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耿敬老心 拳拳赤子情 ——记吉林省辽源市西安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孙少新

2016-12-30 10:50| 发布者: 小懿| 查看: 408| 评论: 0

老干部是一个对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特殊群体,面对这个从枪林弹雨和艰苦岁月中走过来的英雄老年群体,孙少新的眼睛湿润了。这个平时少言寡语、最重感情、最讲信用的东北汉子在心里许愿:要像热爱父母一样热爱老干部,要像孝敬父母一样孝敬老干部,要像关心父母一样关心老干部。他在老干部局工作了19年,他用金子般的心践诺了19年。150多名老干部在他的精心照顾下,幸福指数不断提高,老干部逢人便说“我们是西安区的老干部,我们多有福气啊!”他从老干部温润的目光、开心的笑脸、握住他不放的双手里感受着老干部的赞许。已进入知天命之年的他清楚的知道,岁月苍桑带走的只是青春年华,带不走的是他对老干部的满腔热爱、对老干部事业的执著追求。

这件事找我就行

2006年初春,乍暧还寒。孙少新得知原辽源矿务局退休职工因待遇问题围堵火车,这一消息让他心里火烧火燎。老干部局刚刚从原矿务局接收154名破产企业老干部,当时这些老干部生活补贴还没有着落,如果这些老干部参与进去,就会酿成政治事件。孙少新连夜走家串户,到每个老干部家做工作,他认真宣传政策,耐心说服老干部。因为这些刚刚从矿务局进入西安区的老干部对他不了解,对他说的话半信半疑。了解到老干部的心理后,他郑重地对老干部说:“这件事我来办,你们不用进北京,不用上省城,我保证一周内给你们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就是我这个老干部局长不称职,我就辞职,请你们放心。”

一席话说出来,感动了老干部,老干部说:“好,我们哪都不找了,要找就找你。”

为了实现对老干部的承诺,更是为了落实老干部待遇,他连夜起草情况报告,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省委老干部局专门听取了情况汇报,认真研究了老干部生活补贴政策,及时落实所需资金,确定了发放渠道,使这些由省直企业下放地方的老干部生活补贴很快得到落实,从而有效地化解了矛盾,赢得了老干部的信任。

孙少新在工作中始终对所接收的原矿务局企业老干部高看一眼、厚爱一层。老干部生病住院他帮助办手续、联系医生;老干部房子漏雨,他联系工程队帮助维修住房;老干部子女没有工作,他帮忙安排就业;老干部俩口儿吵架,他登门进行劝解。老干部不能跟别人说的话,愿意和他说;老干部不能跟别人流的泪,却会在他面前流。老干部喜欢、信任这个话语不多、心里装着老干部、时时为老干部做好事办实事的老干部局长。2007年在全省企业离休干部集中管理服务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西安区别开生面地介绍了做好接收省直企业离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经验。

拳拳赤子情

谁都知道孙少新是一个孝子。可是在父母病重的时候,他不能守在他们身旁,而是守候在老干部床头。兄弟姊妹不理解,他总是笑着说:“辛苦你们了,谁让我是老干部局长呢,党把老干部交给我,就是让我对老干部尽孝。老干部是国家的老人,父母是家庭的老人,为了国家舍小家,这是自古就有的事。何况咱的父母有你们照顾,我很放心。有的老干部无儿无女,我有责任多照顾他们。”兄弟姊妹听后觉得有道理,父母也很理解。

老干部董德祯一生没有子女,老伴病故后,就一个人生活。孙少新经常出入董德祯家里,为他忙里忙外、做这做那。每当有病,孙少新都要陪老人在医院里住几天。不知道的还以为孙少新是老人的儿子。2010年董德祯病故时,孙少新守在身旁,亲自为老人穿上寿服,亲自安排丧葬事宜,亲自料理所有后事,老人远在南方的侄子回来后亲眼目睹了孙少新为老人所做的事情,诚挚地向孙少新深鞠一弓,他说:“感谢您比亲人还亲。”

