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真情献夕阳 ——记国务院国资委机械离退休干部局白云路活动站

2016-12-30 11:26| 发布者: 家网编辑4| 查看: 408| 评论: 0

    国资委机械离退休干部局白云路活动站是中央国家机关最早成立的活动站之一,主要服务对象是原机械部离退休的老同志。该站服务的老同志人数较多,现有离退休干部533人,其中离休干部140人,退休干部393人;服务对象中,老同志级别高,资格老,有一大批见证中国机械和汽车工业建立和发展的老领导、老专家。近年来,活动站全体工作人员坚持“一片真情献夕阳”的服务理念,带着对老干部的深厚感情,把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得到上级领导和老干部们的称赞。

满怀敬老之心,政治上关心爱护老干部

    加强组织建设。白云路活动站共有离退休干部党员444名,约占离退休干部总数的83.3%2006年,离退休干部局党委在该活动站成立党总支,下设13个党支部,由活动站站长兼党总支书记。党总支和各支部坚持每月组织一次支部活动,传达上级的文件精神和局党委的工作部署,了解老同志的意见要求,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工作;每年至少组织两次支部书记交流会,各支部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取长补短;鼓励非党老同志参加支部活动,和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近年来,先后有5名老同志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其中年龄最大的入党时已85岁,实现了这些老同志多年的夙愿。针对老同志年高体弱、工作困难的实际,活动站党总支严格落实联络员制度,为每个支部派一名在职干部党员任联络员,进一步强化了党组织作用的发挥。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近年来,党总支认真组织老同志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进一步促进老同志的学习积极性,他们组织老同志中的学习积极分子成立了白云路活动站时事政治理论研讨组,定期开展活动。10多年来,研讨组坚持学习研讨,在老同志的学习中较好地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近年来,活动站党总支按照局党委的工作部署,先后组织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结合重大政治节日,组织开展了系列专题活动,引导离退休老同志充分认识党的执政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坚持党的理想信念和纲领路线不动摇。组织老干部为汶川、玉树、舟曲等灾区捐款,使广大老同志在灾难面前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活动站各级党组织和在职同志密切关注老同志的思想动态,经常与老同志谈心,对老同志中的思想困惑、不理解既坚持原则,又讲究方法策略,耐心细致地说服引导,使广大老同志不受干扰,确保了全体同志在政治上、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把握五个“心”,生活上体贴照顾老干部

    爱心。“孝心无远近,天下长者皆亲人。”多年来,白云路活动站的全体工作人员,满怀儿女般的深情,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关爱老干部,把政策规定内的各项待遇落到实处。为生活不能自理的离退休老同志申报增加护理费;关心老同志身体健康,每年组织近500位老同志和家属健康体检,对体检中发现有问题的老同志督促他们尽快到医院复查;经常走访慰问、到医院看望老同志,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共家访看望486人次;配合有关处、室做好去世离退休干部家属的善后工作;协助老同志及遗属入住老年公寓;组织老同志春秋游、参观工农业建设项目、到各地健康休养。

    耐心。白云路活动站服务对象多,特别是高龄老同志多,80岁以上的占60%。老同志视力、听力、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行动能力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衰退。活动站工作人员在为老同志服务过程中始终保持极大的耐心,坚持做到三个“不”,向老同志通知事项“不能快”,要反复说,直到老同志听清楚为止;听老同志反映问题“不能急”,要认真倾听,不厌其烦,直到老同志把意思表达清楚;带老同志外出参加活动“不能催”,不断提醒老同志要慢,别着急,路要走稳,注意安全。

    细心。活动站是为老同志服务的第一线,大量的服务管理工作与老同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无论是组织活动、待遇落实、工作人员都牢牢把握住一个“细”字,特别是涉及人财物的重要事项,他们都反复核对计算,确保不出差错,服务老同志的每一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

    热心。多年的热心服务,换来很多老同志把活动站当成家,他们有了信访往“家”送,有了想法来“家”说,有了难处到“家”诉。对老同志的困难,工作人员总是尽量想办法解决,始终保持一份积极为老同志服务的热心肠。2011127凌晨一点,站长王一萍突然接到电话,一位老同志病危。因该老人的子女长期居住国外,身边无人照顾,接到通知后她立即起身赶往医院,协助做好抢救工作,通知老同志在国外的子女,一直忙到凌晨五点多,对此,老同志的家属含着热泪表示深深的感谢,让长期在国外居住的子女感受到党和国家对老干部的关怀和照顾。

