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集体。最近5年捷报频传:从2007年至今,仅州局就有4名干部被提拔为副县级,向外交流3人,选调年轻干部4人。2008年,该局被评为“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该州鹤峰县中营乡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被中组部评选为“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2010年3月,全州实现了州县市局长兼任同级党委组织部副部长。 恩施州委老干部局展示出的这种勃勃生机以及强劲的发展势头,不禁让人思考,近五年来是什么推动着她走上发展的快车道?让我们走进她背后的经验和故事。 始终把“两项建设”作为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精髓 创先争优是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恩施州现有离退休干部党员24039名,独立设置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313个。离退休干部没有工作岗位,如何创先争优?该局转变思路,创新载体,通过支部创“五好”,党员“五争当”(争当学习的模范、强身健体的模范、支持在职同志工作的模范、促进和谐的模范、关心下一代的模范)主题活动,充分发挥“磁铁效应”,将老干部乃至社会老人凝聚了起来。 从州政府副秘书长岗位上退休的曹仁友同志,近两年有了个新“官职”——支委群工委员。这个“官职”是州政府办老干支部创新设立的,考虑到部分退休干部的“尴尬”——除党员老干部外,州政府办还有8位非党退休干部,平时不能参加组织举办的活动。年近七旬的曹仁友,平时就爱把非党老干部的困难和想法收集起来,向组织汇报。但时间长了,总觉得名不正、言不顺,担心支部同志说自己爱管闲事。被推选为群工委员后,他当即与单位的8名非党离退休干部联系,通知他们有了一个“新家”。 这一经验宛如“星星之火”,该局做了大量总结推广工作。目前,在全州近200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中,都增设了群工委员。通过他们,让7800余名非党老同志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一批非党离退休干部,还主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自创先争优活动启动以来,全州吸收了5名80岁以上的预备党员。 根据机关大院四周学校密集、网吧林立的特点,该局指导州畜牧兽医局离退休干部设立了畜医技术咨询服务岗、兽药饲料质量监督岗、肉类食品质量监督岗、绿色网吧促进岗、离退休职工连心岗等5个岗位,并订出了相应职责,让党员们自愿“认岗”,并公开承诺,组织支部和党员共同践诺。 与州畜牧兽医局一样,全州已有160多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设岗定责”,3400多名离退休党员认岗承诺。 有了岗位,就有作为。如今,93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中的“矛盾纠纷调解岗”人员,已有效调解民事纠纷597件,劝阻上访94人次。137个党支部中的“离退休职工连心岗”人员,主动与本单位居住外地、常年卧床在家的老干部的联络。 除靠支部这一“传统模式” 凝聚外,该局还在实践中创新引领、凝聚老干部的新载体。该局积极寻求各涉老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契入点,主动召开涉老组织负责人会议、到涉老组织中调研、宣传涉老组织的先进事迹,让更多老干部进入领导和群众的视野。如今,州老促会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州老体协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和“全省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州关工委被评为青少年主题教育“全国先进集体”;州老年大学被评为“全省老年大学先进集体”。 如果说这个集体是一株盛开的花,那么,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源源不断的泉水。“为在职干部搭桥而不拆台、为老同志代言而不忘疏导、为老干部待遇尽力而不攀比”,成为全州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最简单、最直接的思想和行为准则。 始终把落实“两项待遇”作为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根本 2010年春节,易地安置在深圳的离休干部董信中收到了该局的春节慰问信。在信中,该局详细报告了机关人员变动情况,还把州长杨天然在全州离退休干部形势报告会上的讲话附在了后面。这位远离单位的老干部看完信后,老泪纵横,专门给局领导打电话感谢。这是该局实施易地安置或居住的老干部电话或信函慰问制度的一个实例。 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要求,该局把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作为重点,很好地坚持了离退休干部定期学习阅读文件、定期召开经济形势报告会、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请老干部代表参加、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定期体检生病住院看望、外出参观考察制度等六项制度。 经过州委老干部局的积极争取,2010年4月,州委常委会议定了全州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细则、明确州县市老干部局局长兼任同级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解决人员编制经费等具体工作。会后,协调州委、州政府“两办”转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恩施州办发[2010]11号),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全州老干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经过州委老干部局的积极协调,州县财政两级都将老干部活动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保证优先到位。仅2008年以来,州级财政就拨付资金200万元左右建起了高标准的室内门球场和整修老干活动中心。2009年重阳节,州直46个部门向州老年大学捐款捐物近200万元。6个县市和部分乡镇也建立了老年大学。 州委老干部局注意解决老干部的生活困难。州林业局下属改制破产企业林业运输公司离休干部陈述魁,家住清江边上一间破旧低矮的平房。由于地势低,一遇涨水就被淹,因子女下岗无钱修建新房。州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长陈宏彦亲自联系,多方寻求帮助。在州政府领导的关怀下,这位老干部获得了优先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资格,终于圆了他多年的新房梦。2010年,州直老干部可以优先购买经济适用房作为一项特殊待遇固定下来。州委书记肖旭明在全州老干部工作大会上感叹:“我来恩施五年多了,至今没有一个老干部为待遇问题来找我上访”。领导的一句话,是对这个集体五年来落实离退休干部待遇最朴实的表扬。 始终把坚持亲情服务作为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理念 州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长陈宏彦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做到:“用心做事,不论大事小事都当自己家里的事做;亲情服务,无论级别高低都当自己老人待;和谐相处,无论男女老少都要互相帮助;士气高昂,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充满激情”。她带领一班人着力打造有激情、有能力、有作为的队伍,努力建设一个“拿得出,打得响”的集体。 局安置服务科科长邵宗萍,在州委老干部局工作了20多年。2009年在对老干部普访期间,她登门看望州直离休干部刘树基,刚到客厅,坐在轮椅上的刘老不小心把假牙弄掉在地上。假牙散发出阵阵难闻的味道,其站在旁边的儿媳急忙捂住嘴走了,邵宗萍却自然地拾起假牙,清洗后帮助老同志重新装上。 副厅级离休干部王金望夫妇均患癌症已到晚期,唯一儿子身体不好,在弥留之际想见他的两个“干女儿”,邵科长和活动指导科科长程超莉迅速赶到医院,老同志紧紧握住她俩的手,有很多话想说却说不出来,久久不愿离去,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办公室主任谭必胜已经59岁了,再过5个月就退休。他长期在单位扶贫点工作,连续六年被州委评为“州直整村推进工作队优秀队员”。在2011年湖北省开展的“万名干部进万村”活动中,他起早摸黑走村串户,找人谈心,摸村情,把民意,接到群众反映情况和咨询政策电话142个,先后为瘫痪在床的彭冬菊、贫困妇女刘双玲、残疾老人李方祥、特困老人王运洲、留守儿童刘苹菊等特困群众私人资助1000多元。 根繁叶茂,花儿飘香。“努力建设让党组织放心、让老干部满意的老干部局”,是恩施州老干部局的神圣使命和永远的追求。在这一征程上,他们的步伐仍然坚定,依然豪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