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服务好老干部,既要尽责,又要尽孝。”这是李启良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李启良,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机关老干部活动站职工,年届五十,中等身材,一脸敦厚和善,在为老干部服务的岗位一干就是二十年。 在市政管理委员会机关,大伙儿说起李启良服务老干部的事,就像秋熟的葡萄一嘟噜一嘟噜的。从一个个感人故事和无数件琐碎小事中,凸显出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和敬业精神。 一腔“儿女”情怀 1991年初,随着一纸调令,李启良来到老干部活动站,成为一名普通职工。 在此之前,李启良干过技术工人、司机班长,也当过车队团支部书记、车辆总调度,大小也是个“官”。由“官”变为服务老干部的普通一兵,不光他自己想不通,周围人也为他惋惜。不过,李启良睡过一觉后,全想明白了,这些老同志很多都是经历过战火硝烟、出生入死的老首长,是共和国的开国功臣,能为他们服务光荣哩!再说,谁没有老的时候,哪个家没有父母老人,只要以儿女之情去服务老干部,就一定能够收获工作的快乐! 开弓没有回头箭。自此,李启良把老干部当作亲人,不仅感情上投入,而且工作上到位。他在为4位离休干部做专职司机中,无论白天黑夜,还是星期天节假日,只要老干部需要,他随叫随到,从未误过事。出车之余,他总是以“儿女”情怀,抚慰老人的心。 他考虑到老同志年事渐高,害怕孤独和寂寞,有的子女又不在身边,就经常到老同志家里“摆龙门阵”,请老同志讲激情燃烧的战斗岁月,自己也说一些社会上的逸闻趣事,看到家里有什么需要干的活,他便主动承揽下来。时间一长,每当看到他的身影,老人们便“不亦乐乎”,常常聊得开心,临走时依依不舍。 崔月英老人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一位老同志,虽然子女不少,但不是在国外生活,就是工作太忙不在她身边,为此老太太心里没少生怨气。李启良在为崔月英老人服务的几年间,主动填补起儿女的“空缺”,担当起儿女的责任。看到老人岁数大了,腿脚不方便,卫生间地滑容易摔倒,便主动买来防滑垫、卫生间扶手等物品,并亲自动手一样一样安装好。老太太年岁大了,记性差,每逢出门便丢三落四,着急上火。为此,李启良陪老太太出门时,总是帮她一样一样带好东西。 2009年“十一”这天,崔月英老人感到身体不适,因不忍心在节假日麻烦工作人员,执意不肯去医院。细心的李启良得知此事后,二话没说便赶到老人家中,开车将老人送到医院。接着,他搀扶老人挂号、体检,楼上楼下地跑,汗水湿透了衣衫。检查结果出来了,老人患的是肺炎,病情非常危急。接下来便是十多天的治疗,期间李启良每天接送老人去医院,每天陪护三、四个小时,直到老人恢复健康。 平时,崔月英老人凡事都愿意同李启良商量,小到买什么东西、办理银行存取款,大到身后事的安排等。崔老脾气有时比较拧,子女说不通的事,李启良出面做老人工作一准儿好使。时间一长,老人的子女也真心把启良当成家里的一分子,只要有启良在,他们都一百个放心。为表示感激之情,老人的子女一次次将写好的感谢信连同装有钱的信封悄悄塞进他的车里,但都被他退了回来。 坚持“孝”字当先 李启良在为老干部服务时,经常被别人误解为“孝子”。 一次,李启良陪一位老干部到医院看病,看到他跑前跑后,体贴入微的样子,诊治的医生不由得夸赞:“老人一生不容易,做儿女的就应该这样,用自己的孝心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当得知李启良与老人非亲非故,只是一位普通老干部工作人员时,这位医生一脸惊诧:“好人哪,现在的儿女都难得有这样孝顺,你们做老干部工作的同志不容易!” “世间百善孝为先。