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一片献真情 只为晚霞红满天 ——记安徽省临泉县委老干部局局长王俊生

2016-12-30 11:06| 发布者: 小懿| 查看: 324| 评论: 0

25年来,他以勤政务实的作风,每天与老干部打交道,展示出来的品格、情操,印证着他的忠诚;他以敬业奉献的精神,始终把老干部当父母,体现出来的亲情、真爱,昭示着他的孝心;他以忠实勤恳的态度,坚持为老干部谋利益,打造出来的形象、口碑,诠释着他的奉献。

他就是中共临泉县委老干部局局长王俊生。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甘为“孺子牛”

提起王俊生,熟悉他的老干部们都是赞誉有加,满怀感激之情。王俊生1986年开始从事老干部工作,一干就是25个春秋,他爱这个工作,更珍惜这个岗位。他常说,我们从事老干部工作的同志要全心全意为老干部办实事,尽心竭力为老干部做好事,千方百计为老干部解难事。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刚上任的时候,由于临泉县经济欠发达,离休干部“两费”拖欠问题十分严重,老干部围堵县委、县政府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摸清情况,他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对全县老干部的待遇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走访看望了300多名老干部。在那段日子里他没日没夜地工作,经常是那边刚拔掉吊水瓶子的针头,这边立即就投入到走访老干部家庭工作中。在充分掌握全县离休干部各项情况后,王俊生对老干部的生活状况、待遇落实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机制等,向县委、县政府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报告。在王俊生的努力下,县委老干部局先后向县委、县政府争取资金400余万元,在全市率先解决了多年拖欠离休干部“两费”问题,做到效益好的单位锦上添花,效益差的单位雪中送炭。

25年来,王俊生总是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老干部的电话号码、家庭住址、身体状况和待遇落实情况。全县400多名离休干部,他对每一位都很熟悉,只要一见到老同志,他就可以立即叫上他的名字,包括原工作单位、身体有啥毛病、家庭有什么困难、家住哪里,哪个老干部家不和睦、哪个老干部子女下岗了等,他都了如指掌,而在这背后,凝聚着的是他无数的心血和汗水。在老干部局工作的几十年间,绝大多数老干部家,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记录老干部工作情况的笔记本更是数不胜数。

走访慰问老同志是王俊生每年必备的功课。王俊生把走访老干部看作是自己和老干部沟通了解的途径,他每年都会亲自带队走访慰问老干部300余人次,老干部遗属100人次,为老干部送去生活补贴30余万元。他还把局机关的同志分成三个小组,做到经常走访重点老同志,了解他们的近况,为他们排忧解难。

看望生病老干部是王俊生最为关切的大事。每当有离休干部生病住院,他总是亲自前去探望慰问,协调有关问题。遇到一些离休干部子女不在身边或住院无人护理,他就安排人员前去护理或者自己到医院值班看护。2007年,王俊生到医院看望一位重病的张道龙老干部,虽然这位老同志不能说话了,但一看到王局长来了,硬是撑起久病的身体,眼泪溢满了双眼,伸出干枯的双手,要和王俊生握手,那场面让满屋子病人及医生、护士热泪盈眶。

创新平台、发挥余热,架起“连心桥”

王俊生是一个善思寻变的人。他不断创新工作,在党和老干部之间架起了一座座“连心桥”。每月的5号、20号,县委老干部局院内就形成了一道独特风景:耄耋老人接踵而至,欢声笑语响彻院内,呼声问候此起彼伏,孜孜学习犹如孩童,进言献策不甘落后。这就是王俊生同老干部局长以来在党和老干部之间,搭建的一座“连心桥”——老干部党课。在这里老同志可以及时了解到中央、省、市、县的重要文件和重大决策部署,离休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的最新政策规定,可以提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可以为构建和谐临泉献计献策。一位老同志说的好:我们每月5号、20号来到老干部局学习后,心年轻了、胸开阔了、觉得自己又有用了。

王俊生是一个善于创造平台让老干部发挥余热的干部。他根据老干部原来从事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特长等将老干部分成六个组,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咨询服务、服务“三农”、科普宣传等活动,使老同志真正成为在职领导的参谋、经济发展的动力、构建和谐的因素、人才资源的宝库、科技创新的源泉。正是这座“连心桥”,做到了党和老干部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多年来,临泉县老干部队伍稳定,从未发生过一起老干部上访案件,多次受到上级领导表扬。

王俊生是一个善于把党和老干部心与心联系在一起的干部。他经常把老干部的意见和要求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把老干部的电话和口信作为自己工作的“指令”,平均每年接待老干部来访500余人次,每年为老干部解决各种矛盾百余起,并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2010年夏天,一位老同志蹒跚的走来,反映他的子女不孝顺的情况,王俊生就立即赶往老同志家中苦口婆心做说服工作,直至老人的儿女给出满意的答复,写出保证后,方才离开,并且还定期做走访工作,直至老同志满意。事后这位老同志感激的说:“王局长就是俺的贴心人,俺这辈子就认定他了”。

甘守清贫、团结协作,争做“好班长”

王俊生是一个“领头雁型”的干部。他常说,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好成绩。他知人善任,积极支持班子成员大胆开展工作,使他们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既有职又有权,既有责任又有任务。局内重大事项、重要工作都是通过局长办公会或局扩大会研究讨论、集体决定。他经常主动和局里的同志谈心交心,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王俊生是一个“创新型”的干部。他担任局长以来,先后实施了工作人员挂牌上岗服务制,“十个一”工作法(即一个中心、两个确保、三心标准、确立四种观念、坚持五种精神、树立六种形象、老干部党支部七个抓手、创建八型机关、九勤优质服务、自身建设十个标准)等一系列见成效、有影响的工作管理制度。目前,临泉县已建立和完善了离休干部离休费保障机制、医药费保障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行政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的离休费财政按月足额兑现,企业离休干部离休费已全部纳入社会保险按月足额兑现,所有离休干部的医疗费用按规定实报实销,一次性补助、高龄补贴、护理费全部兑现,确保了全县离休干部队伍稳定。

王俊生是一位“开拓型”的干部。在他的努力下,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临泉县挤出近800万元资金,新建了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投资800多万元老年教育活动中心,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可同时容纳近千名老干部参加活动。

王俊生是一个“永久牌”的干部。老干部局是一个清贫的单位,这么多年来,很多人都劝王俊生“活动活动”,找找关系从“糠桶”跳到“米桶”里。但他只是笑笑,依旧做好自己手里的工作。他还常常教育身边的人:在老干部局工作就要发扬无私奉献精神,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清贫,不图名利,踏实工作。一位老同志深有感触地说:“王俊生是老干部最亲最近最贴心的人。老干部局的事情很难做,无职无权,许多人都不愿去做,但他却无怨无悔地干了25年,并且还干得这么出色,实在是难能可贵啊!”

毕生献于斯,白首仍无悔。25年来,王俊生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用他宽广而又深厚的爱,温暖了老干部的心,赢得了老干部的称颂,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扬和好评。县委老干部局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全市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王俊生本人也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老年教育工作者、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工作者、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全市老干部工作先进工作者等。王俊生格守信念,始终如一,用一名共产党员责任和情怀,勤勤恳恳,默默奉献,开创了老干部工作的一片崭新天地。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