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夕阳更红更美 ——记山东省枣庄市委老干部局局长曾广杰

2016-12-30 14:31|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750| 评论: 0


  在枣庄,熟悉曾广杰的老干部遇到什么问题或烦恼时,都想找他谈一谈。在他那里,老干部总是可以满腔牢骚来,满脸堆笑走,他说的话,他做的事,暖人肺腑,妥帖周全,叫老干部打心底里喜欢。在他们的心目中,曾广杰平易近人,热情真诚,既是一位领导,更是他们的朋友,他被广大老干部亲切地称为“贴心人”。
  一、动真感情,为老干部办实事好事
  “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老干部工作者要以儿女之心去实实在在地为老干部解难题、办实事,把党的关怀送到老同志的心坎上”,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他任老干部局长八年来,总是积极主动地熟悉和掌握老干部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亲自到老干部所在单位、到老干部家中,了解情况,调查研究,多方法、多途径地为老干部办实事、做好事。
  市针织厂改制后,离休干部李炳元因住房问题与承包者发生矛盾,关系紧张,多次率家人到处上访,对机关工作造成影响。曾广杰带领有关人员,全面摸清情况,多次深入到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协调工作,并不厌其烦地对李炳元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在协调争取到一些部门所给的优惠待遇后,为老同志妥善解决了住房问题,双方最后都很满意。
  从广东到滕州定居的离休干部黄福源,患病去世后,其家属因邻里纠纷、孩子无工作、本人患病、家庭生活困难等问题,多次上访,情绪激动,影响较大。有人劝他:“他既不是你们的离休干部,也不是异地安置到滕州的,你们完全可以不管。”曾广杰则认为:“不管是不是我们管理的离休干部,他也是国家的离休干部,既然找到了我们,我们就应该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他根据其上访要求,抓住最关键的问题,通过所在地的党政领导,全力协调解决了其孩子的就业问题,并减免了2万多元的风险金。老太太流着泪说:“老干部局是我们的恩人,是包青天,感谢党,我们再也不上访了。”
  市老干部活动室因年久失修,地基下沉,导致房顶漏雨,门梁出现开裂。他刚任职不久,市直机关的老同志就通过电话、信件、来访向他反映,要求抓紧解决活动场所问题。看到老同志在这种环境里学习、活动,他心中充满着愧疚和担心。他积极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努力争取部门的支持,邀请他们实地视察。最后,通过市委常委会研究,在当时市里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拨款140余万元,修缮了市老干部活动室,改建了颐寿园,更换了老年大学的课桌椅等。解决了老干部的活动场所后,他又率领有关人员,到有关部门给老干部争取优惠政策,将干休所的两栋危房拆除,盖上了新房,受到了老同志的称赞。
  有些人觉得,老干部工作是长功夫、慢功夫,不像经济工作那样可看可量,即使“形式”一点也无妨。曾广杰却不这么认为,他经常说工作要实打实,一点也虚不得。对待老干部,凡是生病住院的,他都及时去看望,不管老干部患何种疾病,从不嫌弃,不怕脏,不怕传染;对病情危重的老干部,不管刮风下雨,还是深夜,都及时赶到医院,协调医院全力抢救。对老干部请求帮助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他坚持能当场解决的就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就耐心向他们解释清楚,并及时向领导汇报,研究解决,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2004年,老同志周子明突发重病,住院治疗。在其住院期间,曾广杰多次看望,向主治大夫及时了解治疗情况,并及时与所在单位提出会诊的建议,使治疗方案得以及时调整,保证了治疗的效果。在老同志生日那天,他又带着局领导班子成员,把生日蛋糕和鲜花送到了病房,感动得老同志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一桩桩,一件件,事情虽小,却能使老干部体会到浓浓的人情味,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关怀。“广杰是带着真情从事老干部工作的!”这是老干部们对他的评价。
  二、下真功夫,落实老干部各项待遇
