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映带彤霞晚 赤诚情系夕阳红 ——记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营业部离退休管理中心主任于得力

2016-12-30 10:25| 发布者: 小懿| 查看: 545| 评论: 0

    于得力1987年从部队转业到工商银行,在为老干部服务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始终怀着对党和人民的赤诚之心,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开拓进取,用全部爱心、满腔热忱为全行的离退休老干部服务。他大胆探索创新老干部工作管理模式,竭力为老干部安享幸福晚年搭建平台,推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赢得了领导高度认可信赖和老干部们的拥护赞誉,也留下了许许多多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故事。

    于得力始终坚信“老干部工作虽然不是中心但牵动中心,不是大局但往往也会影响大局”,坚守在这个岗位上,一口气干了20多个春秋,矢志不渝,无怨无悔。他通过实际工作,让离退休后的老干部们时刻感受到了他们依然生活在曾经为之工作和奋斗一生的集体里,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他们深深的关怀与牵挂。

    19889月,于得力开始专职从事老干部工作。上任伊始,他便将老干部们的生日按照农历、公历列出表,每当有老同志过生日,就和几位同志买上礼物登门祝寿。很多老干部在他来祝寿和看望的时候,激动地流下了热泪,表达了对党组织的感谢。

    于得力把老干部的冷暖放在心上,老干部把他看作是自己最亲的亲人。一天,于得力接到电话:孙俊泉病重。他一放下电话,便迅速开车赶到孙俊泉家中。原来,孙俊泉的老伴双目失明,不知放入冰箱的荞面饺子已经变质,放在锅里热了热便端给老孙吃,结果导致孙俊泉患中毒性腹泻,昏倒在卫生间内。于得力急忙将他背上车,立刻送往医院进行抢救。从挂号到检查,于得力一人全程陪护,在验便医检时,他用医护车推着仍然不时昏厥的孙俊泉来到厕所,亲自用手为他取粪便。直到孙老的子女闻讯赶到时,在场的医生和患者才知道他并不是老人的亲属。

    退休干部张永金,在朝鲜战场上光荣负伤,成为二等乙级伤残军人。1956年转业到银行直至退休。不幸的是,老张的五口之家却有三口是病残呆傻。这位从战场上走下来的老兵内心的巨大压力、痛楚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了解了老人家的生活情况后,他彻夜难眠。张永金是一位为革命流过血的功臣,对于他家的特殊困难,应该得到组织上特殊的帮助。第二天,于得力便向行领导反映了他家的情况,并提出建立“老干部特殊困难补助基金”的设想,很快得到了领导的批复,一个由行里拨款和老干部捐款构成的特困基金从此设立,不仅解决了张永金一家的生活困难,同时也可以解决更多特困老干部家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每月都能得到救助基金。1998年,张永金和他的老伴相继去世。10多年来,他的两个呆傻女儿,每个月依然能从特困基金中领取生活补助。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张永金两个女儿的后顾之忧,于得力跑政府、跑民政,终于在2007年为他的两个女儿办下了社会低保,使两个孩子有了终身稳定的生活来源。如果张永金九泉之下有知,应该感到欣慰了。

    行内的老干部每年都有30多人相继去世,于得力都亲自去为他们送葬,就连非典时期也不例外。于得力说,这既是亲情,也是责任。

    目前,中国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营业部共有离退休人员2100多人。而2001年以前,这些老同志都是以支行为单位分散式管理。为适应工行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经过仔细思考、反复酝酿,于得力在2000年末提出了对市区内老干部统一管理的新思路,就是要将原来分散在市内20几个支行1472名老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全部集中到管理中心进行统管。他认为,这样做好处有很多:一是可以减轻支行的压力,使支行专心致志抓经营;二是能在最大限度上发挥老干部专职机构的作用,使离退休老人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三是能够消除分散管理时产生的互相攀比等各种矛盾,让老干部满意;四是为老干部工作最终走向社区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中国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营业部党委经过讨论,批准了他提交的报告,并于2001年正式作出决定,对长春市区内离退休人员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离退休管理中心由原来机关的一个处室变成一个相当于支行的附属单位,专职人员由原来的6人增至12人,下设4个科室,配备专用车辆2台。各基层支行的离退休人员完全与原单位脱钩,包括人事关系、劳资关系、组织关系,全部转到管理中心。这是企业内部经营和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

