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情一腔终不悔 春风几度伴夕阳 ——记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离退休人员管理处处长解德庆

2016-12-30 10:36|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504| 评论: 0

    他从28岁开始从事老干部工作,23年如一日,为老干部踏踏实实做好事,尽心竭力解难事,留下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曲尊老爱老的动人乐章,他就是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离退休人员管理处处长解德庆。多年来,他的突出业绩得到了老同志的赞许和领导的充分肯定,也为他赢得了一串串闪光的荣誉:国土资源厅组建前,他就曾多次被评为省、部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局机关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2000年国土资源厅组建以后,他个人先后多次被评为湖南省“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厅机关“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厅直属“优秀党务工作者”。2005年荣获湖南省直单位“模范共产党员”称号。他所在的离退休人员管理处多次被评为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老年体育先进单位、全省老年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20余年来,《中国老年报》、《中国地质矿产报》、《省直党建》、《湖南地勘报》等刊物先后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一、顾大局,用热情书写忠诚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有离退休干部近300人,仅离退休厅级干部就有50多人。离退休人员管理处的工作事关全厅的稳定,却又寂寞而清贫。在这里,哭声、闹声、求助声要声声入耳,烦事、难事、窝囊事需事事关心。因此,2000年组建新厅的时候,有些人宁愿在业务处室任副处长,也不愿意去当离退休人员管理处的处长。最后,还是已在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了17年的解德庆,为厅领导分忧,放弃轮岗的机会,再次留了下来。他说:“老同志辛苦一辈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我们没理由不让他们安享晚年。再说人不可能永远年轻,老干部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今天我不为老干部服务,明天谁为我服务?我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好、干出色!”
    解德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对待老同志,他总是在感情上视他们为亲人,生活上敬他们如父母,工作上尊他们如师长。哪位离退休职工家里有矛盾和困难,他总是第一个到场,最后一个离开。
    1997年7月的一个凌晨,一场暴雨骤然而至,厅机关宿舍二栋一楼成为一片汪洋,更糟糕的是一楼还住着两个老干部。因下水道堵塞,粪便、垃圾等脏东西从卫生间一个劲地往外冒,漂得满屋都是,臭不可闻。原本还在睡梦中的解德庆闻讯冒雨赶来,当即跳入污水中,与其他同志一起抢搬老干部家中的贵重物品,疏通下水道。当时,现场什么工具也没有,解德庆就用手一点一点地往外掏垃圾,一直忙到天亮,才带着满身污秽回家。
    1998年7月的一天,天气分外炎热,解德庆突然得知厅里一位老红军相依相伴且患有弱智的孙子不幸走失的消息。面对心急如焚、六神无主的一家人,匆匆赶来的解德庆安慰道:“大家不要着急,我和你们分头寻找,不管怎样,一定要把人找回来!”顶着烈日,冒着酷暑,解德庆骑着单车找遍了长沙的每一条大街小巷,打听着每一条可能的线索。第二天下午5点,终于在郊外树木岭的一个草坪上找到了小孩。当解德庆将蓬头垢面、满身恶臭、一鼻子血的孩子用单车驮回家时,孩子的父母感动得哭了,他们要以下跪这种中国最隆重的礼仪来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
