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的老干部很幸福,因为我们有小狄这个‘贴心人’。”一说起狄海音,老干部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这样说。老干部们说的这个“贴心人”,就是黄岩区委老干部局副局长狄海音。自2006年担任老干部局副局长以来,她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以“对老同志不好,就是对自己父母不好”的朴素感情,全心全意投入到老干部工作中,努力做老干部的贴心人,赢得了众老干部的赞赏。 心贴心,拉近与老干部之间的感情 黄岩区有离休干部348人,退休干部4600余人。工作对象多,工作量大成为狄海音的工作特点。因此,她经常与离管科、退管办的同志一道商量,结合实际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 为探索“双高期”离休干部居家养老服务的思路、办法,狄海音结合开展全区离休干部大摸底,对城区四个街道的20多个社区,进行走访和调研,确定东城街道海棠社区作为离休干部居家养老试点单位。制作了“黄岩区委干部局海棠社区离休干部居家养老服务联系卡”,卡正面注明老干部局领导、机关干部、社区主任联系方式,背面是医疗服务、家电修理等10大类35个小项目的服务内容以及相关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 小小一张联系卡,却极大地方便了老同志,给离休干部提供了随叫随到的服务。同时,狄海音还在听取老干部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老干部家庭呼叫电话系统,让老同志有了一个可靠的“电子保姆”。 工作中,狄海音积极倡导“三心”,以老干部满意为标准,身体力行,努力工作,把组织对老干部的关怀、温暖送给每一位老同志。在和老干部交往中,她保持热心,做到接待热情、谈话热情、办事热情、服务热情;保持诚心,对老干部以诚相待,实实在在做实事、做好事,绝不说假话、套话、大话、空话;坚持细心,认真当好老干部的贴心人,设身处地多为老干部着想。 在老干部局工作5年多来,狄海音每年都要走访上百位老同志家庭,与老同志交友谈心。一些独居老同志,比较孤独寂寞,她去得更勤,并经常打电话慰问,给他们心理上的安慰。在老干部生病时,第一时间掌握老干部的病情及所住医院,赶到医院看望,提供尽可能的帮助。 狄海音对老干部以诚相待,对老干部的关心发自内心,对老干部的感情流露自然,实实在在为他们做实事、做好事。老干部也把她当成了自己的贴心人,都愿意将自己的心事向她诉说。她经常与老干部谈心交流拉家常,提供精神慰籍。很多离休干部随着“双高期”的到来,年龄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差,特别是那些失去了老伴、而子女又不在他们身边照顾的老人,虽然他们在活动中心的时候挺开心的,但一回到家,他们就觉得很孤单,很希望能再找个伴。由于种种原因,很多离休干部的子女都反对他们再找老伴。这些老干部的心中很是烦恼,又无人倾诉,他们就想到了狄海音。狄海音常为他们分析原因,多次做其子女的思想工作。如一离休干部的儿子和媳妇一开始认为家里有他们在照顾,老人身边又有保姆,所以极力反对他另找老伴。狄海音就找他们,跟他们诚挚的交谈,告诉他们:“你们的父亲年纪这么大了,让他们在晚年能按照自己的心愿过好每一天,才是最大的孝顺!”在狄海音的多次努力下,他的儿子和媳妇同意了老人的婚事。 面对面,努力打造老干部满意家园 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是老干部聚集的地方,为更好地做好老干部工作,狄海音蹲点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与老干部交流思想,了解情况,释疑解惑,用自己的真诚来换取他们的理解,用自己的努力打造出一个老干部满意的家园。 为满足老同志的需求,狄海音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有益于老同志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各项工作有声有色。一方面,发挥老干部活动骨干的作用,使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根据老干部的兴趣爱好组建了门球、棋牌、园艺等十余个协会,使得老干部的活动更加有序。另一方面,有计划地组织老干部开展各项活动和比赛。每次活动和比赛都做到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安全,深受老干部的好评。如每年的大型游园和健步走活动,狄海音总是与相关科室的同志作出包括路线、救护等内容的详细的工作方案,确保活动开展得不仅有序而且安全。 “让老干部参加活动,就是要在细节上多考虑。”狄海音说。为不断提高老干部活动的层次和质量,拓宽活动范围和领域。狄海音在抓好平时老干部活动管理服务的同时,结合重要纪念和节庆活动,开展如国庆书画展、十七大知识竞赛等具有积极意义的活动,宣传老干部“老有所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2011年上学期曾经有一段时间,部分老年大学学员因为教室拥挤、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意见,常打电话或上门来局里反映情况。针对这一现象,狄海音静下心来,迅速应对,通过走访、召开班长座谈会和找学员谈心的方式,了解到产生问题的原因,随后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由于她深入细致的工作方式,取得了大部分老年人的认可。如老年大学的太极班共有学员110人,由于人多,场地少,学员的意见很大。狄海音就多次召开会议,与太极班的班长沟通,将上课时间和上课地点做了相应的调整,解决了场地问题。 实打实,争创老年大学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如何做好“老有所教”这篇大文章?狄海音在分管老年大学后,根据黄岩老年大学的特点和老同志的需要,创新工作方法,争创老年大学教学管理先进单位。 “老年大学的发展要顺应时代的要求,要把老同志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让老同志满意作为工作的不懈追求。”狄海音说。她经常与全体教职工一起,认真从课程设置、教师选聘、教学制度、科学管理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在巩固传统专业的基础上注重四个统一,即时代发展与老同志需求相统一,现实需要与个人志趣相统一,求知与求学相统一,老有所学与老有所为相统一,使得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较以前更加地规范化、科学化。召开教师会及学员代表会议也是她做好这一工作的一个法宝。在她的牵头下,召开会议,听取各方的意义和建设,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老年大学的专业和学期确定教学内容,做到“三个结合”,也就是专题讲座与集中辅导相结合,老师讲解与学员讨论相结合,课堂讲授与成果展示相结合,增强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水平。 为做好老年大学创建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的工作,狄海音几乎天天往老年大学跑,甚至放弃了节假日等休息时间。她和学校的老师、工作人员、学员代表对照考评细则、标准做好争创工作。狄海音先从制定完善规章制度入手,使学校工作更加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其次是通过校委会和老师共同研究,制定了各专业的教学大纲、学制和学期教学目标以及课时进度计划。要求每位教师根据大纲、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认真分析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和不同知识层次学员的要求,定期召开教学情况座谈会,及时化解“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和不协调问题,做到寓教于乐,以保证教学效果,追求教学活动产生最大的效益。在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和稳定工作方面,她全程参与,选聘了专业精通、综合素质高并热心老年教育事业的人员担任授课教师,以保证教学质量。同时,加大感情投入,在教师节或重大节庆日以各种形式慰问老师,各种活动中邀请老师参加,以加深学校和老师以及学员和老师之间的感情,保证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 “老干部工作无小事,要干好,必须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服务到位,多一些体贴,多一分关爱。”狄海音是这样要求的,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正是在她的努力下,她所分管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年年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