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春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在长沙考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时,专门看望了在长沙颐养天年的部分老同志。面对中央领导的殷切关怀,老同志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当年参加革命是我们的使命,今天在长沙安度晚年是我们的福气!”曾庆红听后满意地笑了。 这些老同志所说的“福气”,表达的是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是他们对全市老干部工作的充分肯定,其中,更包含着对伍蔚滇的赞誉。 伍蔚滇,长沙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他任职11年来,立足本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对老干部工作的重视,争取各部门单位的配合支持,他殚精竭虑,迎难而上,率领全市老干部工作者励精图治,务实创新,不断开创长沙市老干部工作的新局面。市委、市政府称他是“实干的局长”,老干部赞他是“老同志的贴心人”。 一、突出重点谋大事 锲而不舍破难题 1995年,时任市总工会副主席的伍蔚滇调任长沙市委老干部局局长。 当时,正是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长沙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而长沙市企业离休干部有2906人,占全市离休干部总数的一半多。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离休干部“两费”拖欠、与行政机关待遇差距拉大、改制国企离休干部安置管理服务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有一段时间,老干部频频上访,老干部局简直变成了“信访局”。 面对重重困难,伍蔚滇没有退缩,他决定采取巩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局面,重点从企业突破的战略。短短几年时间,长沙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老干部管理服务的政策措施,企业老干部工作实现了六大突破: ——1997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企业离休干部与机关离休干部的离休金平衡;在全省率先将市属企业离休干部离休金纳入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在全省率先将企业离休干部丧葬费、遗属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与机关离休干部持平。 ——2000年,全市离休干部同等享受机关工作人员规范性津贴、补贴,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离休干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做到“三个同步增长”,即与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全市财政收入、在职干部职工生活福利同步增长。 ——2002年,全面建立健全“三个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离休干部“两费”保障问题,实现了老干部“两费”零拖欠。 ——2004年,下发了《关于市属国有改制企业离休干部安置管理和待遇落实工作的实施意见》,确保了改制、破产企业离休干部安置到位、待遇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特别是明确企业改制后离休干部统筹外经费提留资金缺口由财政兜底,财政预算安排每年拨款2000万元。 ——2004年,开全省之先河,争取市财政拨款1150万元对全市企业离休干部住房差面积进行一次性货币补贴,圆满解决了企业离休干部未达标的住房补助问题。 ——2004年,市财政一次性拨款解决企业离休干部无固定收入配偶、遗属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金和生活补助费338万元。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落实,从根本上解除了老干部的后顾之忧,也为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 在重点落实解决好老干部生活待遇的同时,伍蔚滇坚持老干部工作也要“两手抓”:一手抓生活待遇落实,一手抓政治待遇落实,全面落实老干部多方面的合理需求,努力使老干部满意。全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涌现了浏阳市文家市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等一批全国、全省先进典型。 老干部大学办学理念、教育质量实现新跨越,成为一所国内有影响、省内居一流的老干部大学。学员人数连续五年每学期保持在3000人次以上。“关工委”工作硕果累累,全市共有关协组织6800多个,有12万多老同志从事关协工作。长沙市“关工委”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老干部活动中心全面升级,一座规划占地40亩、投资近亿元的现代化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即将动工兴建。 