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组织满意 让老干部满意 ——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老干部处

2016-12-30 10:54|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323| 评论: 0

    在新疆,人们无不惊叹水在沙漠戈壁与群山叠嶂之间所显示出的无穷魅力,更感慨于那些将青春和生命溶入这无穷魅力之中而自己却默默奉献一生的老水利人。新疆水利厅老干部处的全体工作人员正是怀着这种敬仰之情,视他们为晚霞,为了让晚霞更加灿烂,让他们晚年生活得更加美满,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平凡而光荣的工作之中。成立于1985年的新疆水利厅老干部处,在直接管理服务着186名机关离退休干部职工的同时,还宏观指导着全厅系统的5345名离退休干部职工的管理服务工作。经过一届又一届“老干人”的不懈努力,老干部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逐年提高,做到了“让党组织满意、让老干部满意”。
    
    一、重视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
    在厅党组的领导下,老干部处一班人高度重视抓好离退休干部队伍的党建工作,坚持在每年召开全厅系统的老干部工作会议上研究老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每次会议厅领导都亲自主持,亲自部署。老干部处坚持定期组织老干部党员开展活动,开展形势教育,加强理论学习。
    老干部处不断完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组织建设。根据离退休党员的身体和居住情况,本着既有利于加强教育管理、有利于参加组织生活和发挥作用,又方便离退休党员的原则,他们将直接管理的厅机关110名离退休党员按住宅区组建成5个离退休党支部,挑选党性强,有一定组织工作能力,有群众基础,热心为老同志服务,身体健康,有开拓精神的老同志担任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保证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有健全的党支部委员会。在开展教育活动中坚持做到因人制宜,对身体状况比较好的老同志,按规定组织好集中学习,过好组织生活;对行动不便的老同志,则通过采取家访等形式传达文件,送学上门。
    按照“有党员就要有组织,有组织就要开展活动”的要求,他们及时把刚退下来的党员编入党支部和党小组,定期过组织生活,确保不出现“脱”、“漏”现象。教育各族老干部做到离休不离志,退休不褪色,始终保持着思想和政治上的坚定。在党员先进性教育中,各支部积极主动,教育活动开展深入,受到了厅党组好评。
    
    二、倾注真情,认真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改制遇到了诸多困难,尤其是在落实离退休干部离退休费和医药费方面,企业有压力,老干部有怨气,上访不断。面对困难和矛盾,老干部处的全体同志带着真挚的情感投入到工作之中。一方面,面对上访的老干部老职工,苦口婆心地讲形势,认真做好说服疏导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协调,多方努力,争取自治区财政的补贴。在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的帮助下,经老干部处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先后于1999年和2003年争取到自治区补贴离休干部拖欠医药费114万元和217万元,对全厅5个国有企业拖欠127名离休人员的医药费进行了彻底清欠。
    他们坚持定期组织老水利专家召开座谈会,通报水利基本建设、水利改革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让老同志了解西部大开发中新疆水利建设情况和远景规划,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三、重视发挥老同志在民族团结和维护边疆稳定中的作用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是做好新疆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他们注重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纳入到对老干部的管理服务之中。在每年5月开展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中,通过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办黑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各族离退休职工做到了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涌现出许多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
    2003年新疆巴楚、伽师和伊犁地区相继发生地震,机关离退休职工纷纷慷慨解囊,为灾区捐款10810元,向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献出了一片爱心。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老干部处在职党员每人捐款100元,帮助下岗职工中的少数民族困难户。退休老党员严孝达同志得知情况后,也执意捐出100元,奉献爱心。退休的维吾尔族党员干部买买提·艾孜木同志在民族团结教育座谈讨论中曾深有感触地说:“没有党的正确领导,没有各民族的团结奋斗,就没有新疆的大发展和今天的幸福生活,我的儿子就不可能上大学,出国深造,成为民航飞行员,开上最好的民航飞机。”
    