    老干部王新泉一家四口人,除他本人外都是精神病患者,长期住在精神病院,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王新泉不幸患食道癌住院后,解德庆每天都带领处里的同志前往探望。手术那一天,解德庆就像他的亲人一样,早早来到医院焦急地等候在手术室前。等到他手术做完清醒后,解德庆又在病床前安慰他、鼓励他。之后,解德庆多次安排人给王新泉送上柴鱼汤、鸡汤,为其补充营养。王新泉每次提起此事都是热泪盈眶,逢人就说离退休管理处的人是他最亲的亲人,能遇上解处长是他不幸中的万幸。
    23年的风风雨雨,8300多个日日夜夜,解德庆已记不清探望过多少回病人、为老人跑过多少趟路、自己吃过多少次苦了。大到生老病死,小到送张报纸、领份工资,解德庆总是不厌其烦,反而觉得这是老同志对他的莫大信任。多年来,他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老同志有需要随叫随到;他对每位老同志的健康状况了如指掌,还经常将自己从报刊杂志上收集的各类偏方、验方对症介绍给老同志;他熟悉每位老同志的家庭情况、爱好专长、生活状况及主要困难。省国土资源厅近300名离退休职工的生活、养老、病痛乃至喜怒哀乐无不牵挂在他的心头。
    二、重晚晴,用真情感动人心
    “做老干部工作,没有爱心、细心、耐心以及儿女般的孝心,是绝对干不好的”,23年来,解德庆始终恪守这个准则。
    2001年秋,解德庆带领40多名副厅以上老干部坐夜车去桂林休养。火车是慢车,一路上走走停停。在车厢轻微的摇晃下,老同志们很快进入了梦乡。凌晨,快到桂林时,一位起来上厕所的老同志发现一个人独自坐在窗前,仔细一看,竟是解德庆。老同志很奇怪地问:“怎么这么晚了还没睡觉?”解德庆的回答让老同志非常吃惊。原来一方面担心老同志们晚上起来上厕所上下床铺不方便,怕有什么闪失,另一方面担心半夜到站时错过了站,再加上怕中途下车的旅客拿错行李,解德庆竟一夜没睡地守护着!车上的全体老同志知道后,无不为他这种发自内心的责任和关爱而深深感动。
    医院和殡仪馆,是平常人最不愿意去的地方,但却是解德庆经常去也必须去的地方。用解德庆妻子的话说,就是“连个生日都要到火葬场去过”。解德庆听后,总是淡然一笑,依然做着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事。1998年初秋的一天,离休干部李万庆突发脑溢血,情况十分危急。凌晨五点钟,解德庆闻讯来不及洗漱就匆匆赶往湖南医科大学附二医院。李万庆的病房在三楼,离做CT检查的地方有一段不短的距离。解德庆就背着病人,从三楼病房到CT检查室,又从CT检查室到三楼的病房,病人口吐浓痰流了他一背。望着满头大汗和满身污秽的解德庆,李万庆的爱人感动得连连说:“亲生儿子也不过如此啊!”
    2001年夏天,一位退休老同志患肝癌去世,当时肚子肿得很大,到处流水。解德庆二话没说,与死者亲属一起擦洗、穿衣,附二医院的医生都把解德庆当成了死者的亲生儿子。当死者的姐姐从天津赶来,看到此情此景,十分感动地说:“我当了一辈子医生,还没见过这样贴心的领导!”
    还有一次,一位抗战老干部患脑瘤送到北京某医院治疗。院方要求单位和病人家属前去商谈手术事宜,解德庆与家属匆匆启程。因走得匆忙,只买了三张硬卧车票,解德庆主动让出卧铺票,自己熬夜坐到了北京。一到北京,顾不上熬夜的辛苦,也无心欣赏近在咫尺的名胜古迹,解德庆日夜守候在病人身旁。老干部因医治无效而去世后,解德庆又忙着安慰死者家属,并在深更半夜跑到人生地不熟的北京街头买回寿衣,为死者清洗遗体,更换衣服。老干部以整洁的面容走完了人生的最后里程,其亲属也深感安慰和感动,他们动情地说:“有解处长这样的好领导,人虽走,茶不凉!”
    解德庆对老干部一片真心,但并不是一味迁就不讲原则。有些老同志死后想实行土葬,其中一位老同志病故后,亲属悄悄将其遗体运回了湘潭农村。解德庆知道情况后,心急火燎地赶去。当时,死者的棺材已用木头架在了坟穴上。不管死者亲属怎样的谩骂,也不管当地村民怎样做出围攻的架势,解德庆一直苦口婆心地给亲属们宣讲政策、做思想工作。最后,死者子女冷漠的心被解德庆的真诚和坚忍所感动,终于默许了。在其他村民一片“缺德”的骂声中,解德庆和火葬场的同志一道开棺将遗体抬出送下山火化。
    解德庆就是这样,真诚地去做每一件事,用真情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三、舍小家,用亲情赢得信任
    “老干部工作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当公与私、人与己难以兼顾时,解德庆的人生天平永远向工作和事业倾斜,体现出一个共产党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高尚情怀。