  “老干部怨言多、气不顺的事,就是我们应该重视抓好的事”。企业改制后,有的企业老干部对单位有意见,向他写信反映:“单位领导对老干部工作不重视,组织活动不经常,医药费报销不及时。”为了搞清各单位的情况,他在组织人员进行大范围的调查走访后,决定从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对老干部工作的责任心抓起。2000年,他亲自主持制定了《关于建立老干部工作年度考核和三年大检查制度》,并以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市人事局的名义联合下发,从制度上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老干部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保证不拖欠老干部“两费”,在离休干部“三个机制”建立前,他经常与分管同志冒着严寒酷暑,一起深入到机械办、建材办、轻工办等老干部人数多、工作难度大的单位,加强督查,苦口婆心地做工作,从而保证了离休干部的离休费按时足额发放和医药费按规定实报实销。为从根本上解决“两费”拖欠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带领局一班人反复修改、研究制定离休干部“三个机制”方案。了解曾广杰的人都清楚,他患有较重的高血压,可为老干部的事他把自己的病撂在了一边,同志们劝他休息一下,他总是说“老毛病,没关系”,吃上几粒药,咬牙接着干。
  为解决好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离休费的差距,他一方面及时组织人员,多方收集兄弟市的有关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努力协调有关部门,适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议,使这一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企业离休干部还专门为老干部局送来了锦旗。
  他多次向市委、市政府建议加大对老干部工作的支持力度。几年来,市里不断健全完善了定期走访慰问及重点走访制度,中秋、春节两大节日为老干部送去慰问品,元旦、春节市级党政领导亲自登门走访慰问老干部;每年召开两次老干部工作情况通报会,并听取建议;坚持每年组织一至两次老干部就近参观工农业生产项目,每两年组织一次地市级老领导到发达地区参观考察。
  他还积极争取资金,抓好老干部活动场所建设和老干部党校建设。他抓点带面,多次到台儿庄区调研指导,使台儿庄区成为全省较早建立县级老干部党校的区(市)之一。到2005年底,市县两级都建立了老干部党校,市局被评为“全省老干部党校建设先进单位”。在乡镇老年学校建设上,他与分管同志一起,多次深入到基层,抓好陶庄和税郭镇两个老年学校建设的典型,促进了全市乡镇老年教育的健康发展,税郭镇老年学校被中组部老干部局确定为老年教育的调研点。
  八年来,他坚持亲自接待老干部,亲自批阅老干部的信件,亲自协调督办重点疑难上访件,并自备了“接访记录本”。对上访的老干部,他坚持做到热茶一杯、笑脸相迎,行动不便的,还要安排车辆送到车站。有的上访老干部无钱买票回家,他就自己掏钱为老同志买票和安排就餐。他每年受理老干部来信来访都在几十件以上,办结率达100%。
  三、做好表率,当好队伍领头雁
  作为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长,曾广杰十分注重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
  老干部局是“清水衙门”,而老干部工作者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曾广杰50多岁了,依然奔波在老干部工作第一线,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随时准备处理问题。他脸上的皱纹是爱和奉献的人生日记。靠着对党的赤诚,对老干部的厚爱,对事业的追求,他心甘情愿地留在这个平凡而又艰辛的工作岗位上,为老干部默默地奉献光和热。
  他常说“正人先正己,打铁还须自身硬”。为了更好地为老干部服务,作为“班长”,他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始终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带头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钻研业务。他还善于抓班子带队伍,积极引导班子成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开展工作,多出新思路、新点子,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近年来,在全市老干部工作系统开展了“老干部作风建设年”、“三创三树”等主题活动,不断增强全局工作人员的团队意识,形成工作合力。工作中,他关心集体,公道正派,坚持原则,公私分明,严格执行各级党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凡要求班子成员和工作人员做到的,他首先做到,从不搞特殊,是一位工作人员尊敬、老干部称赞的好党员、好干部、好局长。
  曾广杰平时注意了解掌握同事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谁家有什么困难,他总是积极出面,全力帮助;谁家的父母生病住院,他总是亲自看望,最大限度地为同志们解除后顾之忧。他还非常关心局里同志的政治进步,严格要求,积极培养。在他的带领下,市委老干部局的班子和工作队伍有着较高的威信和战斗力。近年来,先后有多名同志被提拔到县级领导岗位,多名同志被省市记功嘉奖。市委老干部局也先后获“市级文明机关”、“市先进党总支”、“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2003年市委老干部局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