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为夕阳 ——记上海市松江区人大办公室老干部工作负责人沈丙良

2016-12-30 10:57| 发布者: 小懿| 查看: 331| 评论: 0

年近60的他已不年轻,但为老干部办事,他仍然风风火火、满腔热忱,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他只一句话,“我马上就到”,绝无二话。

“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何止这些,他心系老干部、服务老干部、惠及老干部,他是我们的贴心人啊。”老干部们如是说。

他,就是上海市松江区人大办公室为老干部工作已经12年的沈丙良。

“是老干部惠及我们。他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奉献了一辈子,我们今天的幸福里就有他们当年的汗水甚至鲜血。现在他们年纪大了,应该得到回报,应该有个安稳幸福的晚年。所以照顾好他们,满足他们的需求,减少他们的困难,是我的责任,也是我乐意做的。”沈丙良说。

话语朴实,却折射出沈丙良的真诚、善良和对老干部的深厚感情。他的同事们说,十几年来,沈丙良一直把做好老干部工作作为一项光荣的政治使命,他想老干部所想,急老干部所急,丹心一片为夕阳,是老干部的贴心人。

想老干部所想

沈丙良,195111月出生,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党员,他政治信仰坚定,尊重老干部,崇敬老干部,揣着一颗赤诚的心对待本职工作。

“我们想什么、需要什么,几乎不用说,他就想到了,做到了。”离休干部许老说,“比如《苦难辉煌》、《毛泽东文集》、《中国共产党历史》,我们还没开口说要,他已经买来送到我们手里。”

“也不是我先知先觉。”沈丙良说,“胡锦涛总书记说,‘多从政治上关心老同志’,我琢磨这个‘政治’内涵深厚,不能仅仅从传统意义上去理解。正巧有段时间这几本书在老干部中流传,我就想,很多老干部都是从战争年代过来的,他们对那段岁月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他们肯定希望能有这些书籍,于是我就……我只不过多留意了些而已。”

沈丙良用一个“而已”带过了他为此的付出:一次次地跑松江的书店,未果,又一次次地跑市区书店……这就让人联想到了更多。因为平时注重学习、注重思考、注重研究,所以沈丙良总能及时地研究、落实党和国家的老干部政策。落实老干部生活护理费政策就是一个例子,之前沈丙良仔细分析了有关的政策规定,思考:这对老干部来说,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要尽快办好。说办就办。沈丙良开始奔走,今天到这个单位沟通,明天到那个单位协商。老干部心里那个感激呐:我们还没想到那么远那么多,他却都想到了。有位老干部不忍他太辛苦,便劝他别急,慢慢办。他说,“一天办不好,我就一天不踏实。我必须抓紧时间,让你们早日享受到这一政策。”当终于有一天,沈丙良办好这件事,老干部们握着他的手说“你办的这件事减少了我们很大的忧愁啊”时,他所有的累所有的辛苦顷刻间消失殆尽,他说:“只要老干部满意,我付出的再多,也值得。”

急老干部所急

松江区人大的老干部平均年龄近80岁,发病率逐年上升。每当老干部需要到医院就诊治疗时,沈丙良总是“我马上就到”。

2007年春节前,离休干部许老不慎骨折。彼时沈丙良正忙于区人代会的筹备相关工作,但听到消息后,他说:“这是急事,不能耽搁。”沈丙良当即安排好手头的工作,开车送许老上医院。到了医院,已50多岁的沈丙良毫不犹豫地背起许老就上楼,一步一步,那份艰难可想而知。之后他又忙着挂号、记账、配药,上上下下,累得满头大汗。一旁的医生护士得知他不是许老的子女,都无不感动地说,即使是自己的亲生子女,也不过如此。

已经去世的盛老几年前得了脑萎缩,几乎不认识人。那几年中,沈丙良都是风雨无阻地按时将工资、福利等送到盛老的家属手中。盛老住院期间,困难什么时候出现,沈丙良就什么时候到场,平时更是常去探望,甚至照料。盛老过世,殡仪馆、派出所、社保中心等等,桩桩都是急事。沈丙良又跑前跑后,第一时间里办妥了各种证明和手续,一直忙到丧事全部结束。

