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 确保待遇落实 ——记甘肃省兰州市委老干部局

2016-12-30 10:45|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517| 评论: 0

    兰州市有离休干部2377人,其中行政事业单位1150人,企业1227人。近年来,市委老干部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落实老干部两项待遇为根本,以尊重、关心、服务老干部为宗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市老干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市委老干部局被评为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全省“离休干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先进集体”,局机关党总支多次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全市“优秀党组织”。该市离休干部医药费管理改革工作的做法,在中组部老干部局召开的全国部分省区市离休干部医药费保障机制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了介绍。
    一、尊重为先,充分发挥老同志作用
    从政治上尊重老干部,建立并落实了老干部政治待遇八项制度。坚持把学习政治理论摆在首位,通过召开学习会、座谈会、报告会、举办辅导讲座等,组织老干部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时事政策,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使老干部在政治上、思想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每年组织老干部赴省内外参观考察,让老同志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自觉地关心国家大事,支持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注重抓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目前,全市建有离退休干部党支部188个。各级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以班子建设为核心,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每年举办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学习班,培养理论学习骨干。党支部以组织活动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把老同志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保持了老干部队伍的整体稳定,全市老干部文体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极大地丰富了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注重发挥老干部作用,积极为老干部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一是组织老同志参与关心教育下一代工作。组建了爱国主义教育报告团、法制教育报告团和科技知识传授团以及“文化市场监督员”队伍。在全市中小学、乡镇、街道社区广泛开展了“大手牵小手、小手拉大手”,“夕阳托起朝阳红、朝阳映满夕阳情”等主题活动。二是组织、鼓励老干部著书立说。为了弘扬老干部的革命精神,市委老干部局组织老干部撰写回忆文章,编辑出版了老干部回忆录《岁月如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老干部个人出版的长篇回忆录、专著《陇原之华》、《难忘的岁月》、《延安教育研究》等作品相继问世。三是开展老干部建言献策活动。通过组织老干部参观考察、召开座谈会、撰写文章等形式,广泛征求老同志对党委、政府工作和本地经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四是组织老同志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许多老同志在参政议政、宣传政策、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文化市场监督、社会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老同志的先进事迹,市委老干部局及时进行总结、表彰、宣传,充分调动了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目前,全市有80%的老同志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求真务实,全力落实生活待遇
    坚持把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作为老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兰州市集中力量清欠离休干部“两费”1632.8万元,彻底解决了“两费”拖欠问题。2002年9月,在全省市州中率先建立了离休干部“两费”保障“三个机制”,并制定了四个配套管理办法,对市直单位离休干部医药费统筹标准、统筹金征缴、财政支持办法、离休干部就医及医药费管理等作出了一系列具体规定。同时,针对机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先后对配套管理办法进行了三次修改完善,使机制运行更加规范,操作更加科学,老干部就医更加方便。不仅有效解决了离休干部医药费拖欠问题,而且保证和提高了离休干部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缩小了企业与行政事业单位离休干部在医疗待遇上的差距,减少了因企业效益不稳定对离休干部医药费保障的影响。2003年11月,兰州市建立“两费”保障“三个机制”的做法,在天津召开的全国部分省区离休干部医药费保障机制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了交流,得到了中央组织部老干部局的充分肯定。《中央组织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国有改制和破产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和省里有关文件下发后,市委老干部局迅速组织专题调研组,深入全市国有(集体)改制和破产企业开展调研,制定了《关于做好兰州市国有(集体)改制和破产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经市委、市政府批转执行。《实施意见》对改制和破产企业老干部的安置、待遇落实和管理服务做出了明确规定,提出了要求。为加强对企业离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按照“整合资源、转变职能、提高效率”的要求,在市离休干部第一管理所、第二管理所的基础上整合成立“兰州市离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坚持特事特办的原则,千方百计为老干部解决实际困难。对参加革命早、年高体弱、生活有困难的老干部及遗属,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采取“一人一事一议”的办法予以解决。坚持节日慰问和平时慰问相结合,经常保持同老干部的联系,把爱心和温暖送到他们身边。从1992年起,定期外出慰问易地安置的老干部,了解他们的生活及待遇落实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老干部及亲属深受感动。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自2003年“三个机制”运行以来,市上克服种种困难,落实离休干部医药费财政兜底资金1735.5万元,并将企业离休干部医药费财政支持兜底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确保了“三个机制”的正常运转。
    三、热情周到,提供人性化服务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老干部工作,研究和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处处体现了老干部工作优先的意识。市委主要领导亲自过问、走访老干部。分管领导常抓不懈,组织、人事、财政、劳动保障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为全市老干部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解决了机构编制和经费等问题。市委老干部局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的理念,建立和形成了比较科学、行之有效的服务机制。在接待老干部、为老干部办事方面,坚持以政策为依据,以感情为桥梁,把党和政府对老干部的关心,通过扎实细致工作和热情周到的服务体现到老干部身上。凭着深厚的感情和强烈的责任,想方设法为老干部办实事、办好事,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在具体服务上,体现人文关怀。为全市老干部建立了“爱心联系卡”,便于老干部联系和日常生活求助,并为老干部开通政策咨询服务专用电话,安排专人负责政策咨询和心理疏导。每当老干部集体参加文体娱乐活动时,专门设立政策咨询台,为老干部进行政策咨询;老干部参加会议、参观考察、参加各类活动时,在楼梯口、电梯口、难走路段安排专人搀扶,安排专人负责上下车。老干部外出参观考察时,他们的衣食住行都由工作人员全方位负责,大到防止摔倒、走失,小到宾馆开门锁门、放洗澡水等,真正把老干部当作自己父母去对待,细微之处显真情。工作人员的热心服务在老干部中广为传颂,许多老干部通过打电话、寄贺卡、送锦旗、送小纪念品等形式表达他们对工作人员的感激之情。
    四、打牢基础,狠抓工作队伍建设
    做好老干部工作,关键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老干部工作队伍。多年来,市委老干部局坚持把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建立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老干部工作队伍作为基础来抓。把强化责任意识和能力建设放在首位,教育工作人员不断增强做好老干部工作的责任感,树立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的思想理念。定期举办全市老干部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班,系统学习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断增强做好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多次组织开展爱岗敬业演讲比赛,鼓励工作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和技能比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近年来,针对全市老干部工作人员年龄偏大的现状,协调有关部门将一批年纪较轻的同志调整、配备到老干部工作岗位上来,使老干部工作队伍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在机构改革中,向市委提出合理设置老干部工作机构、配备工作人员的建议和意见,保证了全市老干部工作机构和人员的平稳过渡。在全市老干部工作部门推行了目标管理,坚持和落实了检查、考核、评比、表彰制度,较好地形成了争先创优的良好风气。大力倡导“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公道正派,服务奉献”的优良作风,将办事服务准则进行公示,主动接受老干部监督,有效地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水平。定期表彰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树立典型,宣传典型,在全市形成了老干部工作的良好氛围。坚持在老干部工作系统公开选拔干部,推行竞争上岗,把素质好、年纪轻的同志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激发了干部职工勤奋工作,勇于进取的精神。在全市老干部工作队伍中形成了“比工作、讲奉献”的良好风气,在工作中表现出了雷厉风行、敢打硬仗、自我加压、默默奉献的工作作风。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