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8日,铜仁地委离退局局长彭爱华像往常一样准备去单位上班,然而,无情的病魔却让她不得不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这一天,正是她调到地委离退局工作整整19周年纪念日。从1987年5月调地委离退局工作以来,她从办事员干起,以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组织上的信任和老同志的称赞,历任局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副局长,2004年初任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兼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局长。 一、乐于奉献 做老干部的贴心人 贫困地区老干部工作的难点在于落实离休干部的生活待遇,特别是企业离休干部生活待遇。十多年来,为落实离休干部的生活待遇,彭爱华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1989年8月的一天,地区外贸局所属猪鬃厂的3名离休干部走进地委离退局长跪不起,哭诉由于企业不景气,他们已经半年没领到工资了。彭爱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即和办公室的另一位同志一起赶到猪鬃厂,耐心细致地向厂长宣传党的老干部政策,协商解决措施和办法,并帮助筹措资金,三位老干部的离休费很快得以落实。 1998年6月的一天,一位老人来到地委离退局,找到时任办公室主任的彭爱华,反映其老伴吴某是铜仁地区印江县的企业离休干部,当天突发脑溢血正在医院抢救,因是外地人,不预付住院费就无法住院。彭爱华急忙随老人赶往医院,一边作担保,一边与印江县委离退局联系,设法解决了吴老的住院费问题。由于抢救及时,吴老终于转危为安。事后吴老的家人找到彭爱华,想请她吃一餐饭以表示谢意,被她婉言谢绝。 2000年9月,地区长途客运公司离休干部王培琪因长期瘫痪住院,欠下医院近3万元医药费,面临停药,王老的爱人来到离退局请求帮助解决。彭爱华不厌其烦地多次在相关部门之间奔波,最终使王老的医药费得到了妥善解决。 2000年,彭爱华号召职工捐助因家庭经济困难欠缴学费而得不到毕业证的一名离休干部遗孤,使其顺利拿到了毕业证书;几年前,为帮助解决一位离休干部遗孀每月只靠120元生活补贴养活全家4口人的实际困难,她发动职工并带头捐款捐物,帮助老人度过了难关。 彭爱华知道,像这样的事仅凭热心和同情是永远解决不完的,必须建立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000年到2004年的五年时间里,她深入各县和地直企业单位进行调研。2004年担任局长后,她多次向上级反映并向地委写出书面报告,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2004年4月20日地委经过研究决定:从2005年起,将企业离休干部的医药费和生活补贴全部纳入财政解决。企业离休干部的后顾之忧彻底解决了!看到自己多年辛勤工作的汗水没有白流,彭爱华激动得热泪盈眶。 二、恪尽职守 做老干部政策的执行人 彭爱华深知做好老干部的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她总是及时向领导汇报工作情况,并争取得到他们的重视和支持。她常说:“老干工作虽然难做,但必须做,而且要做好。这是地委、行署交给离退局的重任,我们要让领导放心,让老干部宽心,工作不能有半点闪失。” 不少来访的老干部面对她真诚的微笑和耐心的解释,心中的疑虑和怨气往往都能得到化解。她时常告诫职工:“我们的工作就是让老同志满意,给领导分忧,保社会稳定。”多年来,全区没有发生过一起老干部到省、地集体上访事件。担任局长后,她主持制定了《特困老干部和离休干部无工作遗孀联系制度》,要求每位职工都要联系一至二位特困老干部和离休干部无工作遗孀,要经常去看望他们,老同志深受感动。 三、勤奋学习 做老干部工作的明白人 彭爱华一贯严格要求自己,非常注重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她坚持做工作笔记,对中央、省和地区关于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政策、规定逐个学懂弄通,亲自整理成册并作为培训老干部工作者的教材,同时还对全区离退休干部和老干部遗孀的情况了如指掌,被誉为地区老干政策和老干情况的“活字典”。 她上任后提出对各县(市、特区)的老干部工作实行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并拟出了科学合理的考评方案,得到地委领导的肯定,受到基层干部的欢迎,同时也引起了各县党委、政府的重视,有效地促进了全区老干部工作的开展。她十分关心基层的工作和干部的成长。在她的协调下,落实了江口县和德江县的老干部用车问题,解决了全区8个县的离退局长兼任组织部副部长职务问题,支持并选派全区科级以上老干部工作人员参加各类学习培训。 2003年,因修建渝怀铁路而占用了地区干休所的门球场,老干部们要求重建一个。为此,彭爱华积极争取到资金新建了活动场地,为干休所安装了3万余元的老年活动器材,2005年她又争取资金全面维修了年久失修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各个活动场所,得到老干部的高度赞扬。 四、以身作则 做老干部事业的痴情人 彭爱华常说:“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富多忧。” 多年来,她为老同志办的好事和实事难以统计,许多得到过她帮助的老干和家属要给她送礼,都被她婉言谢绝了。她以谦虚谨慎的民主作风和廉洁自律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全区的老干部工作者,就连老同志都说:“她不仅自己是个好干部,还带出了一个好班子、一支好队伍。”2005年,地委离退局在地直单位目标管理考核中被评为一等奖。 多年来,彭爱华一心扑在工作上,身体状况大不如前。2003年6月的一天,地委离退局组织老同志下县考察,她临出门时,因贫血突然昏倒在家,醒来后,她拎起包就往地委大院赶。难怪爱人说她把工作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2006年5月中旬,她因动手术不得不躺在病床上,可她始终牵挂着工作,在术后刚能下地就赶回单位上班。 彭爱华的父母远在200公里外的思南县,19年来她只回家过了一个春节,没有请过一次探亲假和工休假。她父亲年近80,两次在贵阳做手术,她都因工作忙没有去看望;母亲几年前不慎股骨骨折,多次住院,她也因为工作忙没有回去;即将大学毕业的儿子常常埋怨妈妈对自己照顾不够,兄弟姐妹也常责怪她对父母关心太少。她父亲却说:“爱华做得对,是应该把老干部都看成自己的父母,兢兢业业地做好工作。”彭爱华为父亲的理解而感动,虽然没能照顾好自己的父母,但她却被老同志们亲切地称为“俺老干部的好闺女”。 因工作成绩显著,彭爱华1990年被评为全区“老年服务先进工作者”, 1990年至2000年间有八年被地直机关工委表彰为 “优秀共产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