2008年的一个傍晚,离休干部马老因保卡、社保卡丢失无法就医而焦急地打电话给沈丙良。第二天一早沈丙良就联系有关单位说明情况,然后顾不上吃早饭,驱车到市保中心、区社保中心办妥补卡的所有手续。当天下午下班前,马老拿着沈丙良送来的保卡、社保卡又惊又喜,“这么快就补好了?”沈丙良笑着说:“这是急事,急事就得急办嘛。”

2010年,离休干部王老生病住院。一天离休干部许老约好沈丙良一块去看望王老,但碰巧这天沈丙良要送来松考察人员到昆山。那天当沈丙良赶回松江时已暮色将至,但他不顾疲惫接上许老去了医院……王老病愈后去澳大利亚探亲半年,其间的工资、学习资料等全是沈丙良领取并保管。半年后王老回来,沈丙良将所有的钱物分毫不差地递到王老的手上。王老高兴地说:有什么事情交给沈丙良我们放心。2010年王老爱人因突发脑梗去世,王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闷闷不乐。沈丙良就经常打电话问长问短、嘘寒问暖,经常上门跟王老聊天,一聊就是几个小时,还想办法找一些党的书籍以及杂志让他阅读。王老原来因身体原因很少参加老干部活动,但他爱人去世后,沈丙良就开始说服他多多参加离休支部组织的活动,并且趁每次接送的机会跟他拉家常、唠闲嗑,使王老的心情和身体逐渐好转。王老曾多次在亲朋好友面前提沈丙良,说他贴心,比亲人还亲。

丹心一片为夕阳

比亲人还亲。确实,沈丙良视每一位老干部都是自己的亲人和长辈。特别对5位平均年龄89岁的离休老干部,更是耐心、仔细、周到地照顾:每次活动前,沈丙良都提前到他们家里搀扶他们下楼,将他们逐一接到活动地点;活动结束后再搀扶着送他们到食堂,安顿好后再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与口味,为他们精心准备好饭菜;饭后再逐一送他们回到家中。12年来,这样的照顾,沈丙良从未间断过。

不仅如此,沈丙良还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的新方式,着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为落实好老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的“四个就近”工作,他主动发挥单位与老干部居住地社区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有效地利用区人大办公室的资源支持社区老干部工作,并加强与社区的联系、沟通和协调,针对老干部的特点开展心理保健等个性化服务。同时,他每到一处,都不忘征求老干部对老干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记下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并帮助解决和落实。

沈丙良说:“老干部工作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份爱心与责任心的体现。”为了这份爱心和责任,沈丙良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12年来,为老干部送慰问品,帮助老干部寄送钱物,补办相关证件等家常琐事不胜枚举。有时候,沈丙良身体不适甚至住进了医院,但为了不耽误老干部的学习活动,他仍带病或者溜出医院为老干部服务,等老干部们学习结束后,他再回到医院。有一次,他竟然发着高烧驾车送老干部去医院看病……这一切,老干部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时候他们想表达自己的谢意,但沈丙良从不接受任何方式的酬谢。他常说:“和老干部相处的十几年中,我们之间建立了亲人般的感情,亲人之间的帮助还需要谢吗?更何况他们是我尊重的老干部!老干部是夕阳,夕阳无限美。为他们,再忙再累我也无怨无悔。”

一片丹心为夕阳。12年来,沈丙良一如既往地、无私地奋战在老干部工作战线上,把老干部工作当作自己终身的事业而不懈地努力着、坚持着,这不但需要一种坚强的毅力,更需要一种坚定的信仰,一种执着的信念和一种高尚的情操。

沈丙良以高尚的品德、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悉心服务着每一位老干部;他用敬老、爱老的无声行动,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位老干部,更深深地打动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他用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谱写着自己的辉煌人生,用无私的奉献与辛勤的汗水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