    离休干部孙守忠去世时正值酷暑,当时解德庆正患重感冒。可他没有声张,仍像往常一样忙前忙后地操办着丧事。下葬那一天,“火炉”长沙分外炎热,解德庆更是硬挺着,办完了整个丧事。结果一回到家,病情就加重了。家人赶紧把他送往医院,一量体温,高烧40度。医院用酒精擦、用冰块敷,体温三天三夜都没降下来。事后妻子非常心疼,责怪他为了工作不注意身体,只为别人考虑,从来没想过自己。亲戚们也纷纷跑来做工作,说家里条件这么好,国外还有亲戚,当这个有职无权的官干什么?还要经常跑人家不愿意沾边的医院和殡仪馆,把原本健康的身体都搞垮了。解德庆听了只是一笑了之。
    有人说,感情是不能分摊的,关爱的对象越多,忽视的感情也就越多,解德庆最深切地体会到了这一点。23年来,他坚持每天提前半小时上班,没有为妻儿做过一顿早餐;23年来,他每个春节、“五一”、国庆、元旦都坚守岗位值班,没有陪妻儿共享天伦之乐;23年来,为了应对老同志的突发事件,他没有陪妻儿回上海老家过过一次年。而没能给母亲送终,未能对父亲尽孝,更是他心中永远的伤痛和遗憾。
    1996年3月,正在北京出差的解德庆突然接到家人打来的电话——最疼爱自己的母亲去世了。解德庆连夜坐火车赶回长沙。在回家的路上,来接他的司机告诉他,厅里一位离休老干部储子玉同志也去世了。这时,解德庆犹豫起来。一方面作为老干处处长应该去安排老干部去世的治丧事宜;另一方面去世的是自己至亲至爱的母亲,依稀仿佛中他似乎又听到母亲临终前深情而无奈地呼唤。最后,解德庆强忍悲痛流着眼泪,毅然叫司机把车开到了那位老干部的家门口。在老干部家忙了整整一上午,一切安排妥当后,他才匆匆回到自己家中。回到家的解德庆又作出了一个“大逆不道”的决定:先把母亲的遗体冷冻起来,等老干部的丧事办完后,再为母亲举行遗体告别仪式。这个决定在全家掀起了轩然大波,兄弟姐妹、亲戚朋友纷纷指责,强烈反对。最后,还是最理解和支持解德庆的老父亲同意了他的做法。经过两天两夜的紧张忙碌,老干部的丧事办完了,解德庆这才回到家接着料理母亲的后事。
    对母亲的愧疚还如鲠在喉,父亲的去世又成为解德庆心中永远的痛。2005年3月9日晚,患胆囊炎开刀还没有拆线的解德庆,收到退休厅级干部周森平在广州患肝癌病危的消息。解德庆硬是要医生在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的情况下拆了线,与处里的同志一起火速赶到了广州。下车后,几个人来不及洗漱和吃早餐就直奔医院。当时,病房里的家属和医护人员为防止传染都是“全副武装”,解德庆根本没有考虑那么多,快步上前紧握住周森平的手,头贴近他那蜡黄的脸,轻声说:“我们受厅领导的委托,看你来了。”周森平微睁双眼,用微弱的声音说道:“谢谢,谢谢你们”,一道浑浊的泪水从眼角滑落。一个小时后,周森平安详地去世了。接下来的日子里,因伤口未愈,不能吃带油的食物,解德庆就每天吃着稀饭、馒头,忍着手术伤口带来的不适,跑死者家里慰问亲属、商量后事;跑医院办理周森平死亡证明;跑殡仪馆联系遗体告别仪式及火化……3月14日,忙碌中的解德庆突然接到家里的电话,说父亲出了车祸,撞成重伤。解德庆心急如焚,恨不得腋生双翅,立刻飞到父亲身边,去照料他、安慰他。但解德庆没有这样做,而是强忍着对父亲的思念和牵挂,与同事们一起细致周全地办完了周森平同志的丧事。当他赶回家时,父亲已神志不清,昏迷不醒,再也认不出他来。十多天后,父亲因抢救无效而去世。望着父亲的遗容,想到自己愧对父母,愧为人子,解德庆不禁悲从中来,失声痛哭……这些年来,总有人问解德庆后不后悔,解德庆说:“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不后悔。我这辈子,欠家人的太多太多,等退休了,再加倍还他们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年的付出让解德庆感到很欣慰。他欣慰的是离退休人员管理处已打造成一支具有“赤诚心、冰糖嘴、宰相肚、火箭腿”的优秀团队;他欣慰的是实现了自己当初的诺言,替厅领导分了忧,没有给厅领导添乱。多年来,没有出现一例老同志上访事件,也没有一个老同志参与“法轮功”及其他危害社会稳定的活动,有力地支持了全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他欣慰的是老同志们生活得多姿多彩,有滋有味,真正做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令解德庆倍觉欣慰的是,他舍弃亲情却赢得了老同志们对他亲人般的尊重和信任。老同志们都真诚地说,生活在国土资源厅是幸福的,能遇上解德庆这样一位真心实意为老同志办好事、办实事的好处长,更是幸运的。2004年11月,厅里组织老同志去香格里拉旅游。当时,解德庆正患重感冒,不能陪同前往。老干部们知道后,纷纷找到厅领导说:“解德庆不去,我们也不去了!”倾心付出有了最幸福的回报,解德庆感动得热泪盈眶。顾不得低烧未退和身体不适,他又一次收拾好行装出发了。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