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卓资县委老干部局局长张连喜

2016-12-28 15:12| 发布者: 家网编辑刘畅| 查看: 760| 评论: 0|原作者: 卓资县委老干部局

离退休干部的“好儿子”

——记卓资县委老干部局局长张连喜

    提起卓资县委老干部局局长张连喜,卓资县认识他的人都会说:“他是个热情厚道的人”,老干部们说:“他是俺们贴心的小棉袄,他比儿子还要亲”。在担任老干部局局长的十四年中,他有过轮岗的机会,也有过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但他最后都放弃了。因为卓资县的老干部们须臾也离不开他,哪怕只离开一天,一些老干部就会怅然若失,他也离不开这些老干部,离开了就放心不下,每位老干部的学习、买药等日常琐事对他来说都是大事。

    在他的带领下,十四年来,卓资县委老干部局先后荣获自治区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先进离退休党组织荣誉称号,被评为自治区文明单位;2015年荣获乌兰察布市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五年荣获卓资县委、政府“实绩突出综合奖”、基层先进党组织奖,其个人在2012年被评为全市创先争优先进工作者。

    一、建温馨之家,谋为党敬老之事

    十四年前,张连喜到任的时候老干部活动室只有两间平房。当时全县有186名离休干部,学习、活动都得借用隔壁文化馆的活动室,部分老同志有情绪,发牢骚。因此,他在上任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建老干部之家。2004年,几经周折,他硬是将已经划给别的单位办公的原县武装部旧址要了回来,建起了老干部活动室。在建成典礼时,他把老干部和县四大班子的领导都请到了活动室,开了一次座谈会,让老干部感受到了组织的重视和尊重,找到了“回家”的感觉。2015年,他抓住全市精神文明现场会在卓资县召开的契机,积极申请、多方协调,建成了4000平米的县老年大学。在硬件设施日趋完善的基础上,他又下大力气抓了干部职工的培训管理,提高他们的服务管理水平。他经常和干部职工说,“这些老干部,为共和国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受了多少罪,吃了多少苦啊。如果我们不能给他们一个幸福的晚年,我们就成了没有良心,没有道德的一代人!”

    为了在全县范围内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张连喜根据老同志的心愿,为他们统一定做了西服、衬衣、礼帽、领带和印有“离休干部”字样的胸牌。统一的着装,醒目的标识,使得老干部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群体荣誉感自觉增强,社会各界也更加关心关注老干部这个特殊群体。十几年过去了,每当有集体活动,老干部们还是习惯性地都要穿上统一的服装,佩戴统一的标识,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老干部们对张连喜十分信任,有什么事都爱和他讲,他也乐意为老干部们排忧解愁。有的老同志反映子女下岗后生活比较困难,这本来不是他的份内工作,但他还是及时和企业、社区联系,为他们找工作找岗位。十多年来,他先后帮助20多位老干部下岗的子女找到了工作,帮助5位老干部的孙子孙女走上了工作岗位,让老干部真切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二、传递党的大爱,彰显儿女真情

    在卓资县老干部局的荣誉墙上,挂着一面特殊的锦旗,上面写着“以人为本建和谐,不是儿女胜儿女”。这面锦旗是杜文秀老人的子女送来的。张连喜同志根据平时掌握的信息,知道杜老的子女在外地工作,因此每年都要在杜老生日那天同单位包联干部一起买上蛋糕到家给杜老过生日,这对张连喜来说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却让亲人远在外地的杜老和不能贴身及时照顾杜老的家人着实感动。有部分老干部在职时长期在乡下工作,退休后回到县城居无定所,还有的老干部,原来的住房让给了成家的子女,自己在外面租房居住。张连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天都在琢磨着怎么帮老同志解决这个问题。前几年,县里统一建设的公租房完工了,他不厌其烦地找县领导汇报,经过不懈努力,县里决定特事特办,10户无房老干部终于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

    平时,张连喜同志除了在单位处理日常工作,剩下的时间就是到医院看望生病的老干部或到没来活动室“上班”的老干部家里问寒问暖。不管到哪儿,他遇见什么活就干什么,洗衣服、做饭、擦地板、熬药,对他来说都是家常便饭。在他的带领下,局里其他干部也都自觉加入到孝老敬亲的行列中,单位里有4名干部上了市县两级的“孝老敬亲”好人榜,老干部局也被评为市级“敬老文明号”单位。离休干部曹瑞病故前6年一直住在医院,张连喜和同事们轮岗守候老人,每到中秋节、除夕等节假日,他都会亲自守候老人。老人临终前说,“我这辈子遇见你是福分,你比我的儿女还孝敬”。忙完老人的后事后,曹老的儿子非要请他吃顿饭表示感谢,被他婉言谢绝了。他告诉老人的儿子,“这都是组织交给我们的任务,是我们的本职工作,要感谢,就感谢组织吧。”

    每位老干部逝世,张连喜都要和他的同事们到家慰问家属、帮着料理后事。儿子结婚前,恰巧有一位老干部去世了,亲家打电话让他过去商量儿女喜宴的诸多事宜,他不无抱歉地和亲家说“我去不了了,喜宴的事你们商量吧,一切从简就行。老人的最后一程,我得善始善终。”儿子婚礼当天,他送别了老同志,刚摘了白花就戴上红花赶到了儿子婚礼的现场。

    三、筑牢党员信念,倡导社会正能量

    张连喜同志始终把党的信念教育作为老干部和在职党员干部思想建设的重点。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他和老干部一起深入、细致地学习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学习《党章》,重温入党誓词,联系实际学习焦裕禄、杨善洲、苏和等老一辈的先进事迹。他还亲自主持编写了《老干部学习手册》,引导老干部们不忘初心,筑牢党的信念。离休干部吴良存,汶川地震后一次性捐款一万元,并立下遗嘱将身后一次性抚恤金11.4万元作为特殊党费上缴;离休干部苏德亮生前先后资助了11名贫困大学生,并且在十几年中累计捐款救灾近万元;90岁高龄的张志义常年坚持学习,大病初愈仍不放松,光是笔记本就有一大摞……

    在正能量活动中,张连喜同志围绕县里的中心工作,组织老干部参观了“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农村牧区的新变化和农牧民的幸福生活,参观全县“三争四创”的新成果。看到老干部们对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成果非常认可和拥护,他顺势动员老干部们身体力行,组成了城镇建设监督组、“三争四创”宣传组、老年合唱团、老干部文艺宣传队,从老干部的视角、以老干部自己的方式,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现在,只要县里搞决策、开大会,都能听到老干部出谋划策的声音;县里有重大活动,都能看到老干部积极参与的身影。

    十四年来,张连喜同志就是靠着对党的忠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挚爱,把自己的心血和精力全部投入到了党的老干部事业中来,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基层老干部工作的赞歌。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老干部局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