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中演绎精彩 ——记浙江省平湖市委老干部局局长张嘉中

2016-12-26 16:40|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758| 评论: 0


平凡中演绎精彩
——记浙江省平湖市委老干部局局长张嘉中


    在单位同事眼里,他是优秀的领导,工作起来忘记时间;在家人心中,他是忙碌的儿子、父亲和丈夫,一心扑在事业上;在老同志们看来,他事无巨细,有时候甚至比亲人还亲。他,就是有着23年党龄的平湖市委组织部部务会议成员、老干部局局长张嘉中。
    46岁的张嘉中,自1999年调任老干部局工作以来,像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牢牢地“拧”在老干部工作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由于工作出色,他多次获得平湖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连续四届当选平湖市党代表。
    一、他是领头雁,他的思维总是超前一步
    老干部工作政治性、政策性、服务性强,没有扎实的政策功底,是难以胜任这个岗位的。张嘉中意识到,作为履行全市离休干部和退休老领导管理服务职能的老干部局局长,这既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责任。在他刚上任的一段时间里,为尽快进入工作角色,他从头学起——白天,在处理事务之余,向班子其他领导、部下虚心求教;晚上,他把一叠老干部工作业务书籍捧回家中,在灯下“啃”书本。在工作实践中,他在吃透上级精神的基础上,高度关注老干部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注重收集典型案例,不到一年时间,他就较为熟练地掌握了老干部工作的政策业务。不仅如此,八年来,他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创出了平湖老干部工作的特色,使平湖的老干部工作走在了嘉兴市乃至浙江省的前列。“思维总比别人超前一步”,这是熟悉他的人给予他的评价。
    思维超前一步,让改制企业老干部工作在平稳中实现顺利过渡。改制企业的工作千头万绪,十分敏感,处理不当可能引发很多问题。正是及早地看到了这一点,2001年,当平湖的物资、商业、工业等六大系统的40多家企业面临破产、改制的严峻形势时,张嘉中建议在这些企业改制的同时必须对离休干部进行安置,并提出实行“统一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办法,统一管理经费”的措施和办法。这些建议和办法得到市委的肯定和采纳,使这些单位的54名老干部得到妥善安置,解决了这部分老干部的后顾之忧。2003年,在他的主持下,平湖全面建立起离休干部“三个机制”,实现了离休费、医药费“零拖欠”,又先于其他县市,全面完成了老干部及老干部遗属房改政策的落实工作。
    思维超前一步,让老干部医务室成为老干部日常保健的独特阵地。在开展老干部工作的过程中,张嘉中注意到,老干部的日常保健是个问题,让老干部为一点小毛病总是来回跑医院比较麻烦。于是,1999年,在张嘉中的主持下,平湖率先在老干部活动中心内设立了老干部医务室,配备了专职医生和护士,承担起全市近200名离退休干部的医疗保健服务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全方位、高质量服务老干部的新路子。同时,积极拓展上门服务、家庭病房、专家特色门诊等服务,并与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建立了便于老干部就医的老干部医疗“绿色通道”。张嘉中还通过实施医药费节约激励机制,在确保老干部医药费按规定实报实销的同时,充分调动起老干部节约医药费的积极性,并建立了老干部医疗困难帮扶机制、老干部养生保健制度等一系列人性化制度措施。他还积极从“双高期”老干部工作特点出发,专门开办了老干部养生保健班,每月定期请专家为老干部及其家属作有关老年病防治的专题讲座。
