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军休战线的默默奉献者 ——记民政部优抚安置局军休安置处调研员陈培芳

2016-12-30 14:00| 发布者: 小懿| 查看: 735| 评论: 0

陈培芳198710月从北京师范大学调入民政部优抚安置局,一直从事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管理工作。24年来,她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老干部工作政策,潜心学习研究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管理工作业务,立足本职岗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取得了突出成绩。

参与建立完善军休政策制度体系

针对军休工作政治性强、政策性强的特点,积极参与相关法规政策的研究制定。据统计,20多年来该同志先后参与研究制定了规范军休人员交接程序、推进军休干部住房改革、完善军休人员医疗保障、加快伤病残人员接收、加强军休安置经费管理使用等方面的200多个政策制度,有力促进了军休政策体系完善和军休工作的法制化。尤其是着眼建立新形势下的军休安置管理政策体系,与全处同志一起,会同军地16个部门,历时3年多时间,终于经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军队离退休干部移交政府安置管理工作的意见》,制定了《军休干部及无经济收入家属遗属医疗保障办法》、《无固定收入军休干部遗属生活补助办法》、《军休干部交通费发放办法等多个配套文件,较好解决了军地住房保障、医疗保障和政治、生活待遇落实等制度的衔接问题,推进了军休人员交接安置多样化、保障制度法制化、服务管理社会化和工作组织网络化。针对国家和军队下拨军休经费大幅增加的实际,参与制定军休安置、服务管理机构用房建设及公共设施设备维修改造3个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组织开发启用了全国军休人员信息管理系统软件,规范了经费作用管理。参与制定了《关于加强移交地方政府安置管理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机构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服务管理机构党组织的设置、基本要求、主要职责、制度建设等6个方面的具体规定。参与制定了《军队退休干部受刑事处罚后有关待遇的规定》,第一次明确规范了军队退休干部受刑事处罚后的生活、医疗、住房等待遇。

认真抓好军休干部各项待遇落实

按照军队的统一规定,先后调整建立了15项待遇标准,保证了军队离退休干部医疗待遇按照安置地退休公务员医疗保障办法落实,使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协调中央财政先后安排住房补贴、房改政策保障、服务管理机构用房、住房维修改造经费等,生活保障经费得到了大幅提高。每年参与组织慰问军休干部和举办全国性军休干部文体活动,开展了军休系统“和谐军休家园”、“和谐军休干部家庭”创建和“先进干休所、先进军休干部、先进军休工作者”表彰活动,第一次争取将军休干部党支部和军休干部党员纳入了中组部表彰范围,第一次组织全国“和谐乐章”军休人员安置管理工作风采图片展览,先后有210个服务管理机构和军队离退休干部家庭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和谐军休家园”、“和谐军休家庭”称号,较好保障了军休人员的待遇落实。

协助做好军休人员接收安置和服务管理

与全处同志一起,认真调查研究军休人员接收安置和服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难题,采取深入部队做工作、组织未移交军休人员实地参观地方军休所、协调部队解决军休住房问题、加快附属用房建设、改进交接办法、调整服务管理结构、提高服务管理人员素质和福利待遇、组织力量现场办公和面对面督查、建立月报和通报制度等多种措施,充分调动军队与地方、军休人员与工作人员四个积极性,加快了接收安置进度,提高了安置质量。5年累计接收军休人员13.3万多人,是2005年前每年平均接收数量的5倍多,基本做到了军队满意、地方满意、军休人员满意。全力推进军休服务管理改革,以创新思路破解工作难题,在安置计划编制上,经多次与有关部门协调,将几年编制下达一个批次安置计划,改革为每年编制下达安置计划,大大加快了安置进度;在医疗保障上,将军队离退休干部纳入安置地统一的医疗保障体系,增强了医疗保障能力;在经费保障方式上,中央财政将军队离退休干部保障经费由年底决算下拨改革为年初预拨,减轻了地方财政垫支经费的压力;在服务管理上,将以往自成体系封闭式的服务管理,逐步调整改革为建立服务管理中心,整合服务保障力量,引进社会服务资源,促进了军休服务管理的社会化进程。

参与军休干部住房制度改革

与全处同志共同努力,就军休干部住房改革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先后10多次开展调研活动,研究制定了军休干部购买住房货币补差和按经济适用住房价格购买住房办法的政策文稿;10多次召开军地有关部门参加的论证会议,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和讨论修改,经过努力,由民政部、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了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购房面积未达标货币补差和购买现有住房的政策,为积极稳妥地做好军休干部住房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为尽快兑现军休干部房改政策,先后十余次召开军地协调会、座谈会,研究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对60多个疑难问题逐一研究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下发配套文件和政策问答;对十余万名军休干部的上千万条数据反复进行核对审核,研发了军休干部房改信息管理系统,提升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认真组织系统工作人员房改政策培训,提高了各级的政策落实能力。20109月底,中央财政审核通过了12700多名军休干部的住房补差申请,下达了首批住房补差保障经费,终于使这项关乎军休干部切身利益的暖心工程落到实处。

配合伤病残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工作

为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军地的这一老大难问题,配合其他同志通过广泛调研论证,制定出台了《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规定》,在规范接收安置方式、工作程序,加大经费投入、提高住房待遇和医疗保障标准等5个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为抓好政策落实,及时组织召开了全国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工作会议,推动自上而下成立了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工作协调小组,制订了工作协调、情况通报、督导检查等720条具体措施;会同军地相关部门制定了总体移交规划,下达了审定安置计划,组织了业务培训,协调总后勤部将4900多名伤病残退休人员纳入部队2010-2012年安置建房规划;研究制定了工作协调、督导检查等七项工作机制,建立了军地领导移交安置联系点和伤病残退役军人“一人一卡”管理制度,完善了联席会议、现场办公等协调机制,推动了伤病残退役军人移交安置工作。截至今年10月,接收安置总量已达往年年度总数的56倍,较好做到了“只要部队交得出,地方就能接得下”。

总之,陈培芳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在其丈夫在河北、河南、云南、西藏等地工作期间,她克服各种困难,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很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为了保证工作质量,她经常加班加点,有时经常加班到凌晨两三点钟。她对本职工作充满了感情和热心,对老干部无限敬仰和尊敬,老干部打电话时她总是耐心接听,认真解释,并尽其所能抓落实,实实在在为老干部办实事办好事。陈培芳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在多年工作中向单位提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并撰写许多有价值的文件和材料。深受老干部和相关业务部门的好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