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务实 勇于创新 不断提高老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 ——记贵州省遵义市离退休干部工作局

2016-12-30 10:47| 发布者: 家网编辑4| 查看: 363| 评论: 0

    遵义是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城,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里现有离退休干部5.6万多人(离休干部951人,副县级以上退休干部1100多人)。近年来,遵义市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一步一个脚印,满怀深情服务老干部,先后被评为“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省老干部工作年度目标考核一等奖、遵义市文明单位、“五好”基层党组织等;2004年至2010年连续七年获遵义市年度目标考核一等奖。

建设老干部精神家园

    遵义市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坚持从建立长效机制入手,激励和帮助老干部“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自觉维护老干部队伍的形象,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构建“三必访”长效机制,打造政治关怀平台。一是坚持重大节日必访。每年春节,四大班子领导都向老干部集中拜年,并分别走访慰问。党的生日、遵义会议纪念日等重大节日中,均组织少先队员、共青团员通过多种形式走访慰问革命前辈。二是重点决策必访。重大决策出台前,都主动征求老同志意见,以优化决策,凝聚共识。三是重大成效必访。定期向老干部通报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以遵义的变化和进步鼓舞和激励老同志。

    构建“三必学”长效机制,打造政治学习平台。一是坚持中央精神必学。为老干部订阅各级党报、党刊,请领导、专家给老干部作形势报告,定期组织副地级以上离退休干部阅读中央和省、市的重要文件,帮助老干部保持信念的坚定性和思想的先进性。二是坚持党的知识必学,以支部为单位不定期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重温党的历史、任务和纪律等基本知识。举办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和“两项建设”经验交流会,广泛开展以“永远跟党走,晚霞更灿烂”系列活动。三是坚持先进典型必学。在培育和发现典型的同时,加大典型引路的力度,在全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转折之城、夕阳最美”创先争优主题活动。

    建立“三必奖”机制,打造政治激励平台。一是支部优秀必奖。及时总结经验,评选优秀支部,先后将7个党支部推荐为省级优秀基层组织,使支部学有先进、赶有目标,进一步激发创先争优的活力。二是个人先进必奖。举办“尊老敬老爱老·夕阳无限美好”专场文艺晚会,公开嘉奖11名成绩突出的离退休干部。三是事迹突出必奖。对遵义健在的十位老红军进行了专题采访,整理出版《红星璀璨——十位老红军口述的长征故事》,作为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贺礼,给予革命前辈精神褒奖与文化宣扬。

保障老干部生活幸福

    针对离休干部高龄期、疾病高发期生理、心理的变化,以完善生活保障机制为重点,以建立生活关爱机制为手段,着力提升老干部生活质量,帮助他们以积极的生活态度、科学的养生方法安度晚年,颐养天年。

    完善经济扶助机制,降低老干部生活压力。相继出台文件,提高了离休干部无工作配偶及遗孀生活补助标准;建立了特殊困难离退休干部和遗孀帮扶机制;坚持每年一次健康体检,妥善处理住院探望以及丧葬善后事宜等,减轻老干部的压力;对有特殊困难的老干部给予特殊的帮助。如2009年,了解到老红军李光家受周围油烟污染、室内潮湿影响,经常休息不好等情况,经多方协调,征得20多平方米用地,并投入20多万元维修改造了他的住房,解决了污染潮湿等问题。

    完善精神慰藉机制,激发老干部保持阳光心态。建立双向交流机制,对到市离退局倾诉情感、反映问题的老干部,安排专人接待、专案记录、专项办理,提高交流实效;对易地安置的离休干部,每年安排一次慰问。建立心理保健机制,专门设立老干部心理咨询室和情绪抚慰室,聘请心理咨询师定期接待;分批建立“社区QQ群”、“社区网站”,搭建社区、老干部及其子女之间沟通的平台。

