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出身的老干局局长陈红,充分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用女儿般的真情,为老干部健康长寿保驾护航。100多名离退休老干部联名上书省、市、区有关部门领导,要求嘉奖她。福建省委老干部局把蕉城区老干部局的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几年来,全国有50多家媒体宣传报道了“蕉城经验”。陈红先后19次受邀区外、市外和省直机关单位作经验介绍;并先后荣获福建省人民满意公务员,“中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爱岗敬业道德模范”称号。区委老干部局先后12次被评为省、市、区等先进集体。 “双高期”出高招
2005年11月,陈红从区卫生局调任老干部局工作。整整用了2个月时间,她访问了全区168名离退休老干部、35户离休干部遗孀和9户老红军遗孀,逐人逐户了解老同志的情况和需求。当时老干部正逐步进入高年龄、高发病的“双高期”,作为医务工作者出身的陈红对于老干部的健康状况最为敏感。她发现168位老干部中,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多达147人,其中47人行动不便或卧床不起。不少老同志日常生活中乱投医乱吃药,小病、慢性病都挂床住院。全区老干部的年医药费正以35%至45%的速度递增。 为了解决好老干部“双高期”的健康问题,陈红利用自己当过医生的专长,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反复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启动了老干部“健康工程”。第一招,坚持防病在先,为全区老干部注射进口的预防流感疫苗。2006年1月以来,连续五年患感冒人数下降达七成以上。老同志高兴地说,这一针真灵,不仅为我们带来了健康,还节约了医疗费。第二招,创新老同志医药费报销机制。过去老干部只有到二级以上医院看病才能报销,这就导致家住农村的老干部进城时开一大堆药,乱开药、乱用药的现象非常普遍。陈红经过与有关部门协调,根据老干部实际情况作出规定,只要真正用于治病的老干部在镇、村卫生院、医疗所看病都可以报销。此举极大方便了老干部就医,又节省了大量医疗费。 “双高期”老干部慢性病住院压床现象很普遍,不仅给老同志家庭带来很多不便,也给医疗资源和医药费开支造成了压力。为了应对这种状况,陈红采取个性化、灵活性管理办法。离休干部李来文患老年痴呆症常年住院,一年花费20多万元。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大儿子肺癌手术,小儿子早年病故,大女儿下岗离婚,小女儿得精神病,小孙子患“地中海贫血病”。根据李来文的病情,陈红动员他出院转入家中护理,由他大女儿照料生活,每月由组织上给一些生活补贴。陈红原是卫生局管业务的副局长,晓之于病理,动之于亲情,李来文及家人乐意接受了建议。这样老人有家人照顾,家里多了收入,公家也省了大笔医疗费。 五年来,陈红创新应对老干部“双高期”的办法和措施,为老干部提供了个性化、优质化的医疗服务,共节省了医疗费1800多万元,老干部的满意度也达到100%。 “救命班”见功效
“双高期”老干部在家里发病的时候,往往家人不谙救护知识,乱搬动,乱吃药,病情不仅给耽误了,而且会造成生命危险。为了消除这种威胁,陈红每年自己汇编了有关保健、护理、急救的册子,分发给老干部及其家人。同时开办了“院前救护培训班”,亲自授课。老干部们深知,陈红不仅是局长,还是一名医生,所以,每次开班人数来得特别齐。老干部们把这个培训班看作是救护自己的第一道防线,所以称它“救命班”。后来,老干部们又要求给他们的家人也开个班,陈红又办了老干部家属子女班。几年来,这个“救命班”大显功效。 2008年春节前夕,离休干部叶贻群心绞痛发作,他儿子、儿媳见状慌慌怯怯上前,立马要送病人去医院。叶贻群的老伴贺金森却把手一摆,从瓶子里掏出一片硝酸甘油,要丈夫含在了舌下,在背靠椅上歇了一会工夫。等叶贻群病情平缓了,家人才把他送去医院。医院的医生、护士,都夸贺金森急救得法。贺金森说:“我这一招,是上‘救命班’学的,陈局长教的。” 救护前置技法,不仅传授给了老干部及其家人,也传授给了老干部工作人员。这几年区委老干部局经常组织老干部参加各种大型活动,每次工作人员都精心谋划,事先做好预案。如伙食要卫生、营养、易消化,上厕所要方便,喝的水要安全,上下车及上下台阶要有人扶,身体不好的要有人陪侍等,这些细节全都考虑周全。尤其是每个人都掌握医疗保健知识,每次活动都平安顺利,老同志都很满意。 女儿心情最真
2008年的一天,临近中午时分,81岁的离休女干部刘槐,生命处于弥留之际。她不能说话,昏迷醒时,尚有意识反映,双目巡视,像是在寻找什么。侍候一旁的刘槐的女儿林平明白母亲又想见陈局长了。这可为难了林平:陈局长早上刚来探望,怎好又去打扰……女儿还是尽了孝心,给老干部局办公室打了电话。陈红赶到刘槐的病床边,林平轻声道:“妈,陈局长又来看你了。”只见刘槐眼皮一抬,双手抓紧陈红的手,久久不肯松开,眼窝边淌下两行热泪。平素里,刘槐常向邻里夸陈红:“我得这病常年大小便失禁,一身臭熏熏的,连家里人都有点嫌避。可陈局长却经常在我身旁嘘寒问暖,还亲切地拉着我肩靠肩一起照相留念,我没吃药好像病就好了三分。” 走访老干部,是陈红的日常习惯。每一次走访都怀着一颗女儿真心,把许多问题和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2005年以来,陈红走访老干部近千户次,走访离休干部遗孀282户次。亲自受理老干部来电来信380多件,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没有出现一例越级上访。老干部家里的事,也要请她这个“女儿”做主。离休干部黄云英的两个儿子长期与继母不和。黄云英病重期间,陈红和老干部局的干部经常做他们双方的思想工作。在陈红的真情感化下,云英的儿子与继母关系亲如母子。 把老同志当亲人,成了蕉城区老干部工作人员的共识。在陈红的带领下,大家比业务、比工作、比服务、比干劲,努力创新服务,把每次工作都变成亲情服务。多年来,不论城镇还是农村,山区还是海岛,不论酷暑还是严寒,局里干部每季度都走访每一位老干部,同时还定期走访离休干部遗孀,为他(她)们排忧解难。老同志上下楼梯扶一把,进门办事“您请坐”,端茶送水问声好,老同志说话耐心听,路上见面握握手,刮风下雨提个醒,生病住院勤看望,病床前贴上问候卡,送上水果表心意……这些已经成为老干部工作人员的自觉行为。当老干部发自内心表达谢意时,陈红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