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网
首页
相关新闻
先进老干部工作集体展播
优秀老干部工作者展播
先进老干部工作者展播
如何做好一名老干部工作者
留言板
联系我们
老干部之家
›
首页
›
2016年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
›
2006年“双先”表彰会
›
查看内容
情系夕阳永无悔 ——记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政治部老干部处处长吴雅琴
2016-12-26 15:31
|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
查看: 457
|
评论: 0
摘要
: 情系夕阳永无悔 ——记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政治部老干部处处长吴雅琴 1982年春,28岁的吴雅琴从部队转业到天津市中级人民法院从事民事审判工作。1992年她服从院党组织的安排,由民庭调到高院政治部从事离退休干部 ...
情系夕阳永无悔
——记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政治部老干部处处长吴雅琴
1982年春,28岁的吴雅琴从部队转业到天津市中级人民法院从事民事审判工作。1992年她服从院党组织的安排,由民庭调到高院政治部从事离退休干部工作,这一干就是15个春秋。12年的军旅生涯造就了她雷厉风行、坚毅果敢的品质,10年的法官经历又培养了她秉公办事、廉洁自律的良好风范,33年的党龄养成了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15年来,她把女性的细腻、军人的刚毅、法官的严谨和党员的忠诚融为一体,无论是干具体工作还是在领导岗位上,她都始终如一,脚踏实地,谱写了一曲情系夕阳永不言悔的奉献者之歌。
一、倾心尽力干事业
作为一名老干部工作者特别是领导者,吴雅琴深知自己责任的重要和肩上的分量。高院离退休干部队伍中,离休干部多,居住地过于分散,且普遍进入高龄和高发病的“双高期”,而老干部处工作人员相对较少。面对这种现状,她在工作实践中集思广益,积极探索,认真了解老同志的所思、所想、所期、所盼,坚持把老同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老同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切入点,经过认真调研,总结积累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干部在衣食住行方面的物质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但由于年高体弱,人际交往减少,政治上和精神慰藉的需求尤为迫切。在高级法院筹建审判大楼、办公用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吴雅琴积极争取领导为老干部们建起了一间活动室,为他们读书、看报、阅读文件提供了便利条件。她主动与社区、街道、学校联系,积极与市司法局、物价局、社团管理局沟通,搭建老同志为“十五”作贡献、为“十一五”谱新篇的平台,筹建了离退休法律服务所,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先后有30多名离退休老同志被社会各界聘为名誉院长、法律顾问和校外辅导员。在落实政治待遇方面还实行了“三个一”制度,即每月固定一天的政治理论学习日制度,及时通报国家和法院的大事,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老干部的思想;每个季度召开一次离退休党支部会;每半年召开一次支部成员扩大会等项制度,让老干部始终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组织的温暖。成立了老干部劲松书法小组,还定期开展健康讲座、健身活动、健康疗养、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各项活动。丰富多彩的学习、娱乐活动充实了老干部们的精神生活,也使吴雅琴的人格魅力得到升华。许多老干部都把她当成自己的“贴心人”,甚至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2003年夏天,吴雅琴组织老干部们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一路上的关照无微不至,使老干部倍感温暖。参观结束后,76岁的离休干部仲诚老人依依不舍,拉着吴雅琴的手说:“小吴啊,你可千万别离开老干部处啊,我们舍不得你。等将来把我们都送走了你再离开吧!”仲诚老人满含期望的话音虽然很低,却让吴雅琴心里不安。用她自己的话说,过去还曾经梦想过有朝一日回到审判岗位,但这一丝闪念却被这些老人的信任彻底动摇了,她在为自己曾经有过的想法感到惭愧不安的同时,更加坚定了倾尽全力为老干部们服务的决心和信心。
二、真情服务献爱心
“人人都会老。快快乐乐、舒舒坦坦地过好晚年生活的每一天,是每个老人的心愿。”吴雅琴常常叮嘱处里的同事们,“咱们对待老干部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多一点耐心和诚心。”她认为,能否做好老干部工作,感情是第一要素。有了感情,才会与老干部亲密无间,待如亲人,服务入微,才能真实、全面地了解情况,才能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既是她工作的真实写照,也是她多年做老干部工作的经验之谈。
