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健康 矢志不渝 ——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内科

2016-12-30 10:55|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311| 评论: 0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是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为国内首批建立的临床医学院,是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WHO)审定的三级甲等医院和爱婴医院。北大医院老年内科作为内科亚科之一,是独具特色的综合性科室,以干部医疗保健工作为重点,从事老年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护、康复、预防,长期以来为大量的政府工作人员、老干部和著名科学家、学者、艺术家提供了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老年内科以老年心血管疾病、老年呼吸疾病、老年危重症综合医学三大专业为主导,设有三个病房,同时还设有综合型ICU、功能检查室、超声心动图室、气管镜室等。目前有病床68张,监护病床6张。在医院领导的带领下,老年内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积极为老同志患者服务,曾多次被评为北大医院先进科室。
    一、上下一心,谱写天使赞歌
    老年内科现有在职医师19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9名,医师3名,有护士62名。老年内科始终坚持“安定团结,上下一心,突出专业,稳中发展”的管理理念。3位正副科主任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各有特色,团结一致,分工合作,在全科起到了良好带头作用。全体医护人员在科主任和护士长的带领下,工作中兢兢业业,生活中互帮互助,始终是一个充满朝气、积极向上的团队。
    2006年8月7日,一位即将出院的老干部于夜间10点突然出现呕血,一次量达800—1000ml,护士迅速通知值班大夫、值班二线、三线、病房主治医生以及科主任,并娴熟地开放静脉,连接好心电监护仪,给予扩容、止血、抑酸等有效治疗。各病房护士长迅速赶到,组织护士们成立了一个临时抢救小组。病人生命体征逐渐平稳,但口鼻仍然间断溢血,到11点钟时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医生和护士们立即施行紧急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轮番进行胸外按压,在患者心室颤动时给予电除颤,终于使患者出现了窦性心律,血压也开始升高。随后,请耳鼻喉科、消化内科会诊,紧急施行气管镜、胃镜等检查,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但又有条不紊的抢救战,没有人注意到天已经蒙蒙亮了。整个抢救过程持续了一天一夜,第二天傍晚病人病情才基本平稳。为了抢救病人,有的医护人员长达36小时未合眼,守在一旁的病人家属及单位同事深受感动。
    有一位老同志,高龄且身患多种基础疾病,因重症肺炎入院,来时神志不清,医生和护士立即给予面罩吸氧、心电监护、翻身拍背、吸痰等治疗。他们配合默契,细致入微,使病人的神志逐渐恢复,痰量减少,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住院期间,病人老伴看到患者粉扑扑的脸,日渐增加的体重,握着病人的手,流着泪感叹:“是北大医院给了你第二次生命……”面对这样的场面,医护人员也流下了欣慰的泪水。
    二、与疾病斗争,用智慧和汗水创造生命奇迹
    在老年内科,病人主要是老同志,平均年龄在80岁左右,入院的状况通常较差,各个器官都比较虚弱,而且症状往往不典型,病情发展瞬息万变,这就要求医生时刻保持警惕,及时给予患者最有效的治疗。
    有一位70岁的老干部,因为发热伴轻度腹胀7天入院。入院后,腹平片示不全肠梗阻,经过积极的禁食、补液、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后,烧退了,血象不高了,腹平片示无肠梗阻,可以逐渐进食。但没过几天,病人再次出现高热,一般状况逐渐转差,血淀粉酶增加。患者有胰腺炎,给予相应的治疗后,病情仍急剧恶化,很快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血压下降,意识状况差,嗜睡,心肝、肾功能下降,凝血指标升高。经持续血液滤过及其他治疗,病人的血压有所升高,但因抵抗力极低,又出现了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情况。对此,医生为病人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经过一系列救治,才使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十多天后相继停用了床旁血液滤过和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手段,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最后康复出院。这位患者出院时的诊断是包括肝、肾、心、肺、血液、中枢系统的多器官功能衰竭,这是一种病情复杂、治疗困难、死亡率高的重症。据有关方面统计,一个脏器衰竭的死亡率是20%,四个脏器衰竭的死亡率接近100%。而该患者有六个脏器衰竭,最后被成功救治,康复出院。北大医院老年内科再次创造了医疗的奇迹。
    三、提供人性化服务,用细心和爱心缔造人间真情
    老年内科有这样一个传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时时从病人利益出发,处处为病人着想。在病人住院期间,他们了解病人的脾气禀性、饮食爱好、作息时间,尽心尽力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有一位老同志刚做完青光眼激光手术,需局部滴眼药水,由于老年内科并非眼科专业,担心术后的护理工作不够理想,医生和护士们纷纷查找资料,并与眼科取得联系,学习护理常规。为了熟练掌握滴眼药水的正确方法,护士之间还相互配合练习,努力以最舒适有效的方法为病人护理,不给病人增加额外的痛苦。
    一个晚期肺癌患者病情突然恶化,需要从普通病房转到干部ICU继续治疗,但是在转运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心跳骤停。大家各抒己见,积极动脑筋,甚至在餐桌上都在研究方案,最后终于制定了一套周密的转运方案。两个病房的医护人员准备完毕时,不料病人的家属却出现了分歧,说:“你们用什么来保证转运期间不发生意外?我们作不了主,要等家里人来齐了,才能决定。”家属的心情大家理解,可是病人的生命危在旦夕,分分秒秒都很重要。为了让家属放心,科主任和护士长组织大家与家属一起模拟整个转运过程。在考虑周密、细致入微、环环相扣的演习中,大家不知不觉进入实战状态,两位物业女电梯员也参与进来,整个过程天衣无缝。演练结束后,家属愉快地同意了转运病人。老年内科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时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四、攻坚克难,在攀登医学高峰上不懈追求
    老年内科担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系本科生课堂及实习教学工作,并负责讲授超声心动图、心脏瓣膜病、高血压病、心肺复苏、心泵衰竭、呼吸功能检查与临床应用、呼吸衰竭等课程,开设有本科生老年医学选修课程,担负进修医生培训教学工作。重点从事老年期心血管功能、老年重症监护、老年多脏器衰竭的研究。衰老机理、老年肺间质病变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研究等,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人事部回国人员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基金及首发基金资助。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内科自建科以来,历届医护人员兢兢业业,对待病人如同亲人,深受患者的好评,成为老同志患者的贴心人。科室拥有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队伍,在老年人常见疾病的防治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从未发生过任何医疗纠纷和事故。在医院领导的带领下,老年内科全体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努力为老干部的健康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