    四、积极引导,激励老干部为边疆水利建设再立新功
    耕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西部大开发给新疆水利事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各大水利建设重点项目相继开工,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相对缺乏。他们及时建立了老干部人才档案,积极动员和鼓励有经验有能力的老专家重返工作岗位,为新时期新疆水利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在他们的动员下,原副厅长、总工程师李锡龄1993年离休后,担任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专家顾问组组长,为国内海拔最高的“面板大坝”建设作出了贡献。他还同时担任多项水利建设项目的专家顾问,主编了《新疆引水渠首》一书。目前有20多名离退休老专家、老党员在“三河一区一带”为重点的水利建设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他们注重发挥老同志们在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培养教育下一代上的示范和教育作用,选派7位德高望重的离退休党员到“关工委”工作,坚持每年暑期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培养合格的革命事业接班人贡献力量。政工师许让同志退休十年来一直协助单位抓好职工教育和关心下一代工作,他把社区当作自己的家,积极为社会服务,热心公益事业,被居民誉为“社区义务宣传员”。在他们的努力下,水利厅“关工委”被自治区“关工委”和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有多位老同志被文明委、“关工委”评为“老少共建优秀工作者”。
    
    五、从细微处入手,积极为离退休老同志排忧解难
    为已故的老干部擦洗身子、穿寿衣,对他们来讲是最平常不过的事了。对老干部之外的去世者,按说不是他们的分内之事。但是,每到这个时候,人们还是想到了他们,而他们更是责无旁贷,一干起来也就不分什么分内分外了。退休干部雷千义的女儿有精神疾病,儿子无工作,2004年,其爱人在邮电医院病故后,医院通知到了老干部处。这虽然不是老干部处分内的事,但接到通知后,他们立即派人赶往医院,为老人擦洗身子、穿寿衣,安排后事。在处理过程中,丧者女儿的精神病发作,坚持说她妈妈没有死,对老干部处的人又是打又是骂,不让穿寿衣,他们不顾辱骂,好不容易才把寿衣穿上。但在送往殡仪馆的途中,她又打110报警,后经向110服务台多方解释才消除了误会。事后回到她家门口时她又不肯下车,是老干部处的三名同志在她拳打脚踢下才把她抬下了车。这事虽让老干部处的同志们吃了点儿苦,受了点儿气,但是他们对工作的极大热情和尽职尽责的态度,赢得了水利厅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
    他们始终坚持老干部工作无小事,视老干部为亲人,从细微入手,积极为老干部排忧解难。老八路李庚友患半身不遂,上下楼不方便,处长王万祥看到后记在心上,及时协调,在单元楼门口处焊接了延伸扶手,为这位老同志下楼提供了方便。老干部们居住分散,集中活动不便,他们多方呼吁,筹措了50余万元资金,在三个住宅区新建了老干活动室,安装了天然气,铺设防滑路砖,购置健身器材。
    他们注重组织老同志们开展科学、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丰富老同志的晚年生活。每年都组织离退休干部职工参观考察新疆水利建设工程,外出旅游,开阔视野。全厅系统每年一次麻将比赛更是为老同志广交朋友、陶冶情操、延年益寿创造了条件。书画班、京剧班、门球队活动经常,老干部真正把老干部处当作了自己的家。2005年,老处长王万祥即将离开他工作8年的老干处退休时,许多离退休老同志很不舍得他走,向厅领导建议让他多干几年。
    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了丰硕的果实。老干部处党总支连续八年被评为水利厅“先进基层党组织”,先后有20多名离退休党员被评为“优秀党员”,2000年水利厅老干处被评为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2001年被评为新疆水利系统“九五”期间“先进集体”,2004年被评为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他们深知,荣誉只代表着过去,他们将像珍惜生命之源——水一样地倍加珍视本职工作,愿为新疆水利事业抛洒更多的汗水,愿用双手捧起新疆水利系统的一抹夕阳红。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