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在地处天山脚下、汉唐时曾有“庭州”之称的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处处唱响《夕阳红》。这歌声唱出了各族老干部的美好晚年生活,也是对昌吉州老干部工作的生动写照。 多年来,昌吉州党委老干部局从完善机制、关心爱护、创优环境、发挥余热等方面入手,丰富老干部工作形式,拓展老干部工作内容,精心实施“夕阳工程”,从而演绎了“庭州夕阳别样红,西域晚霞更迷人”的靓丽景观。自2006年以来,昌吉州党委老干部局先后荣获州党建、经济综合目标考核优秀单位,自治区级文明单位,“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在新疆树起了老干部工作的标杆。 完善服务举措,提供机制保障 昌吉州各级党委、政府组织把老干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年度党建、经济综合目标考核,使老干部工作在党委、政府的全局工作中排列有位子、经费有盘子、任务有担子、落实有点子。目前,全州共有专兼职老干部工作人员1090名,形成了上面有人抓、下面有人管,上下一齐联动、左右协调给力的局面。全州老干局系统健全完善老干部学习、活动的各项工作制度,确保老干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立了《州党委老干部局党员联系和服务离退休干部登记制度》,全局14名党员分别联系1—2名有特殊困难的离退休干部,定期电话联系、走访看望,传达中央、自治区和州党委重大决策,及时了解掌握离退休干部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这一工作机制广泛运用于基层。新修订29项工作制度,制定了全州老干部系统机关干部业绩考核办法,把工作实绩纳入年度考核,奖优罚劣;在机关推行信访工作“首问责任制”、“限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变老干部上访为领导下访,做好离退休干部及家属来信来访工作,畅通交流互动渠道。 “两费”落实到位。全州13556名离退休干部离退休费按时发放,医药费及时报销。 落实关怀机制,营造温暖家园 昌吉州党委老干部局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解决好看病难、生活难、使其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三大重点。2002年,昌吉州率先在全疆建立离休干部医疗费由财政统一拨付和医疗周转金制度,离休干部每人每年按照一定的标准年初发给本人,节余归己,超支按规定实报实销。州财政每年转移支付94万元,支持边远的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奇台县、吉木萨尔县设立离休干部医药费专户。全州136名企业离休干部护理费由原单位解决改为由社保部门发放,仅此一项每年给企业减负235.6万元。今年,州党委老干部局为离休干部统一办理了医疗“优待证”,建立离休干部就医报销“绿色通道”。现在,离休干部电话预约或持优待证即可办理就医相关手续,享受“直通车”服务。在落实关怀机制中,按照“特殊群体、特事特办”的原则,对有特殊困难的老干部及遗孀给予特别照顾,对无固定收入离休干部遗孀冬季采暖费实报实销,并每年发给1000元医疗补贴。州财政每年安排31万元资金,设立老干部特殊困难专项资金,为解决老干部特殊困难提供了资金保障。 为让老干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09年昌吉州退休干部活动费全额划拨到各单位。近两年,仅州财政每年用于州直离退休干部各项文体活动的投入就达100万元。州党委老干局补助30万元,组织百名离退休干部赴疆内疆外考察疗养30次。全州各级离退休干部订阅报刊做到全覆盖,《人民日报》、《新疆日报》等党报党刊满足了老干部的学习需求。州党委老干部局督促发放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津贴补贴,确保无遗漏。哈萨克族退休干部阿汗感慨地说:“现在退休待遇比以前还好,像在天堂里生活,党的政策真是佳克斯!” 搭建多彩舞台,注重“塑形提质” 昌吉州党委老干部局通过搭建多彩舞台,全方位为老干部服务。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累计投入资金7000万元,用于老干部活动阵地建设。2010年争取资金4000万元,新建1万平方米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呼图壁县新建5000平方米的活动中心,其余6县市也对原活动中心进行了改扩建,并建立了一批社区老干部活动室,使社区活动场所做到了全覆盖。实现了老干部玩有选择、乐有其所。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重视抓好软件建设,形成配套格局。2002年,昌吉州成立了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2008年升格为隶属州党委管理的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高规格地指导地州级干部中心学习组、老干部党校、老干部大学,老干部保健协会、体育协会、艺术团等开展工作,使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迈向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作用,全州城镇社区党(委)总支下设网格支部,半数以上都由离退休干部担任书记,离退休干部10人以上的单位均成立了党支部。“四就近”工作全面铺开,使离退休干部党员处处有了“家”。目前,仅昌吉市45个城镇社区中,已有80%的离退休干部就近参加社区活动,作用发挥十分显著。 昌吉州党委老干部局坚持每月组织老干部集中学习两次,州党委主要领导每年两次通报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认真听取老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州老干部党校2009年成立以来,先后举办了州直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委员)培训班、县处级退休干部党员干部培训班,召开大型形势政策报告会,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等,受教育离退休干部党员共计1562人(次),提高了各族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州老干部大学结合老干部的爱好特长,开设了舞蹈、健身、声乐、钢琴、书法、英语、电脑等多个专业,每年参加学员近千人(次)。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在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中广泛开展了“创先争优”、“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创建“五好”党支部和“四好”党员活动,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激励广大离退休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退岗不褪色,永远跟党走。今年,州党委老干部局结合纪念建党90周年,组织全州离退休干部开展唱红歌大赛、文艺演出、书画展览、体育比赛等系列活动,极大地激发了老干部党员感恩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热情。 发掘蕴含潜能,激发余热活力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各级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老干部党校、老干部大学以及老干部体协、老干部保健协会、老干部艺术团等组织,均由离退休干部担任负责人。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依托这些组织,注重发挥老干部的知识、阅历、经验、威望等优势,让他们施展才能,奉献余热。木垒县退休干部郭能新,建议有关部门成立了哈萨克族刺绣协会,并担任秘书长,使刺绣产业“滚雪球”式地发展起来了。现在从事刺绣的哈萨克族青年超过3000人,年产值3000多万元,刺绣成为该县的一大支柱产业。 昌吉州党委老干部局十分注重发挥关工委的作用,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搭建平台,组织离退休干部开展调研活动,撰写调研报告,发挥参谋助手作用。5年来,共形成调研报告和论文200余篇,许多意见建议被州、县(市)党委、政府决策采纳。为配合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州直退休干部马俊杰、赵永明等走街串巷,深入农牧区,讲解“跨越式发展、长治久安”以及昌吉州提出的“率先发展”的内涵及意义。5年来,各级关工委组织离退休老干部讲师团赴学校、农村、社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宣讲600多场次,受众7万多人(次),发挥了政治宣传队作用。由于昌吉州关工委工作有创新、有特色、有亮点,201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受到中国关工委、中央文明办的表彰。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党委老干部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的理念,做到了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使老干部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