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83高龄的原大连机车公司副厂长王先鸿又住进了医院。这一次,他的情绪极不稳定,骂人、摔东西、拒绝治疗,吓得医护人员们躲得远远的,谁也不敢接近。 也难怪,多年来,他身患多种疾病,先后做过5次手术还能坚强地挺过来,已经算是奇迹了。但这次发病,老人的自信心再次受到沉重打击,精神濒临崩溃,谁劝也无济于事,唯一要求就是要见见公司老干部部部长周平谊。 当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钟了,周平谊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像往常那样,让儿子开着自家车,带着爱人一起赶到医院。也真怪,老人一见到他,就像一个知道做错事的小孩儿一样,马上就不闹了。周平谊说什么听什么,还一个劲地直点头。 不一会儿,老人情绪恢复正常,同意继续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同时,周平谊也遵从老人的意愿,连夜联系为他换了一家医院,还送他回家看看老伴儿,第二天一大早,他和部里的其他同事一道,把老人安排到新换的医院。 现在,老人身体已经逐渐康复,再次成为生命的强者。他的子女拉着周部长的手,动情地说:“是你们给了我父亲活下去的信心和战胜死神的勇气”。 这仅仅是这个公司老干部部工作人员亲情照顾老干部的一个缩影,类似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 大连机车公司是一个具有112年历史,享有“机车摇篮”美誉的大型国有企业,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同时生产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城轨地铁车辆和大功率柴油机的现代化企业,也是一个有着尊老敬贤光荣传统,对老干部充满爱心的和谐企业。 至2010年年底,大连机车公司共有老干部305人,其中有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老战士,有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老领导,也有亲手设计出不同机车的老专家。如今他们年事已高,体弱多病,为了让这些曾经为企业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老干部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健康、快乐地享受生活每一天,公司专门为老干部部配备了13名工作人员。他们把老干部视为自己的父母、亲人,以老干部们“满意不满意”为工作准则,在“亲情”上着力,在“情感”上下功夫,一片爱心换得了一片真情…… 老干部王心富无儿无女,老两口又常年有病,前年又赶上动迁,急得老两口束手无策。正当他们感到孤独无助时,老干部部的工作人赶到他家,一面安慰老人,一面四处联系寻找房源,在最短时间内为老人解决这一难心事。 无独有偶。老干部刘世师也无儿无女,一人住在养老院,老干部部工作人员就把他当成自己的老人一样去献爱尽孝。平时只要有空,就到养老院陪老人唠唠嗑、解解闷,时间长了,工作人员一到养老院,院里员工都抢着说:“老刘,你儿子又来看你啦!”。每当老人生病需要住院,他都要背上背下、跑前帮后地去办理住院手续,在病床前精心照顾,直到老人康复。 对于无儿无女的老干部家庭,他们都给予特别关注。而如何为更多的老干部做好亲情服务,用部长周平谊的话讲:“老干部的事无小事,再难也不能难了老干部。我们的工作宗旨就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老人一样,去尽孝心、献爱心、做善事。” 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由于老干部年龄大,缺少与人沟通,部分老人患上了心理疾病,小事看得很大、小病看得特重,遇到问题就吃不好、睡不好,心情十分沉重。每当出现这样情况,工作人员都会耐心的进行心理疏导,经常一唠就是几个小时。 有两位老干部患有老年痴呆,经常独自走失,每当得知消息后,工作人员都会冒着酷暑或严寒,顶着大雨或大雪,撒下人马,帮助家属四处寻找。 还有两位老干部由于腿脚行动不便,子女不在身边时,经常在家摔倒了就起不来,每次接到老伴的电话,工作人员都会立即赶到,帮助扶起。 