    责任心。随着老同志普遍进入“双高期”,个性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很多老同志吃饭要人做,走路要人扶,看病要人陪,甚至洗澡理发等都成为问题。尽管养老的第一责任人是家庭。但是凭着多年形成的对老同志的深厚感情,工作人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党的老干部事业的无限忠诚,积极想办法,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做好老同志的延伸服务。通过努力,他们与活动站周边老同志相对集中的社区建立了联席会议机制,及时了解社区服务信息,为老同志享受社区服务积极创造条件。现在80岁以上的老同志基本领到了社区发放的助老券、高龄津贴,很多老同志在社区“老饭桌”吃午饭、在社区享受免费理发等公益服务,有的老同志还住进了社区的无围墙养老院。为促进老同志之间互帮互助,他们积极推进了“一帮一、结对子”活动,使空巢老人得到更好的关心照顾。

鼓励支持引导老同志老有所为,继续发挥作用

    鼓励老同志发挥专业优势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白云路活动站有一批机械行业的老专家,离退休后,他们仍然继续关心行业的发展。活动站工作人员经常与他们沟通交流,鼓励老同志为国家建设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建言献策,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80岁高龄的周因栋老人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向工信部建言《基础元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是发展高端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基石》;78岁高龄的沈光逵《关于加强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调研报告》呈送有关部门;80岁高龄的郑国伟近年来潜心分析机床、石化、仪器仪表等行业的进出口形势及政策走向,先后撰写发表了《加入世贸组织与机械工业发展》等10多篇文章。

    支持老同志投身扶贫帮困、关心教育下一代等工作。87岁高龄的王世昌在19952006年,先后筹资500余万元在家乡建希望学校,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荣膺全国道德模范,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81岁高龄的康明老人先后出资3万余元资助大西北3个贫困孩子上学,2011年被局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引导老同志热心公益,为和谐社区贡献力量。85岁的离休干部周敏在社区担任楼门长,30年如一日为楼内居民服务,多次受到居委会的表彰。2010年获得局党委颁发的“老有所为突出贡献奖”。目前,很多老同志在居住社区承担志愿者工作,经常为社区居民讲党课,当协调员、治安员。汽北社区有1/3的楼门长是白云路活动站的老同志。在局党委老有所为突出贡献推荐评选工作中,该站共有44位老同志获此殊荣。

从老干部的特点出发,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白云路活动站根据广大老同志渴望从健康、愉快、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寻求乐趣的需求,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有益于老干部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近年来,他们先后成立了摄影、舞蹈、合唱、门球等活动小组,常年坚持活动;坚持每年组织一次体育大联赛、趣味运动会等特色活动;经常与社区及其他相关单位进行联谊活动。鼓励老同志上局老年大学,参加书法、绘画、摄影、舞蹈、健康讲座等各类课程的学习,愉悦身心;发挥紧邻首都博物馆的地缘优势,为老同志参观学习、文化养老提供方便,创造条件。2009年,83岁高龄的高颖英老人被西城区月坛地区评为“金辉”老人。2011年春节,中央电视台又对高颖英老人精彩的晚年生活作了专门报道。

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加强学习。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老干部队伍现状、服务管理手段也不断发生变化,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把老干部工作做得更好。因此,活动站领导把加强学习作为提升队伍素质的第一抓手,通过个人自学、集体学习、边干边学、向老干部学习等多种形式,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老干部工作理论和政策业务知识,以及党史党建、哲学、文学、经济、管理、法律、科技、计算机网络、社会学、心理学、医疗保健等各方面的知识技能,不断拓宽视野,丰富储备,提高综合素质,使工作人员在理论上有新提高,工作上有新思路,能力上有新提升。

    严格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工作规范,全体工作人员努力做到“一献”:一片真情献夕阳,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二知”:知老干部方针政策,知老干部基本情况,了解每个老干部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健康状况;“三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对老同志使用礼貌用语,注重工作效率,始终保持活动场所的优美温馨。

    团结协作。团结协作是干好工作的基础。全体工作人员把维护团结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互相支持不拆台,互相尊重不发难,互相配合不推诿,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团结中发展自己,在协作中完善自己,在共事中增进感情,积极营造和谐共进的工作氛围。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