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心无悔奋斗路 真情挚爱倾夕阳 ——记河南省洛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赵建武

2016-12-30 11:30| 发布者: 小懿| 查看: 989| 评论: 0

他是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斗功臣,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至今身上还留着弹片。转业到地方后,他长期在党委、组织部门工作,对为新中国成立抛头颅洒热血和为改革开放作出巨大贡献的老干部怀有特殊的感情。九年前,他放弃了到其他更好岗位的机会,主动向组织请缨到老干部局工作。九年来,他几次婉拒组织上的调整,痴心不改,无怨无悔,把自己生命的全部热情和爱融入到老干部工作之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着老干部工作者无私奉献的赤子情怀。他就是洛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赵建武。

勇挑重担,全力为老干部解难题办实事

赵建武是20031月到老干部局上任的。当时,洛阳的经济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不少国有企业破产改制,离休干部的各项待遇得不到很好的保障,离休费、医药费拖欠高达900余万元。老干部集体上访情况严重。时任市委办公室副主任的赵建武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当组织上就县长和老干部局长两个岗位征求他意见时,他坚定地选择了后者。

上任伊始,面对拖欠离休干部900余万元“两费”的巨大压力,他寝食难安。他与局领导班子一起深入县区、市直有关委局和破产改制企业调查研究,并积极向市委建言献策,解决老干部的“两费”拖欠问题。翔实的调研报告、合理的解决方案很快进入了市委的决策程序,市里及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改制、破产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之后,他又带着督查组,顶风冒雪,不畏严寒,深入到市商务局、国资委等十个拖欠离休干部“两费”的委局及下属企业,采取现场办公、审计账目、建立台账、情况通报、媒体曝光等措施开展督查文件落实及具体清欠工作,彻底解决了离休干部“两费”拖欠问题。

2006124市委老干部局门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不是上访,而是企业老干部代表敲锣打鼓地给老干部局送来“老干部贴心人”的大红锦旗。看着老干部高兴的面孔,他动情地说:“我们老干部工作者就是老干部、老同志的儿子。落实政策,让您们安享晚年,我们才放心、安心。”老干部的心里热乎乎的,纷纷鼓起掌来。紧接着,他又和班子成员一道,积极推动市属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医药费单独统筹工作,将离休干部医疗费纳入本级财政。几年来,洛阳离休干部医疗统筹金始终保证足额到位。今年,在他和老干部局班子成员的积极努力下,洛阳市又将市属特困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的公用经费和特需经费纳入了市级财政。

多年的老干部工作,使他养成了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2005125,洛阳市委老干部局收到一封由企业数百名老干部的联名来信,要求增加生活补贴,言辞非常激烈。针对这一情况,他认为,必须尽快妥善处理,否则会影响党在老干部心中的形象。他立即带领工作人员,深入企业,白天谈心,晚上走访,历时一个多月,共召开15次老干部座谈会,28次老干部工作人员座谈会,走访老干部50余人,耐心地做每个老干部的思想工作,进行政策解答,老干部心顺气畅,很快稳定下来。

和老干部的长期交往,使他与老干部结下了深厚感情,每一位老干部的疾苦都牵动着他的心。2009年春节前夕,洛阳市国资委系统下属破产企业的一名老干部来访,反映自己常年有病,老伴没有工作,两个孩子已去世,还要照顾孙子,目前没有住房,生活十分艰难。了解情况后,他心急如焚,立即与相关单位协商,从离休干部困难帮扶基金中拿出5000元,对老同志进行救助,帮他摆脱了困境,老同志感动得热泪盈眶。