这是前两年曾发生的惊险一幕——老干部孙淑华老两口在家烧水时,造成严重的煤气中毒,邻居发现情况有些异常,“怎么两人今天都没出门呢?”于是便告诉了工作人员。老干部部工作人员闻讯后,立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砸门、开窗、关煤气、拨打120,将已躺在地上的两位老人送到医院抢救,并垫付了门诊费,由于抢救及时,使两位老人转危为安。 多年来,这些工作人员带着“亲情”为老干部热心服务,老干部们也把工作人员视为自己的主心骨、贴心人,有什么大事小情,都愿意跟工作人员们倾述,信任度有时甚至超过自己的子女,连存折也要求他们代为保管。老干部徐炳秀老伴早已去世,家中只有一个独生女儿,每当生活上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打电话找老干部部。有一次住院期间,为了家庭琐事,同女儿闹起了矛盾,饭不吃、针不打,医护人员怎么劝都不听,急得女儿又搬出“救兵”,你别说,这一招还真灵,也不知道工作人员是怎么与老人沟通的,一转眼的功夫,只见老人拉着工作人员的手,深情地说:“我是真的不想活啦,可一看到你们,我就又有了好好活下去的勇气。”老人同意打针,也想吃好饭好菜了。看到这一切,连医护人员都感慨地说“你们真是他们的贴心人。” 随着岁月的增长,老人们陆续进入“高年龄、高发病”双高期,老干部部工作人员们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些年他们去医院多、去殡仪馆多。医院几乎是天天跑,联系住院、办理手续的业务特熟,彻夜陪护、接屎接尿的事也没少做。他们也是殡仪馆的“常客”,最多时一个月要去五、六次,有一天他们竟然同时为3位已故老干部操办后事,全体工作人员都参与还忙得打不开点,有的老干部因为去世突然,子女从外地赶不回来,一时无人帮助,他们就亲手帮助净身、穿衣,口鼻出血也不嫌脏。仅去年一年,他们就协助32名去世老干部家属料理后事…… 一枝一叶总关情。如今,“有事找老干部部”,成了大连机车公司老干部及家属的口头禅。老干部部的工作人员,有的已经有着19年以上的老干部工作经历,他们对不同时期的老干部政策了如指掌,谁家的住址、电话张口即来。谁家的门锁坏了、家电坏了找他们修理;身体不好到哪家医院找他们询问;因为动迁找什么样合适的房找他们出主意;就连换灯管、配钥匙、订杂志等一些生活琐事,也都找他们办,只要一个电话,就意味着事情已经解决了。 自2007年起,大连机车公司还率先在大连市开展起“亲情服务年”活动,确立了“一帮二包三到位四必访”的工作思路。即:帮助老干部解决生活中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困难老干部包片负责、包人负责;老干部贺寿到位、老干部住院到位、老干部去世到位;生病必访、家庭出现重大困难必访、有思想问题必访、重大节日必访。仅去年,这些工作人员走访看望住院老干部400余人次,为187名第一次住院的老干部送去慰问品;“两节”期间走访231名老干部,送去慰问金61900元、慰问品118份。 多年来,为了让老干部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身心健康地安度晚年,他们在落实好老干部政治待遇、提高物质生活待遇的同时,还本着“就近就地,灵活多样,安全第一”的原则,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年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只要是有益于老干部身心健康的活动,都积极创造条件去组织,做到年初有计划,月月有安排,天天有活动。 现在,大连机车公司在老干部中普遍建立起钓鱼协会、门球协会、书画协会以及台球、象棋等多个活动组,每天,许多老干部就像上班一样准时来到活动中心,参加自己喜爱的文体活动。书画协会还经常结合企业生产情况挥毫泼墨,用书画激励一线生产员工,特别是每逢重大活动和节日,老干部都会通过各种形式,抒发他们的美好情感,就在今年喜迎建党90周年之际,老干部们又在厂内专门举办了一场书画展…… 传承中华美德,夕阳这边独好。长年坚持做好老干部的亲情服务工作,彼此之间心灵相通、情深意浓,老人们每天健康、快乐地颐养天年,也由衷地感谢企业的关爱。老干部队伍稳定,企业更加和谐,至今还从未发生过一例老干部上访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