    创新工作运行机制,拓展老干部工作内涵。选择九个社区开展“居家养老、社区关怀”服务试点工作。做到“五个有”:有一套离休干部和副县级以上退休干部名册;有一套健康档案;有一支为老干部服务的志愿者队伍;有一系列开展活动的制度;有一个“居家养老、社区关怀”组织体系。搞好“五项服务”:即生活服务、精神服务、“探亲”服务、健康服务、邻里服务。实现了“五进家门”:送学习服务进家门、医疗服务进家门、保健服务进家门、聊天服务进家门、家政服务进家门。环城路社区相继投入较大资金,建立了集学习、娱乐、就餐于一体的“微笑小屋”和“星光老年之家”,开设“老年饭桌”,为行动不便的老干部送饭上门;插旗山社区免费为老干部安装了爱心救助铃,铃声一响工作人员就会上门帮助解决突发性困难。

    构建服务代办平台,破解老干部生活难题。一是实行服务代办制度。为社区离退休干部开展代缴电话费、水电费,邮寄和订报刊等相关生活服务;二是创建服务承办制度。将医疗保健、事务咨询、党务处理等拓展到社区党组织,就近为老干部开展各项服务;三是推广志愿服务制度。对离退休干部进行上门帮扶,实行“一助一”志愿服务。如航天社区离休老干部朱其松,长期半身不遂,志愿者陈永斌、潘克喜两人每周二、五定时搀扶他到医院进行理疗,帮助他打扫卫生,料理家务,拉家常。面对记者的采访,朱老激动地说:“我能活到今天,要感谢党!感谢老干局!”

发挥老干部积极作用

    离退休干部政治威望高,工作经验丰富,不少离退休干部希望续写人生辉煌。市离退休干部工作局根据老同志的特长和志趣,多渠道、多层次搭建平台,老干部队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高龄智囊团”和“白发突击队”作用。

    以提升素养为创新点,在生活中添色彩。为办好遵义市老年大学和7家老同志协会,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市离退休干部工作局积极提供组织上、经济上的服务与支持。全市各级老年大学(学校)共计276所,走在全省前列。遵义市老年大学长征艺术团,参加中央电视台《夕阳红》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音乐会,荣获“娄山杯”大奖。

    以发挥余热为着力点,在作用上争表率。一是以市关工委为平台,引导老干部在教育、关爱、服务青少年的各个领域争作表率。连续7年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每年教育青少年54万人次。推荐“五老”担任网吧义务监督员,实施“四点半工程”。创建“三关工程”示范点,关爱留守儿童和服务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涌现了老红军李光等一大批关心下一代的先进典型。二是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各个老年组织为阵地,引导老干部在传承光荣传统、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城市文明、保持革命晚节等方面创先争优。如遵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挖掘整理黔北历史,出版了《抗战的遵义》、《遵义历史星空》等一大批著作;经济促进会帮助遵义县打造贵州原生态仡佬文化博物馆,并为博物馆工程项目建设招商引资3.5亿元。

打造过硬工作队伍

    “遵义市离退休干部工作局是一个团结、廉洁、勤奋、高效的团体”。遵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周素平肯定地介绍说。

    几年来,遵义市离退休干部工作局着力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扎实开展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廉洁型机关建设,逐步健全了老干部信访工作制度、信息调研制度等,推行党员承诺制,规范了各科室职能、办事程序、服务用语;推行首问负责制,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意见,不断推动机关作风转变。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一方面加强对县市区老干部工作的指导,加强政策业务知识的培训;另一方面,着力提升机关服务水平,设立LED电子显示屏,设置“服务接待”窗口,安装无障碍扶手,建立老干部工作网站,并设立局长信箱,维修改造老干部活动中心健身房,免费为老干部开放。

    201011月,中央组织部老干部局局长陶治国在遵义调研后说:“遵义市的老干部工作真正做到了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精神,从实际出发,为老干部着想,为老干部服务……”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