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孝文化诠释老干工作 ——记中国电信广东分公司离退休服务中心经理董鸿建

2016-12-30 14:46| 发布者: 小懿| 查看: 1117| 评论: 0

法国文豪雨果曾经说过:“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董鸿建所在的中国电信广东分公司离退休服务中心多年来通过弘扬孝文化来促进老干工作,使本部及其辖下21个市分公司、12个直属单位、2个专业公司17500多名离退休人员增加了幸福感,形成了一支和谐的离退休队伍,这支队伍多年来没有发生重大群体性不稳定事件或个体恶性事件,成为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一支力量,得到国家部委、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共广东省委老干部局等上级机关的肯定,原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专门题词:“无限爱心,奉献老人!”

在我国正在快速进入老年化社会的当今,董鸿建以孝文化诠释离退休工作的做法,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1998年,是我国对邮电系统实施政企分开、邮电分营等重大改革举措的一年。时任广东省邮电管理局(现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人事处干部科科长的董鸿建,正当壮年的他,与大多数邮电人一样,对邮电事业改革发展的前景及个人的事业发展满怀憧憬,摩拳擦掌准备在新的环境下大干一场。而令一班亲友同事意想不到的是,他却干起了被称为“天下第二难事”的离退休工作,并且一干就是十几年。性情淡泊又从不服输的共产党员董鸿建,十几年来身体力行,以中华传统孝文化诠释新时代的离退休服务工作,干得风生水起,赢得了“老同志满意,领导放心”的好评。

刚来到广东电信公司老干处副处长新岗位上的董鸿建,很快就感受到,虽然电信公司的老干工作一直走在同行前列,但由于客观原因,依然存在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部门人心不稳,队伍不稳,年轻人觉得离退休工作琐碎没奔头,工作不安心,都在想法子调到别的部门。其次,部分老同志爱攀比,总觉得自己的生活待遇和服务不如其他单位、尤其不如党政机关的老同志,意见很大,思想工作难做通。

在部队里当战士拿第一名、当排长拿第一名、当连长拿第一名,立过三等功四次,多次被评为广东电信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董鸿建,在关键时刻充分展现了革命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难的英雄本色,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他横下一条心,暗下决心“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在对老干工作的内涵和特点进行深刻思考之后,性格耿直的他在“就职演说”上大胆地提出了“安心、爱心、细心、耐心、热心”的离退休工作“五心”服务新理念。

对于董鸿建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一干部下和老同志是抱着“听其言观其行”的态度,看他这个副处长怎样在一把手的领导下施行“新政”。董鸿建在省公司管理层和老干处主要领导的支持下,首先念好“安心”,让员工们安心工作,让老同志们安心养老。

董鸿建的“安心”,源自于孝心,既是他自己一颗孝心的无私奉献,也是中华传统孝文化的延伸。出身军人家庭的董鸿建是邻里妇孺皆知的孝子。他推己及人,觉得自己尽孝是出乎自然,出乎本份;而每个人都毫不例外地天生一副孝心,对尽孝有一种天然的渴求。年轻人能尽孝则心安;老年人得孝顺则心安。

对处里的员工,他积极向省公司管理层反映老干工作的特殊性,争取到管理层的理解和支持,提高了员工的岗位待遇,让他们事业顺心,工作上心。而更得人心的是:逢每年的敬老月,他都要给员工父母寄慰问品,父母住院必到医院看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董鸿建的孝心,连当时正想方设法调走的员工都大为折服,安下心,一条心和董鸿建同舟共济做好老干工作。

应对生老病死,是人类永恒的课题。在以老年同志为服务对象的部门,这更是一个不容回避、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妥善处理好的重要课题,董鸿建“孝”字为先,用孝文化诠释老同志生老病死服务工作,使老同志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病中有所依,身后事有所安。