作为一名女同志、女处长,吴雅琴把女性善解人意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把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感情全部融入到老干部工作之中,在具体细致上下功夫,由此形成了她独有的“细致、务实”的工作风格。高级法院150余名离退休老干部的饮食起居、医疗保健、生日祝福、心理情感等方面的情况她了如指掌。在她看来,为老干部服务,每一项工作都是具体的,每件小事都关系到老干部的切身利益。老干部有了困难,她主动上门家访,问寒问暖;老干部过生日,她及时送上生日蛋糕,表示祝福;老干部病了,她到处请医问药,为家属分忧。2003年春,在非典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吴雅琴冒着被传染的危险到老干部家中了解情况,发送宣传材料,讲解预防知识。超负荷的工作使她身心疲惫,一天上午,在探望离休干部郭金秀后,极度疲劳的吴雅琴不小心摔倒在郭家的门外,造成左脚踝骨骨折。医生要求她打石膏,休息静养,可她只在医院做了简单的处理,很快回到工作岗位。由于未遵医嘱卧床静养,结果三年后她的左脚还时常隐隐作痛。2004年,一位离休干部病危期间,她在医院和老人家里忙前忙后,令这位老同志的全家十分感动。老人在弥留之际,硬撑着身子,伸出手拉着她,流着眼泪说:“谢谢你,我们全家都感谢你。”从1996年至今,她送走了34位老同志。多年的朝夕相处使她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当医生们回天无力时,她像他们的女儿一样哀伤,每当此时,她都会尽自己的全部努力让老人们了无遗憾地安详离去。2005年春节前后,有五位离休老干部相继生病、去世了。当许多人忙于购置年货的时候,她和同事们却奔波在医院和殡仪馆之间。不管是在半夜时分或者是在节假日、公休日,只要接到老同志家属的电话,她总会在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帮助家属料理后事,以至于医生和殡仪馆的工作人员都和她熟识了,翘指称赞:“一个了不起的女同志!”
三、家庭事业一肩挑
15年来,吴雅琴到底在医院、老干部家和殡仪馆里出出入入多少回、放弃了多少个节假日和公休日,为老同志们做了多少事情,连她自己都记不清了。2002年,老院长因患肝炎住院治疗。由于子女都不在身边,几乎没有亲属前来探望,只有老伴一人陪伴左右。当时老院长正处在传染期,医生们治疗的时候,都是采取严密的防护措施,尽量不与病人接触。病痛的折磨、孤独和寂寞使老院长失去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就在这个时候,吴雅琴带着满面微笑推开了病房的大门。她像女儿一样握住老院长的双手,问寒问暖。吴雅琴的举动令老院长十分感动。这个时候的握手不同寻常,它给了老院长莫大的安慰与鼓励。事后,他的老伴高兴地说:“吴处长你知道吗,你与老院长握手,给他带来多大的信心啊。他多少日子都忘不了,常常挂在嘴边,逢人就讲。”不久,老院长病愈出院了,可那非常时期的握手却让老院长刻骨铭心。此后的四年间,每逢春节,老院长都要带着老伴为老干部处的每一位工作人员精心挑选一盒正宗的“果仁张”,以表达他的感激之情。
15年来,吴雅琴已将她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老干部工作当中,融入到老同志的生活和精神世界里,与他们一同欢乐,一起忧伤,而对自己的家人却照顾得很少。80多岁的老父亲曾因煤气中毒和大腿骨折两次住院,而两次都赶上有老干部生病住院,需要她亲自处理,只能委托哥哥和嫂子照顾父亲。说起这些,吴雅琴眼睛湿润了,她说她愧对父亲。值得欣慰的是父亲理解女儿,从来没有抱怨过她。2005年夏天,她在国外留学的儿子回国休假返校的前一天,一位老同志病危住院抢救。院领导考虑到她的特殊情况决定让她回家帮助孩子收拾行囊,可她固执地说:“这个时候我必须在场,这样老同志心里踏实。”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抢救,老同志脱离了危险。当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时,已经是凌晨两点多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千古诗文倾诉着同一种感情。儿子出国一年多,回家的一个多月里,自己却没能陪儿子呆过几个整天!当目光与儿子期盼的眼神相遇时,吴雅琴的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儿子走后的第二天晚上,吴雅琴打开电脑,看到了这样一个电子邮件:“妈妈,我失去的只是和您的短暂相聚,而您从事的却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您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吴雅琴感慨地说:“连孩子都懂得的道理,自己怎有理由不做好呢?”
收藏
分享
邀请
相关分类
要闻
学习动态
先进集体展播
先进老干部工作者展播
全国优秀老干部工作者
“双先”风采
如何做好一名老干部工作者
主流媒体报道
1997年“双先”表彰会
2006年“双先”表彰会
2011年“双先”表彰会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