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卫生局,有一位在老干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18年的老干部处长,她的拳拳公仆之心,殷殷敬老之情,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不仅受到了老同志的广泛赞誉,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好评,她就是离退休工作处处长刘建林。她本人连续多次被评为重庆市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并获得了市直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十佳优秀党员和市文明公务员等荣誉称号。 一、选择老干部工作,就是选择了奉献,选择了责任 “选择了老干部工作,就意味着选择了一份责任,就要为之真诚付出”。这是1989年刘建林从团委书记岗位转入老干部处任副处长时的任职誓言。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大潮面前,她怀着对老干部的崇敬之情和对老干部工作的赤诚之心,毅然走上了别人认为是“伺候人”、“无权无钱”、“没奔头”、“没干头”、“费力不讨好”的老干部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18年。1998年机关机构改革时,每个处长可以选择三个工作岗位,由于对工作的热爱和老干部的真诚挽留,她又毫不犹豫地将三个志愿全部填在了离退休工作处。别人说她是“死脑筋”、“缺心眼”,她却坦然地说道:“工作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只要用心去做,都能体现人生的价值。老干部需要我,老干部事业需要我,我就有责任继续在老干部岗位上为老干部服好务,为党的老干部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老干部工作无小事”。十多年来,在她的时间表里,没有节假日,不论白天黑夜,也不论酷暑寒冬,只要老同志需要,她总是在第一时间出现在老同志身边,为老同志排忧解难。在她的工作日志里,老同志的生日或老同志生病住院,无论多忙,多累,多晚,她都要抽出时间前往,代表党政组织慰问看望。对外地安置和有特殊困难的同志,更是倍加关心和照顾,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一位85岁的老红军身患肾癌,年老体弱,手术的风险很大。对是否做肾脏切除手术,家属疑虑重重,十分着急,心中完全没有主意。此时,他的爱人想到了平日里对老同志关怀备至的刘建林,便多次打电话征求意见。刘建林一边安慰家属,一边积极向医学专家咨询、了解有关情况。在确定需作手术治疗后,她积极帮助家属打消疑虑,并亲自参加手术方案的讨论和制定。手术时,刘建林一直守候在手术室外,直到手术顺利结束,老同志安全地回到病房,才放心地离去,并在术后多次前往探望,令老同志及家属非常感动。痊愈后,这位老同志率全家给老干处送来了一面锦旗,并动情地说:“非常感谢局党组和刘处长的关心,我这条命是党组织给的,没有党组织,没有刘处长的关心、照顾和鼓励,就没有我的今天”。 刘建林心中时刻装着老干部,装着老干部工作,而恰恰忘记了自己。十多年来,她全身心投入老干部工作,也少了一份对家人、子女、老人的关心和照料。2005年,市卫生局组织175名老同志分5批到外地健康休养,每批时间约半个月。当她正准备带老同志出发时,85岁的老父亲又一次病危住院了。为了不影响整个行程的安排,不扰乱老同志们盼望已久的休养活动,她将病重的老父亲托付家人照顾,仍带着30多名老干部按时出发,并圆满地完成了健康休养任务。为了老干部,为了所热爱的老干部事业,她舍弃了亲情、为之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却始终无怨无悔。也正是她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赢得了广大老同志赞誉和好评。十几年来她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当初的誓言,向老干部,向党组织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用辛勤的汗水和一流的工作业绩谱写了人生最美好的乐章。 二、干好老干部工作,没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过硬的业务本领不行 在许多人眼中,老干部工作就是看看病人,搞搞活动,端茶送水等一些婆婆妈妈的事,不需要什么本事和工作水平。但是刘建林却不这样认为,她说:老干部工作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干部工作政策性强,要做好这项工作,老干部工作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还必须要有过硬的业务本领,才能把党和国家的老干部政策落实好,把老干部利益维护好、发展好。为此,她把带好队伍、加强老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做好老干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 该局系统40个医疗卫生单位,老干部工作人员多为兼职。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举办政策学习培训班、外出参观考察、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和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强老干部队伍的建设。按照重庆市委老干部局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结合本局实际,在全局系统老干部队伍中连续两年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树组工干部形象,当老干部公仆,做老干部贴心人”的学习教育活动。2005年,又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局系统老干部工作队伍中,继续深入开展了“牢记宗旨,爱岗敬业,做优秀老干部工作人员”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了老干部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建设,提高了政策水平,增强了业务能力。 