古语云:“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为了让老同志“乐其心”,他坚持以“服务好、保障好、规范好”为工作标准,以“让老同志心情舒畅”为目标,通过调查研究,把老同志们的兴趣爱好进行归类,成立书画、棋牌、歌咏、游泳、摄影等13个兴趣小组,省公司本部300余名离退休人员,除了个别体弱多病的,基本都参加了各个兴趣小组。同时积极发挥老年组织的作用,以离退委、关工委、老科协、老体协等为载体推动老年组织健康发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让老同志既老有所乐,又能在发挥余热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老年生活健康舒心有作为,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先后涌现出一批全国、省、市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董鸿建把自己和同事的孝心进一步延伸到老同志的病房,他发起并长期坚持老同志住院必在一天之内到医院探访慰问的做法,及时给他们送去党组织的关心、单位的爱心和老干工作者的孝心。这颗颗心如春风,似阳光,更是博大温暖的怀抱,是老同志最信赖、最安心、最依恋的精神支柱。对长期住院的老同志,他上门的次数甚至多于看望自己的父母。事实上,自从干上离退休工作,董鸿建就渐渐疏于上父母家的门,因为还有几百位如父母般的老同志需要他去尽孝呢!

对于老同志的身后事,董鸿建更是尽心尽力,付出了超越常人想像的爱,也经历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扰。有一次,董鸿建正在离广州百多公里的东莞出差,忽然广州某医院的一个紧急电话把他召了回去。原来,一位老同志刚走完了他一辈子革命的人生历程,但其家属百般过分要求,不满足就不给搬动遗体,时间一长病房里弥漫着一种遗体特有的气味,再不处理将给医院的正常秩序造成严重影响,院领导急得团团转。董鸿建赶到病房,见老同志一脸的安详,而其家属却像吃了火药,竟冲过去扒开老同志的眼睛大声地说:“你们看我爸他死不瞑目!”这一幕,令从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死人堆里走过来的董鸿建也禁不住恶心,他跑到门外吐了两口,深深地吸了口气平息心情又回到病房,继续和颜悦色地做老同志家属的工作,圆满处理好了老同志的后事。董鸿建还亲自站在火化炉前目送两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最后一程。这种做法,在死者亲属中都不多见,在老干工作中更为罕见。

能忍人之所不能忍,忍常人之所难忍。是因为他有一颗共产党员的红心,也有一颗金子般的孝心。他时刻牢记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政治上要尊重老同志,思想上要关心老同志,生活上要照顾老同志”的指示精神,牢记省公司梁锋副总经理代表管理层提出的“要开创离退休工作新局面”的谆谆嘱咐,牢记母亲说的“做好老同志的工作,老同志没意见就是对我的孝心”的一番话,把父亲亲手书写的条幅“情真意切,关注夕阳”挂在办公室时刻警醒自己,十数年如一日坚持以孝敬父母之心做好离退休工作,情真意切做老同志的贴心人,对待每一位老同志“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在董鸿建的带领下,中国电信广东公司离退休工作部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建章立制,将以“五心服务”为内涵的孝文化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他带领离退休工作团队先后修订或制订了18项离退休工作制度,制定“老人丧事处理”、“患病探访家访”、“外出安全”、“医疗用车”、“医药费报销”、“处理来信来访”等八项承诺。担任离退休工作部门副职及正职期间,他每年慰问因病住院离退休人员303人次,电话慰问和家访192人次,组织外出活动490人次。2008年又牵头制定了《中国电信广东公司离退休人员服务和管理办法》,规范了新形势下离退休人员服务和管理工作,有效地推动企业离退休工作水平的提升,从而更有效地全面落实离退休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让老同志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董鸿建还注重离退休党支部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党建和思政工作来夯实孝文化服务工作的基础,遍布全省电信企业的99个离退休党支部,不仅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建设和谐社会、落实企业离退休人员政治待遇的阵地,也是传播、弘扬孝文化的阵地,时刻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和家一般的温馨,闪耀着一派人间至美的夕阳红!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