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服务情染夕阳红 科学发展力推局面新 ——记北京科技大学离退休干部处

2016-12-30 10:53| 发布者: 家网编辑4| 查看: 328| 评论: 0

    北京科技大学现有离退休干部1654人,离退休干部处(离退休干部党委)有专职工作人员7人,负责离退休干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服务管理工作,下辖一个老干部活动中心。几年来,离退休干部处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离退休干部政策,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全心全意为离退休干部服务,取得了显著工作成绩。2006年,离退休干部处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系统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离退休干部处党支部荣获北京科技大学先进党支部称号。2009年,老干部活动中心被评为北京高校特色老干部活动中心。

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

全面推进离退休干部工作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离退休干部,让老同志学习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是保障老同志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与时俱进的有力举措。为此,离退休干部处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摸索出了一套符合老同志特点行之有效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模式——“1234模式:贯彻一个理念,即终身学习的理念;实现两个贴近,即贴近时代特色,贴近老同志生活实际;强化三级驱动,即党委、支部、党员三级递推的机制;构建四维体系,即构建以学习内容、方法、途径、激励为变量的学习坐标系。同时争取学校支持,配备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网络室等设施,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激发了老同志的学习热情,从开始时“要我学”,到如今的“我要学”,“天天学习”已经成为老同志的一种习惯和自觉意识。

    2010年,离退休干部处开办老年大学,搭建新的学习平台。老同志踊跃报名,学习热情高涨。有的学员坐着轮椅由家人陪同前来上课;有的学员虽已年过八旬,还积极要求参加计算机课程的学习;还有的学员在没有座位的情况下,自带座椅听课,场面十分感人。老年大学坚持“零起点、零要求、宽进宽出”的培养方式,强调“少理论、多实践、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突出“不以传授知识为唯一目的”的办学理念,既是老同志学习知识的课堂,更是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平台。

    离退休干部处在工作中全面推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经验,一批老年组织和老年团体逐渐发展为学习型组织。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型离退休干部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已成为推动工作发展、开拓工作新局面的强大动力。2010年,退休第十党支部被北京市委组织部评为“离退休干部先进党支部”。

做老干部贴心人,扎实推进亲情化服务体系建设

    面对1600多名服务对象,管理和服务工作既要满足普遍性的需求,也要提供个性化服务。为此,离退休干部处每年邀请专家、教授来校授课,培训工作人员,了解掌握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使服务工作更加贴心合用。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实行分类管理,重点服务。对于身体健康的老同志,通过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建立互助小组、搭建“老有所为”平台等方式,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于体弱多病、长期不能参加活动的老同志,通过建立联系人制度,定期与他们沟通情况,交流思想,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给予特殊关照;对于个别无儿无女、患精神疾病、住院无人照料的老干部,实行“一对一”责任制,做到冬送棉衣夏送单,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料,像亲人一样承担起监护人和养老送终的职责。一次,一位家住四楼的老同志不慎摔倒骨折,就医看病全靠工作人员将她背上背下,买菜做饭全靠工作人员帮助。痊愈后,这位老同志逢人便讲:“他们真是我们的贴心人啊!”

    离退休干部处工作人员的热心服务,赢得了老同志们的充分信任。老同志们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向他们寻求帮助;遇到思想困惑、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具体问题,第一个想到的也是向他们倾诉衷肠。个别老同志出门时,甚至把家门钥匙和银行存折委托他们代为保管。

规范与创新结合,系统推进体制机制建设

    结合老干部工作实际,建立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是提高服务管理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多年来,离退休干部处秉持“在思考中总结、在总结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的理念,孜孜追求,逐步使老干部日常工作规范化、体系化,并形成了“十个一”管理的特色品牌。即每月制定一个工作计划,召开一次支部书记会,安排一次支部活动,播放一场政治学习辅导报告,编发一期内部刊物《金色园地》,专设一天集中办公,组织一次大型活动,选放一场电影,举办一场舞会,每周到医院看望一次老同志。近几年,离退休干部工作年年有新举措,岁岁有新提高。2006年,完成了全校离退休干部原单位确认工作,使1000多位离退休干部都找到了“家”,彻底解决了遗留多年的“老大难”问题;2007年,开展离退休干部基本情况调研,建立离退休干部信息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服务管理信息化水平;2008年,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摸索出了一套具有老干部鲜明特色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模式;2009年,建成离退休干部处“金色园地”网站,搭建了离退休干部工作数字化、信息化学习服务平台;2010年,开办老年大学,打造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开辟了“老有所学”新阵地。

巧架连心桥,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离退休干部处充分发挥学校与老同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围绕中心开展工作,服务大局助推发展,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一方面“宣传老干部”,利用各种渠道宣传老干部政策,宣传老干部可敬、可爱、感人之处,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向老干部宣传”,采用多种方式把党和学校关怀老干部的好政策、好举措及时传达给老干部,宣传国家的新成就、学校的新成绩,增强老干部自觉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积极性。同时,积极拓宽渠道,搭建平台,充分发挥老同志的经验优势、政治优势,引导老同志为学校建设发展贡献余热。一批老同志通过担任党建组织员、教学督导员、老干部辅导员等形式,仍活跃在学校教学科研一线。2007年,本科教学督导组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2010年,老干部“大学生之友”报告团,为3000多新生作入学辅导报告十几场,受到新生的广泛欢迎,并得到了北京市教工委的好评。

    宣传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学校关怀老干部,老干部参与、支持学校工作,理解与互动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离退休干部处铺就了一座座齐心合力的连心桥。2009年,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学校投资建成新的老干部活动中心,离退休干部的活动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离退休干部处精心筹划活动中心落成典礼,校内各单位在典礼上的赠款、赠物折合人民币52万余元,竣工典礼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里程碑。

凝练优秀团队文化,稳步推进队伍建设

    优秀的团队文化打造过硬的工作队伍。多年来,离退休干部处逐步凝练形成了以“民主、团结、奉献、进取”为核心内容的团队文化。重要事项征询大家意见,集思广益;大家相互关心、紧密合作,推功揽过、抢挑重担;全心全意为老同志服务,不计个人名利;追求卓越,永不满足。这样的团队文化塑造了一支甘于奉献、勇于争先、充满干劲的队伍。工作人员亲自打扫老干部活动室的卫生,十几年如一日,没人提过报酬;新活动中心竣工,全体同志自己动手,夜以继日,奋战十多天完成了从搬家到开业的全部工作,没人叫过累;看望老同志、给老同志送葬等不知占用了多少休息时间,没人有过怨言……就是这样一支团队,使离退休干部工作不断进步,达到了“党委满意、老干部满意”的目标。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系统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组队参加“北京高校老干部工作及党建知识竞赛”并荣获第四名。

    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新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北京科技大学离退休干部处将继续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离退休干部政策,脚踏实地,扎实工作,勇于创新,不断推进离退休干部工作再上新台阶,助推学校各项事业取得新发展。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