    思维超前一步,让老干部督查工作增强提升各级老干部工作意识的有效举措。2005年,为了促进各部门对老干部工作和老干部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视,张嘉中积极向市委建议开展全市性的老干部工作督查,得到了市委采纳,市委办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老干部工作督查的通知》,在全市各部门、镇(街道)全面自查的基础上,市委成立了两个督查组,由市委副书记和组织部长带队,对六个部门进行了重点抽查,并下发了《老干部督查工作情况通报》,取得了推动老干部工作的良好效果,也得到了兄弟县市的高度评价。2006年,这项工作作为成功经验在嘉兴市各县(市、区)中逐步推广。
    二、他是一位局长,他更是一名服务员
    张嘉中无论在家还是在单位都是“孝子”。在他看来,真情对待每位老干部,把他们当作自己的父母长辈,是自己作为一位老干部局长的本职工作。“朴实为人、踏实办事、不事张扬”是大家对他的评价。
    在平湖市的老干部中,人人都熟悉“5022834”这个电话号码,这是平湖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的“热线电话”。周一到周五,老干部有什么事需要帮忙打局里电话,双休日就打这个电话,准有人。老干部家里电话出了故障,银行卡密码忘记了……诸如此类的事情每个双休日都会发生,老干部们首先想到的是拨打“热线电话”,而电话那一头的值班干部总会不厌其烦地帮助协调解决。
    800多次,是他八年走访老干部的次数。八年来,张嘉中把与老干部在一起,为老干部办实事作为自己最大的乐趣。他建立了局工作人员分片联系老干部制度,开展了“走百家门、知百家情、办百家事”和“真诚服务老干部”系列活动。他自己带头,经常深入老干部学习小组、活动小组和活动中心,给老同志讲政策、解疑问。病床前、医院里、活动室,哪里有老干部,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他的心里,装着全市近200名老干部家庭的衣食冷暖。每年,他都要走访慰问老干部家庭100多次。在局长的带动下,老干部局走访慰问、真情关怀老干部蔚然成风,全局每年走访老干部达300多人次。
    24小时,是他每年台风季节值班的时间。每年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来临时,张嘉中总是24小时在一线值班。2005年,第9号台风“麦莎”袭击平湖时,他接到老同志的求助电话,立即联系安排将老同志转移到了宾馆住宿,台风过后,又带着局里两位同志拎着慰问品,蹚着齐膝的脏水看望七位受灾老干部。
    老干部工作需要经常和老人、病人打交道,有时候还要为去世的老干部料理后事。张嘉中毫不避讳、毫无怨言,即使是传染病人、危重病人,也是咫尺面对,真心交流,拉着老同志的手问寒问暖,用真情暖了老干部们的心。许多老干部家属感动地说:“你比我们亲生子女还亲。”现在很多老干部及家人都把他当成了自己家里人一样,有事都愿意找他敞开心扉商量,请他帮助出出主意。
    三、他提升了自己,他更凝聚了一种合力
    在外人看来,老干部局是个“无权无钱有人找,多事多忧多烦恼”的部门,似乎无所事事,但实际上工作是大量而细致的。正是通过这些大量而细致的工作,让张嘉中的思想和能力得到了不断地提升。
    在张嘉中看来,要做好老干部工作,争取市委、市政府领导重视和各方面支持至关重要。他经常把有关老干部工作的政策规定摘录整理成要点,送市委、市政府领导阅读。平时张嘉中善于抓住各种机会向领导汇报、向有关部门通报老干部工作情况,上下左右形成了较强的老干部工作合力。
    作为单位一把手,张嘉中强烈地意识到:老干部工作要实现高效率、高质量,靠一个人的力量绝对不行,关键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他既重视加强班子建设,善于“弹好钢琴”,又主动关心同志,营造部门内部思想上关心、工作上加压、生活上关照的环境。几年来,他积极倡导“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他还要求局工作人员不仅要做,还要会写、会宣传,通过宣传更好地推动老干部工作的开展。他以制定信息写作考核制度和鼓励指导的“推拉结合”方式,加强信息写作和调研,形成了全局上下争当信息报道员的浓厚氛围。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夸奖”。在先进性教育群众满意度测评中,老干部们给予了张嘉中“全票满意”的充分肯定和褒奖。这正是他多年来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智慧,全身心投入老干部工作的真实写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