    对于得力和管理中心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与原单位彻底脱钩情况下,中心接管离退休人员后,档案、工资管理和医药费报销等一下子统统接过来,随之出现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怎么解决呢?绝不能盲目接、急于接,于得力首先想到了建立党支部。他看到在要接管的老干部中党员有600多名。这些老党员在党的领导和培养下,工作奋斗了一辈子,政治素质高,过去行里抓经营依靠他们,现在搞统管仍然要靠他们,只要一个党员联系两名老干部,集中接管后就会形成一个整体,这才是做好老干部集中统管工作的首要任务。于是,中心成立了党总支,离退休老同志以原来的支行为单位成立党支部,党员少的单位几家成立联合支部,共成立了22个党支部。党的组织建立起来之后,党总支组织各支部讨论制定了党建工作制度,提出党建工作和老干部工作计划,以创建“五好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工作入手,带动其他各项工作均衡发展。在此基础上,中心党总支还规定,各党支部要把原单位非党人员纳入本支部管理范围,并且要一包到底。由党总支联系各支部,各支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保证不使一个人掉队,形成了一个健全的组织网络和工作体系,确保了离退休人员队伍的稳定。可以说统管使吉林分行营业部老干部工作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新路子。

    时至今日,统一管理走过整整10个年头。10年间,在建章建制方面,建立了行政、党务、活动、医疗等多方面的规章制度,逐步完善了财务管理、劳资人事档案、离休人员药费报销等方面的实施细则,建立完善了异地居住离退休人员定期联系制度和定期走访情况登记台账。在党建工作方面,以离退休党总支为核心,以创先争优活动为主线,开展“五好支部”和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评选活动,每年评选出“五好党支部”9个,优秀党员25名,培养和造就了一支以书记委员为主的骨干队伍354人。在服务管理方面,不断创新服务管理方式方法,自行设计制作了离退休人员福利发放自动识别管理卡,还在辖区安装了电话通知系统,确保办事快捷高效。于得力要求工作人员要把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对待,当成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千方百计地为老同志办实事,突出医疗服务重点,细化工作任务,全心全意为老同志服好务。

    针对老同志日益凸显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于得力坚持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思想政治建设与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为老同志幸福晚年缀上亮丽的色彩。

    于得力从老同志兴趣、特长出发,负责成立了工行吉林分行老同志“夕阳红艺术团”,建立了合唱队、乐队、舞蹈队、编织队等15个专项活动组织,使老干部服务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开展了用“中国结”编织党旗、五星红旗、中国工商银行行旗、奥运会会旗等系列活动,其中编织的奥运会会旗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送给了即将出征的中国女排;每两年为老干部举办一届金婚、钻石婚庆典活动,现已举办了7届共392对老同志庆祝金婚、钻石婚庆典活动。汶川特大地震,离退休党总支开展了“我和你们在一起”捐款救灾活动,仅一天的时间,就有1190多名老干部捐款,金额达8.4万多元;在国家绿色环保日期间,他带领老干部为全行在岗员工共做了6500个印有工行标识的绿色环保小布口袋,表达了老干部对工行眷恋之情,密切了两代工行人的情感。

    23年的不懈努力,开拓进取,于得力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2006年,于得力所负责的管理中心,被中央组织部和国家人事部评为“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他个人曾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先进退管工作者”,被吉林省政府、工商银行总行评为“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还获得了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

    于得力常说自己的所有荣誉都是党组织和老干部、老同志给的,如果有来生,他还愿做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工作者,他还愿为老干部工作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光和热。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