼又把收获的几千斤绿豆、扁豆和蚕豆分装成袋,一家一家地送到每位老干部手中,还嘱咐:“冬天菜少,多炖些豆子吃,好消化,还补人!”老人们接过豆子.眼睛都湿润了。改善膳食结构,光靠豆子不行。针对福海水资源丰富的特点,赵开礼决心建一个鱼塘。整整一个秋冬,他和司机翻山越岭,踏雪履冰,终于发现了一块1000多亩的洼地。建鱼塘需要资金,而县财政又根本无力解决,于是他就四处奔走,求资助,找贷款,寻合作,什么钉子都碰过,什么难堪都受过,终于与福海县糖厂达成联合开发的协议。在建鱼塘期间,不论刮风下雨,赵开礼每天都往返百余公里,一千就是20来天。堤坝垒起来了,引水渠掘通了,当清冽的乌伦古河水三弯九转流进来,60万尾鱼苗悠然戏水其中,赵开礼的脸上终于绽开了笑容:“老干部又有鱼吃了!”洒下亲情留下爱

赵开礼担任老干部局局长以来,每年至少要3次走访每位老干部。“春节”、“古尔邦节”前都要到老干部家中送慰问品,并帮助解决老干部的一些实际困难;县上重大决策出台前,赵开礼都要亲自到每位老干部家里,听取老干部的意见。对行动不便的老同志,他亲自把文件送到老干部家中,使每位老干部都能熟悉党和国家的政策,了解国家大事。至于谁家的煤气没人换,炉子坏了需要修等琐碎小事,老赵也总是热心地跑去帮助解决。很快,他就成了老干部几日不见想得慌的“娘家人”,成了老同志们什么话都愿意对他说,什么事都愿找他合计的“当家人”。老干部从乡下来到城里,缺了路费,遇到了困难,是常有的事。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时,他们总会想到自己的“娘家”,总要去找他们的当家人赵开礼。对此,赵开礼也从不推脱。不是给他们资助,就是用小车把他们送回,使老干部们深深感到“娘家”的温暖,体会到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

老干部马斯呼提年迈体弱,他的儿子患了神经病,四处求医不见好转,急得老汉不知该怎么办才好。赵开礼得知后及时地到他家中进行安慰,并积极与自治区各大医院联系,使马斯呼提儿子的病得到了及时的治疗。他又数次往返阿勒泰,帮助把其大儿子调到身边,使马斯呼提的晚年生活有了保障。住在牧区的老干部吐尔汉太,按政策规定应享受离休待遇,而多年来却一直按退休对待。赵开礼听说后,主动找到老人了解情况,并积极协助组织部门为其改办了离休手续。当赵开礼把离休干部荣誉证送到吐尔汉太手中时,老人激动得眼角溢出了泪花。

转眼12个年头过去了,岁月无情地染白了赵开礼的双鬓,而福海县的老干部事业却如日中天,蒸蒸日上。县老干部局连续多年被县委评为先进集体,1994年被评为地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同年还被评为自治区第三届老年体育先进单位。赵开礼本人也连续多年被县委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干部。如今,赵开礼已年过500由于常年过度劳累,使他身患多种疾病。人们都劝他“悠着点”,可他却觉得为老干部服务的事情还很多很多……他说:“在任的时候干不完,等退了休再到老干部局接着干!”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