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改革中提升老干部工作水平 ——记天津市委工业工委老干部处

2016-12-26 15:30|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418| 评论: 0

在深化改革中提升老干部工作水平
——记天津市委工业工委老干部处


    天津市工业系统现有离休干部5558人,分布在1100个企事业单位。几年来,工业工委老干部处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迎难而上、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工业系统老干部工作在深化改革中得到了不断提升。
    一、着眼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从维护老干部利益出发,推进安置管理工作到位
    1.深入调研,谋划思路。2002年以来,他们针对劣势企业有序退出市场、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的实际,组织工作人员就离休干部安置管理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形成了“三个转变”:一是安置工作的着力点由养老关系的简单变更转变到预提安置资金上来;二是安置模式由单一的易厂安置转变到上收为主的多种安置方式上来;三是安置工作由老干部部门单独运作转变到建立工作机制、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双向推动上来。按照这一思路,精心制定了预提离休干部及遗属安置费用的标准,促进了安置工作规范化运作。
    2.抓好典型,整体突破。几年来,他们总结了华一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股份制改革中预提11名老干部安置资金的做法,印证了预提安置资金的可行性;会同冶金集团公司总结了建立老干部管理服务中心对特殊钢厂破产后20名老干部集中管理的做法。此后,又分别总结了汽车集团和一轻集团公司党委改革改制与安置管理同步推进,以上收为主多种模式安置老干部的经验。依靠典型示范引路,使安置管理工作从整体上实现了由基本思路向实际效果的转化。
    3.精心指导,有序推进。在工业工委老干部处的有力指导下,各集团公司建立了由分管改革部门牵头,组织老干部部门参加的涉老企业改制和破产方案的审议制度,分管改革的部门负责对老干部安置方案审核把关。及时协调服务,面向企业指导预提费用测算;面向老干部做好思想工作;面向接受单位做好管理服务工作的衔接。超前规避风险,预提离休干部费用由集团公司承担资金监管责任,保证专款专用。
    二、着眼于高龄养老实际,从机制和制度建设抓起,确保生活医疗待遇落实
    他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实现好老干部的各项待遇作为根本出发点,努力为老同志维好权、服好务。
    1.以困难企业为重点,健全行业内部生活待遇保障机制。他们着力抓好“三个强化”:一是强化企业尽责,把老干部工作目标领导责任制列入企业党政领导的年度工作目标,增强了企业优先落实老干部各项待遇的自觉性。二是强化指导督查,做到:多宣传,多指导,多调研,及时协调解决突出问题。三是强化集团公司“保底”,推动集团公司对特困企业实行定向定期帮助。
    2.以改进管理服务方式为重点,保证行业内部医保机制良好运行。他们实行四项措施:一是动员和组织20余家企业医院及医务室为老干部提供定期巡诊、设立家庭病床等服务,累计入户服务2.38万人次。二是对身体较好、进行常见病治疗的老同志按月发放医疗预备金。三是设立个人银行账户,让老干部就近领取预备金和报销医药费。四是各集团公司建立周转金制度,用于大病治疗的垫付,并会同13家三甲医院,为困难企业老干部设立“医疗绿色通道”,实行先救治后结算。
    3.以落实联系制度为重点,努力为老同志排忧解难办实事。工业系统有1520名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与3630名老同志建立了定期联系制度,坚持年节慰问、生病住院、有难题打招呼“三必到”。先后为老同志解决生活、住房等实际困难121件。新陆公司工会主席张伦同志,对身患重病的崔金兰始终牵挂在心,或是排忧解难,或是耐心开导,使她抛弃了轻生念头,积极配合治疗。她在给上级领导的感谢信中写到:四年来,我先后九次住院,四次接到病危通知书,是党组织和医护人员一次次把我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给了我战胜疾病的力量。
    三、着眼于精神文化需求,从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入手,抓好老干部队伍思想建设
    1.围绕老同志思想常新的愿望,努力营造终身学习的氛围。针对集体学习难、集中活动难的共性问题,本着因人适宜、因时适宜的原则,鼓励、引导老同志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切实抓好“两保证四促进”。“两保证”,即保证学习材料及报刊人手一份;保证学习有计划,人人知情。“四促进”,即通过读书笔记评比促进自学;通过骨干带头作用促进深入;通过理论辅导促进提高;通过交流研讨促进实效,增强了老同志终身学习的坚定性。如90岁高龄的老红军白怀纲,尽管双目失明,仍然靠听广播、听读文件、听辅导,坚持理论学习。
    2.围绕老党员永葆先进性的愿望,努力抓好离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业系统有离休干部党员4048人,分布在316个党支部。从改进党组织设置方式入手,打破所在企业的局限,由二级单位将分散的党员组建联合党支部;打破大企业中单位部门的局限,按居住区域及楼群组建党支部;打破所属行业的局限,破产兼并企业的党员并入接收单位党支部。工委和集团公司党委每年对党支部成员进行两级培训。在思想建设上,坚持以老党员保持先进性为主线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定期进行表彰。几年来,先后有79个党支部和406名党员受到各级党组织的表彰。
    3.围绕老干部奉献余热的愿望,努力搭建发挥作用的平台。一是选好活动载体。如2004年,结合市委确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组织开展了“我为‘三步走’战略作贡献”活动。2005年,结合曾庆红同志在全国“双先”表彰会上提出的“四点期望”,开展了“牢记四点期望,永葆先进本色”活动。2006年,组织开展了“看发展、葆本色、作贡献”征文活动。二是著书激励引导。以典型事迹为素材,先后编写《激情为工业燃烧》、《老党员的风采》、《老红军的情怀》等书籍,使老同志从典型事迹中受到启迪,得到激励。
    通过上述举措,全系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离休干部代表。有节衣缩食、长期资助多名贫困学生的老红军马得骏;有关心贫困老区教育工作,主动争取市教育部门支持,热心为老区贫困校联系捐助教学设备总价值达到170万元的于云龙;有扎根社区,身患癌症仍带头组织老党员理论学习的高正;有长期担任社区党建研究会会长,坚持为社区离退休党员当好党课教员的刘尚华;有服务社区,甘心为居民群众服务的“跑腿组”带头人陈茂宏等,许多老同志从小处着眼,从点滴入手,默默地履行一名老干部、老党员的责任。
    四、着眼于形势任务需要,从提高素质能力上下功夫,促进队伍建设不断上水平
    1.认清形势,不断深化创先争优的意识。我们把年度培训的重点放在专题学习研讨上,先后就如何适应国资国企改革、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等专题组织学习研讨,提高认知力。并要求工作人员工作思路必须与时俱进,自觉地从老办法、老路子中解放出来,谋划适应改革发展的新思路;工作标准必须与时俱进,自觉破除保稳定、不出事的低标准,以先进单位作为“比”的对象,以老干部满意作为“干”的标准,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服务意识必须与时俱进,发扬不言苦、不言难的精神,树立真诚服务每一天的理念。
    2.注重实践,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把握工作着力点。把普遍性的热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使工作队伍的思想认识和工作在热点问题上聚焦,在重点问题上突破。第二,总结交流有创新的经验做法。把点滴经验变成集体智慧,拓展攻关克难的招法。第三,开展争做老干部贴心人活动。坚持以“比学习,看武装头脑,树立执政为民理念的坚定性;比工作,看学以致用,增强创新工作的实效性;比党性,看履行职责,提高全身心服务的自觉性”为内容的争当老干部贴心人的活动,使工作队伍自觉从顺应“民意”想问题、想招法,尽职尽责地争取深得民心的工作效果,促进了队伍素质的提高。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