做老干部服务工作,只有尽之以‘孝心’,才能服务到位不走样。”李启良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单位里有位离休干部,与老伴都是从著名革命老区“狼牙山五壮士”英雄事迹发生地河北易县参加革命的。今年,这位老同志去世了,按照老人遗愿,要与老伴叶落归根——将骨灰合葬在老家易县。老人的子女希望能赶在父亲祭日那天将二老安葬,由于时间紧迫,李启良就陪着老人的子女一趟趟地奔走在北京市有关部门,以及医院、告别仪式现场和墓地之间,经过几天不辞辛劳的奔波忙碌,终于按老人遗愿和子女要求完成了两位老革命的安葬事宜。事后,老人子女特意写来感谢信并送来锦旗,上书:“情系老干部有心有爱,真诚做奉献无怨无悔。” 李启良和老干部之间有着说不完的故事。他曾经服务的离休干部赵国祥老人不无感慨地说:“遇到启良是我的福份,启良就像咱的亲儿子!” 1995年8月,赵老病情突发,去世时子女都不在身边。李启良就一直守候在医院忙前忙后,并亲手为老人穿上衣服,推入太平间,连续两三天都没顾得上合眼。“老领导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为单位发展呕心沥血,陪他走完最后一程,我吃的这点苦,受的这点累又算得了什么!”李启良话语质朴,却令赵国祥的子女热泪盈眶,感动不已。 李启良服务的离休干部崔福长老人于2007年去世后,由于他的老伴身体不好,李启良就经常去她家看望,逢年过节还带来鲜花、水果等礼品,并帮助老人处理一些生活琐事。今年5月老太太过世时,其子女专门通知启良参加遗体告别仪式。因为老太太生前没少在子女面前念叨他。 追求“尽善尽美” 李启良虽是老干部活动站的普通工作人员,但他做人做事都追求尽善尽美。他说服务老干部工作看似简单,其实里面也蕴含有不少学问,更要有一种无私奉献精神。 在成为老干部专职司机后,李启良视安全驾驶为生命,时刻为老干部的安全健康着想。平时,车里车外总是擦得油光锃亮,一尘不染。坚持定期保养,精心维护,他开过的那辆桑塔纳轿车行驶时间超过14年,行程33万多公里,却从未因车辆故障耽误过老干部用车,也从没出过交通事故。 李启良为老干部服务20年,每天手握方向盘,上下班却经常挤公交。然而,只要老干部用车,他总是想方设法去满足。一次,一位老干部外出参加活动要用车,碰巧李启良的车送去厂家维修保养,站里其它车辆一时周转不开。他二话不说,开上自家的车就去了,一跑就是好几天。 1999年秋天,老干部南国兴家里装修房子,正当老两口为临时住所发愁时,李启良把他们请到自己家里住,并一应俱全地安排周详。而李启良一家三口则在双方父母家里凑合了一个多月。 为提高思想文化素养,更好地服务老干部,李启良主动报名参加函授学习,并获得大专文凭,在单位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中,他撰写的文章还得了奖。 李启良从不借为老干部服务之便谋私利。他服务的老干部中,有不少人曾经的部下现已位高权重,有的甚至在中央和市里担任要职。这些年,他家里也遇到过孩子上学、转学等这样那样的难题,只要请老领导出面说句话,这些都不难解决,但他总是自己的路自己走,从不麻烦老领导。 李启良二十年如一日,像儿女一样为老干部送真情、尽孝心,有口皆碑。当周围有人问他,这些年对老干部和对父母哪头儿更孝敬时,他嘿嘿一笑说:“一视同仁,不过对父母还是心存歉疚的!因为服务老干部是我的工作,忙起来有时会顾不上照顾家里。前几天陪母亲上医院看病时,扪心自问,还是觉得对父母的关爱少了些,今后想办法多加弥补吧!” 从李启良的平凡工作和朴实话语中,我们感受到一颗尽责尽“孝”的赤子之心,如闻一曲“爱的奉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