开拓进取,以老干部满意为最高标准

离休费、医药费得到保障后,老干部的信访件也日渐减少,但离休干部整体进入“双高期”的现实使老干部工作面临着愈来愈多的新情况、新问题。赵建武对工作的要求是:只有思路超前,才能工作超前。在实践中,他总结出做好新时期老干部工作应做到“三拓展、三延伸”。一是拓展服务领域,延伸办公地点。把老干部工作地点由传统的单一办公室向老干部家庭、活动场所、社区、医院等延伸,凡是老干部需要的地方,就有老干部工作者的身影。二是拓展工作内容,延伸服务项目。就是“五结合”、“五必访”。“五结合”即定期座谈与个别谈心相结合;走访慰问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接待来访与及时家访相结合;征求意见与了解思想动态相结合;解难释疑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对老干部重大节日必访,生病住院必访,遇到困难必访,思想波动必访,丧葬善后必访,达到工作全覆盖。三是拓展工作方式,延伸工作环节。做到老干部来信来访必谈,发现问题必谈,情绪异常必谈,有意见建议必谈,出现不良行为必谈。让老干部工作达到党委满意、老干部满意、老干部家属满意和社会满意。20088月,洛阳市干休所的一位老干部,因历史遗留问题情绪一度很不稳定,上访不断。赵建武亲自带队到所里调查研究解决问题。而此时,他打仗时落下的腰疼病又犯了,他不顾“必须卧床休息”的医嘱,扎紧护腰,忍着病痛,顶着酷暑,到老同志家中走访,化解矛盾。即使剧烈的疼痛使他额头上沁出层层汗珠,他仍咬牙坚持着。做了整整7天的工作,最终使局面缓和,矛盾化解,老同志脸上露出笑容。这个事情之后,他要求工作人员在日常服务中对老干部要做到“六个一”,即电话连一连,上门看一看,动手干一干,坐下谈一谈,逗你笑一笑,轻轻抱一抱,让老同志感受到党组织浓浓的亲情和温暖,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九年来,他带领全局上下,开拓进取,以“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为最高工作标准,在全省实现了“六个率先”: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困难离休干部帮扶机制,由市财政每年拿出专款,对困难离休干部帮扶救助;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老干部工作考核机制,使市委将老干部工作考核机制纳入全市经济目标考核办法之内,将老干部工作一票否决列入绩效考核;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每年一次看望慰问易地安置离休干部制度,将党和政府的关怀覆盖到每位离休干部;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老干部工作部门机关文化建设,创立“春风”品牌;在全省率先建设了老年大学单体楼,在2006年建成6000多平方米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基础上,于2009年又新建了9680平方米的市老年大学新校区,为老干部的学习活动创造了更好环境;在全省率先推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合并,并升格为正县级单位,进一步提高了老干部工作部门的地位。

建设队伍,让“冷”岗位“热”起来

过去,老干部工作被不少人误解、轻视,被认为是“伺候人”、“无前途”的工作,老干部局更是很少有人问津的“冷”单位。如何让老干部工作这个“冷”岗位“热”起来,赵建武认为“有为才能有位”。他从带班子、抓队伍入手,带领全局上下创先争优,内强素质,外树形,得到洛阳市委的充分肯定和广大老干部的认可。

“没有挑战就没有机遇,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没有作为就没有地位。”这是他对全市老干部工作部门的要求。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干好事已经成为洛阳市老干部工作队伍的自觉行动。在具体工作中,他提出“注重细节、热情服务,树立良好形象”,在全局开展了“五个一、三转变”活动(即对老干部一张笑脸相迎、一声问候在先、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暖心、一支钢笔记清;对老干部的服务由集中服务向逐个服务转变、一般服务向特殊服务转变,定期服务向随机服务转变),创新了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质量,深受老干部的好评。他要求每一名老干部工作人员都要努力做到理解政策全面准确,运用政策得心应手,执行政策不留纰漏,使每一位来访的老干部期待而来,满意而归,让他们感受到老干部之家的温暖。

长期以来,老干部工作者的无私奉献、优质服务得到了市委的充分肯定和广大老干部的交口赞誉。洛阳市委老干部局先后荣获河南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和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绩效考核先进单位。全局系统有10多名同志被提拔为副县级领导干部,有3名同志交流到其他委局(县区)任职,4名同志受到国家级表彰,1名同志获得全省人民满意公务员荣誉称号,20余名同志受到市级表彰。老干部局这个过去人们认为的“冷”部门真的“热”起来了。

3000个日夜轮回,光阴在他两鬓上添上了许多银丝;九载春秋交替,他呕心沥血耕耘出累累硕果。在老干部工作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深感岁月无悔。“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已成为他永不改变的志向!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