西安区的老干部经常向周围的人炫耀:“老干部局是我的第一个家。”别人听了觉得奇怪。老干部就会如数家珍般的提起孙少新。

原来,孙少新多年来立下规矩,对老干部要做到“四必访”:

节日必访,每逢节日都要为老干部送上一份爱心,吃的、穿的、用的。春节为老干部送米面油,元宵节为老干部送圆宵,五月节为老干部送鸡蛋和粽子,八月节为老干部送月饼,母亲节、父亲节、老人节要为老干部送衣物。每逢七一、八一、十一等都要组织老干部开展有意义的活动。老干部说:“孙少新时刻把我们捧在手里、放在心上,就是我们自己的儿女都做不到。”

老干部过生日必访。一次孙少新捧着生日蛋糕来到老干部家中,老干部奇怪地问“这是做什么”?孙少新乐呵呵地说:“今天是您老的生日,为您老祝寿啊!”老干部感动得落了泪,对老伴说:“快让孩子们回来,他们忘了我的生日,可少新想着呢。”

老干部生病住院必访。为老干部送医送药,解决老干部医疗统筹外资金300多万元。陪老干部到外地就医40多次,到外地看望住院老干部数十次。这些年来有近百名老干部病故,孙少新都亲自到场,送老干部一程。

老干部有困难必访。孙少新有一句名言:“不看行不行,就看能不能。”他在保证老干部工作“三个机制”健康运转的基础上,还创立了老干部大病医疗基金、老干部特困基金、老干部遗属救助基金,及时为困难老干部及遗属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在城市改造工作中,他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11名老干部解决了楼层问题,为17名老干部解决了近20万元住房资金。

理解生命的意义

有人说“老干部已经退休了,有钱看病,生活富足就行吧。”可是孙少新不是这样想。他总是从更深层次上理解老干部。他说:“把老干部养起来,这是低标准。高标准应该是即要关心老干部生活,更要关心老干部思想,组织老干部多学学、多看看、多走走,使他们永葆青春、与时俱进。”

有人说“老干部年龄大了,组织活动多麻烦,担惊受怕的”。可是孙少新说:“我们不能图省事、怕麻烦。让老干部及时了解社会变化,才能发挥老干部独特优势。”为此,孙少新千方百计创造条件,组织老干部学习、活动和发挥作用,帮助老干部在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中实现人生价值,度过一个幸福晚年。

他每周安排一次老干部集中学习活动,老干部每次来学习都有专人专车负责接送,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常年坚持不懈。

他组织老干部进行了40多次参观考察活动,老干部几乎踏遍了吉林省的山山水水。

他还在老干部中成立了“夕阳红行动队”,组织20多名老干部深入学校、社区、企业、农村,宣讲新中国成立的辉煌成就、改革开放30年发展成果、西安区发展变化等;他组织老干部深入企业和农村调研,积极为解决西安区经济发展瓶颈问题建言献策;他还组织老干部积极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特别是得知灯塔乡新立村王秀军因家庭生活困难无法读书时,他组织老干部每年为王秀军捐款,资助王秀军读书,直到完成学业。

在区委重视下,西安区老干部工作越做越好。老干部局由过去只有3名工作人员、一辆车、60平方米的活动场所,发展到现在有16名工作人员、三辆车、1500多平方米活动场所、1个老干部党委、2个老干部党总支、7个老干部党支部。老干部工作的发展变化,凝聚了孙少新无数心血。孙少新从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成长为老干部局局长,多次受到省、市老干部工作部门的表彰,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19年来,由于工作长期操劳,身体严重透支,他患上了高血压、心脏病。老干部心疼他,有的给他送来保健品,有的给他送来慰问金,都被他婉言谢绝了。风尘仆仆中,孙少新付出的是辛劳、是汗水、是努力,收获的是老干部的安定、老干部的笑脸、老干部的幸福和组织上的信任。孙少新用耿耿敬老心、拳拳赤子情创造了老干部事业的平凡与辉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