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与时俱进 创新务实求发展 ——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党委老干部局

2016-12-30 10:54|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334| 评论: 0

    “大漠秋烟紫,雄关夕照红”是我国现代诗人邓缵先《古庭州》一诗中的美丽诗句,也是昌吉回族自治州(古称庭州)2.3万离退休老干部精神面貌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昌吉州委老干部局适应新的形势,用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改进和加强新时期老干部工作,开创出老干部工作的新局面。
    一、多项措施,助力老干部“两项待遇”的落实
    争取州委、政府的支持,形成全社会共同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合力。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一些企业破产后离休老干部医药费得不到及时报销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从2001年底开始,昌吉州党委老干部局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为期4个多月的调研,梳理和归类整理出百余条老干部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这些意见和建议,昌吉州党委、人民政府于2002年4月10日下发了《昌吉州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老干部工作的意见》。在州委老干局的积极协调下,成立了三个离退休干部管理中心,直接为破产企业的3000多名离退休干部职工服务,保证了破产企业离退休干部的权益不受影响。全州三市五县也按照这一文件,制定了本县市改进和加强新时期老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把老干部工作纳入“双目标”管理内容进行考评。《实施意见》下发后,原昌吉农机厂、天山化工厂、天龙钢铁厂等多家破产企业上千名离退休干部息访,保证了改革的正常进行,维护了社会的稳定。2003年9月上旬,昌吉州党委分管老干部工作的副书记亲自带领老干部局等四个部门的同志,对《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督查,边查边改边落实,遗留问题全部得到解决。
    建立离休干部“三个机制”,彻底走出离休干部医药费“前清后欠”的怪圈。在昌吉州委老干部局的努力下,昌吉州分四步建立起离休干部“两费”保障“三个机制”:一是2002年将全州86名破产企业离休干部“两费”纳入州县(市)财政统筹解决;二是2003年将州直53名困难企业离休干部“两费”纳入州财政解决;三是2004年将财政困难的木垒、奇台、吉木萨尔三县170名离休干部及建国前参加革命的工人由州财政纳入预算,每年转移支付94万元,设立离休干部医药费专户;四是2005年将州、县较好企业离休干部及建国前参加革命的工人应当享受的费用全部纳入州县(市)财政预算。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组织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国有改制和破产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文件,昌吉州将自治区垂直管理破产企业的离休干部纳入地方财政管理。2001年以后,昌吉州做到了离休干部“两费”和护理、交通、活动、取暖等项费用无拖欠。
    协调医疗单位,解决老干部就医的问题。为方便老干部就医,昌吉州委老干部局协调全州各大医院,在医院安排导医为老干部看病全程服务,各个医院都专门开设了老干部就医接待室、老干部门诊和老干部病房,对患慢性病、卧床不起的老干部家中设立了家庭病房。州社保局专门开设老干部报销办公室,方便老干部医疗费报销。
    认真落实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州委老干局采取阅文定点、按时开放、专人负责的办法,解决了散居老干部的阅文问题。州委老干部局还制定了向老干部通报工作、邀请老干部参加重大会议、参观考察、评选先进老干部等项制度。经州委组织部同意,从2002年起,将部分自留党费划拨给老干部所在党支部用以解决老干部征订报刊费。
    解决部分无生活来源离休干部遗孀生活困难的问题。在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州委老干部局下发文件,从2003年起无生活来源离休干部遗孀发放医疗补助费,取暖费按实际住房面积实报实销。
    二、认真探索和实践新时期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新途径
    兴办老年公寓,延伸老干部工作的服务链条。昌吉州党委老干部局在做好住干休所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同时,延伸服务链条。筹资51万元,把原闲置的老红军居住的860平方米平房改造成老年公寓,安排45位老年人居住。2002年以来,已接待无儿无女无伴的孤寡老人186人次。
    老干部活动、服务、管理进社区,实现老干部工作的服务便捷。2006年5月7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昌吉州党委老干部局在四年前的2002年,就全面启动了老干部活动、服务、管理进社区的工作。四年来,昌吉州已建成可供昌吉州内外2万多名离退休老干部活动的社区活动场189个,其中昌吉州府所在地老年人社区活动场所49个。昌吉州党委老干部局直接参与筹资修建的老干部及老年人社区活动场所8个,为活动室配置了23万元的活动器材,每年为活动场所订购近2万元的报纸杂志。
    积极搭建离退休老干部“老有所为”的舞台。2002年,昌吉州和所辖各县市先后成立了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老干部中心学习组,并分别拨付一定的研究活动经费。老干部中心学习组每月集中学习、讨论一次。州党委书记、副书记、组织部部长注重参加老干部中心学习组的学习和讨论,听取老干部的意见和建议,搭建党政领导和老干部互相交流与沟通的平台。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每年到基层调研3~4次,从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结合新疆实际,坚持把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维护民族团结作为调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使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昌吉州广大老干部始终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自觉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政治稳定、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出积极的贡献。以7名老干部为主组成的讲师团,自2002年成立至今,深入全州三市五县的学校、乡村、社区,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做宣传,先后进行160余场讲座,听众达4万多人。许多离休老干部撰写革命回忆录,出版专集,向子孙后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在昌吉州行风评议、下乡督查、干部年终考核等各项工作中,全州3000多名老干部以其政治、经验、威望、亲情的优势,参与其中,形成一个“品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在全州范围内,大力推行信访首问制。要求每一个老干部工作人员人人参与老干部信访,人人善于处理老干部信访,做到老干部信访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近几年来,老干部信访逐年减少。2005年,昌吉州党委老干部局接待和处理的老干部信访仅有11件,比2004年减少了50%。
    开展以“让党组织满意、老干部满意”为主题的“双满意建设年”活动,不断加强工作人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建设。按照王东明副局长在全国老干部局长会议上的要求,大力加强老干部工作人员七项能力建设,对全州老干部工作人员进行了集中业务培训和业务考试。
    千方百计改善直属干休所老干部住房条件。从2002年起,昌吉州党委老干部局筹措资金489万元,对直属管理的两个干休所水电暖设施和老干部活动场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更新和维修。2004年新建老干部住宅楼房48套,使70%住所老干部搬进新居。2003年筹措资金280万元,为两个干休所修建门面楼3100平方米,开办了修理、餐饮、保健等十几个服务项目,安置老干部子女、职工家属及社会再就业人员100余人,解决了部分老干部子女及干休所职工的特殊困难。干休所增加固定资产970万元,年创收41万元。
    解决老干部部门的工作用车。近三年,昌吉州党委老干部局筹措资金297万元,更换老干部系统工作用车13辆,现在全州老干部用车95%是新车,确保老干部外出安全。
    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在昌吉州老干部工作的成功实践,推动昌吉州的老干部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得到了全州广大老同志的赞誉,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作出了贡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