二、拳拳儿女心 殷殷敬老情 伍蔚滇常说:“老干部工作无小事,为老干部办事一刻也不能拖!”“要视老干部为父母,视老干部为亲人,要尽到儿女之心,晚辈之情。” 1998年,长沙遭受了百年未遇的洪灾。伍蔚滇心急如焚,连夜给县、区老干部局长通电话,了解灾情。当得知望城县铜官镇老红军曾桂秋的家被洪水冲垮一半的消息后,伍蔚滇马上叫来司机,冒着倾盆大雨前去慰问。在去曾老家的路上,由于道路被大水冲毁,汽车几次陷入“泥潭”。同行的人劝他:“雨太大了,太危险了,待暴雨停了再去吧!”伍蔚滇一脸严肃地回答:“曾老的房子都快冲垮了,我们怎么能不去呢?”他和同行的几个干部奋力把车从泥潭里推出来,继续赶路。一个小时的车程,竟足足用了三个小时。当曾老看到一双赤脚、一身泥水的伍蔚滇和他的同事出现在自己面前时,这位在战场上从未流过眼泪的老战士,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老人伸出颤颤巍巍的双手,紧紧地握着伍蔚滇的手,半句话也说不出来。为了解决曾老的住房,伍蔚滇先后三次去曾老单位进行协调,终于使曾老在85岁生日前搬进了新房。在他的努力下,全市39户受灾的老干部都得到了妥善安置。 老干部张拯民因肺部感染而深夜病危。而当时,伍蔚滇自己高龄的老父亲也正卧病在床。谁都知道,伍蔚滇是个有名的孝子,多年来坚持亲自为父亲剪发、洗澡、喂饭、接屎尿,在局机关已成为佳话。当听到这个消息后,他默默走到父亲的病床前,深情地看了父亲一眼,随后跟爱人交代了几句,便匆匆出门,赶往医院,马上联系医院领导和专家组织抢救。直到第二天早晨张老基本脱险,他才拖着疲惫的身子离开医院。后来,张老逢人便说,伍局长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对长沙市属老干部,伍蔚滇尽心尽力,竭诚服务;对易地安置来长沙的老干部,伍蔚滇更高看一眼,厚爱一层。他说:不管本地干部,还是易地安置干部,都是党的干部,都要服务好、照顾好。1997年,长沙市房改进入尾声,而住在市老干所的40多名易地安置的老干部,由于原住房为二层结构,不能购买。伍蔚滇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深情地说:“我们不能使这些老同志丧失购房的权利,否则,我们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对不起革命,对不起党!”这些老干部的购房没解决,他坐立难安。一天深夜12点了,他情不自禁地抓起了话筒向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情况,建议抓紧立项。他的执著使市领导下决心,一次批拨700多万元,为老干所老干部每人新建一套住房。老干部们由衷地称赞:老干部局是我们的娘家,伍蔚滇是我们的贴心人! 三、视清廉重如山 看名利淡如水 “他从不用公款请客、送礼,从不为个人谋取半点好处,像这样的领导干部,我服!”这是伍蔚滇的同事们对他的评价。近年来,长沙市老干部局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较大,工程款金额达2000多万元。期间,他多次拒收红包和拒绝吃喝邀请,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采取招投标方式确定施工队伍,并由纪检部门全程监督。为此,他得罪过不少同学和朋友。老干部局每年掌管上千万元的老干部相关费用。一段时期,有的同志考虑到局机关办公经费紧张,建议动用部分经费,伍蔚滇断然拒绝:“这是老干部的救命钱、活命钱、幸福钱,谁要是雁过拔毛就是犯罪!”多年来,这些钱总是按时足额打到老干部账户上,没有出过半点差错和问题。 对老干部,伍蔚滇无微不至,一片深情;对自己、对家人,伍蔚滇却总是严格要求,近乎“无情”。11年来,他每天坚持步行上下班,节假日办事则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汽车,从不用公车办私事。伍蔚滇的弟弟原来在湘潭一家企业工作。企业改制后,弟弟下岗了,几次求他帮忙找份工作,哪怕给老干部局机关做门卫也行,被他一口拒绝。弟弟理解他的难处,至今在长沙街头跑“摩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伍蔚滇爱好读书,1984年,在全国职工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知识竞赛中荣获“状元”的他,在老干部局工作期间,他不仅坚持读书,而且亲自动手撰写了十多篇论文,在全国、省、市有关会议和刊物上交流、发表。他对中央和省、市老干部工作政策和全市老干部情况娴熟于心,被誉为老干部工作的“活字典”。 伍蔚滇的率先垂范,带出了一个情系老干部的好班子、一支服务老干部的好队伍。这些年来,长沙市委老干部局获得了一个个闪光的荣誉:1997年被评为“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1995年以来每次都被评为“湖南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伍蔚滇本人每次都被评为“湖南省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近年来,中央、省、市多家媒体多次对伍蔚滇的先进事迹进行报道。每次,他都极力推辞,总是说:“这些都是小事,是一个老干部局长应该做的。” “情系老干,原不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伍蔚滇以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新时期老干部局长的博大胸怀和忠贞品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