针对老干部工作人员时有变动的特点,对新到岗的同志,她不仅在思想上帮助他们树立爱岗敬业的服务意识,还在工作上严格要求并给予耐心的指导。对政策不熟悉的,她就耐心的讲解;对工作方法简单的,她从处理问题的艺术和方法上言传身教;对工作马虎不认真的,她便予以严厉的批评和帮助,使其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政策水平,掌握处理复杂问题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正是由于她的严格要求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带出了一支作风优良,奋发进取,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的优秀团队。近年来,已有10多名曾在老干部工作岗位上工作的同志,陆续走上了领导岗位。 三、老干部工作不是大局影响大局,必须从大局的角度去谋划和思考 “始终把老干部工作放在卫生改革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和思考”,是刘建林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该局系统有老干部近400人,级别、层次较高,平均年龄74岁,老干部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老同志“三高期”的到来,老同志在住房、医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及高龄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在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面前,她没有胆怯,没有退缩,更没有停滞不前,而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地挑战自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老干部工作中,她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拓展服务内容。近年来,她提出了“一更”、“三新”、“三高”(即工作在“更好上下功夫;认识上有新的提高,政策上有新的突破,工作上有新的进展;工作上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工作中,她始终把老干部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把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照顾老干部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把认真落实好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作为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坚持阅文学习制度,每年组织老同志听2至3次形势报告会,观看市委老干部活动中心组织的《内部资料片》,重大节日开展各种座谈、庆祝纪念活动。坚持局领导每月一次向老同志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制度,近20年来从未间断过,很受老同志的欢迎,有利于老同志发挥作用,增进了老同志与在职领导的感情,加强了沟通和理解。 面对改革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刘建林十分重视调研工作,除认真完成重庆市委老干部局下达的调研课题外,每年还结合本局实际明确调研目标,确定调研课题,开展研究活动,并认真搞好调研评比、总结、表彰工作。她以身作则,带头撰写调研文章,她撰写的《关于新形势下老干部管理服务方式改革初探》一文,被重庆市委老干部局评为优秀论文,在全市老干部工作研讨会上进行交流。在她的带领和指导下,近年来,该局系统老干部工作人员共撰写调研文章近60篇,其中10篇被市委老干部局评为优秀调研文章,7篇被市委老干部局编入《新时期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研究》一书。这些文章为全市和本局探索老干部工作,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为解决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她不等不靠,认真调研,大胆实践,努力寻找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积极为局党组政策出台出好主意,当好参谋。近年来,该局先后出台了10多项政策措施,先后解决了离退休干部共享改革成果、住房补贴、高龄住院护理费补助等老干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坚持每年为老同志办1至2件实事。政策出台后,她又切实抓好督查和指导,及时发现解决执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将各单位落实情况,每年都在全局范围内进行通报,使这一政策规定不折不扣地落到了实处,使老干部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了卫生系统的和谐和稳定,受到老同志好评。 近年来,刘建林还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将局系统老干部工作融入全市老干部工作的大局,积极组织老同志参加市老干部党校学习、市老干部艺术节演出,组织老专家赴城口革命老区参加援医“银龄行动”以及参加中国重庆首届老年产业博览会展出等大型活动。为办好首届老年产业博览会,充分展示全市老年医疗卫生的特色,刘建林积极筹备,落实经费,布置展厅,落实专家现场开展预防康复、心理咨询、免费体检、义诊服务等相关事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出色地完成了参展任务,受到社会各界好评。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展现了局系统老干部和老干部工作人员的风采,而且提升了局系统老干部工作的整体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