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春华:四川省阆中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

2016-12-23 15:55| 发布者: 家网编辑政尺| 查看: 4723| 评论: 0|原作者: 中共阆中市委老干局

    简介:岳春华,女,49岁,四川省阆中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从事老干部工作30年,经常在医院和殡仪馆度过周末或节假日,先后送走200多位老同志。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在墙体开裂的办公室给老同志打电话了解灾情,跑遍30多位老同志的家,逐一确认他们平安无恙。顾不上照料老母亲和即将高考的孩子,坚守震区一个多月,救助受灾老同志。曾获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和“最美阆中人”称号。


三十年始终不改的为老情怀

    我叫岳春华,今年49岁,现任阆中市委老干局副局长,一名基层的老干部工作者。

    我刚出生6个月,父亲就因病去世,是母亲把我拉扯大。1986年,高中毕业的我进入阆中市委老干局,从出入登记、打扫卫生、烧开水等杂务做起,一年后因表现出色破格转正,之后,在老干局一干就是30年。

    在一些人眼中,老干部工作无权无钱没奔头,甚至有人说:“岳春华,你整天和一帮老人打交道,到现在还是一个小副科,值得吗?”媒体采访我,问得最多的也是:是什么让我在一个服务岗位上,付出全部青春年华?

    那是因为,当看到本该颐养天年的老干部,还在积极建言献策、牵手留守儿童、为灾区解囊相助,用奉献社会、服务民生的宝贵精神诠释对党的忠诚,他们的行为,让我深为感动;当看到身边的领导和同事用真情、作奉献,在平凡岗位上从青春韶华干到满头白发,为党委政府和老同志架起一座连心桥,他们的坚守,让我深受感染;当我为退休多年的老同志落实好政策待遇,这位连喘气都困难的老人,突然向我鞠了一躬,这份回报,让我深切感怀!

    这就是我挚爱的老干部工作:时刻感动着他人,又时刻牵动着自己!我付出很少,却得到良多,多次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并获得“最美阆中人”称号。2015年6月,我作为老干部工作先进代表在全省表彰大会上发言,回顾近30年的工作历程,我不禁自豪地说:“我无悔我的选择!因为老干部工作,让我体会到了生命的厚重,收获了奉献的快乐,在平凡岗位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30年如一日的坚守,只为兑现最初的承诺

    30年前,正值放飞青春的我为在老干局整天端茶、倒水当保姆,跑医院、殡仪馆当孝子,情绪一度很低落。老局长谭玉滨看出我的困惑与迷惘,语重心长教育我:“小岳,你可不能瞧不起老干部工作,老干部是我们党的功臣,别人眼里是‘冷门’的工作,我们要热心地做。”首任局长邓洪均有一年类风湿反复发作,因为人少事多,输完液仍拖着肿胀疼痛的腿坚持上班。全国先进王映海在老干部局一干22年,为了给老同志建好活动中心,大半年吃住在工地。他们平凡质朴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感染了我,让我慢慢意识到:做不做得好老干部工作,关键要迈得过自己这道坎,一定要视老干部为父母,把工作做好!

    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个春节,为了让老干部过好年,我提前一个多月在物资部门来回奔波“批条子”,凌晨三四点钟就到商店门口排队,之后,体重不到40公斤的我靠一辆三轮车硬生生把400多份年货搬运回来。怕遭老鼠咬,我便在四面透风、低矮潮湿的仓库一住半个月,当老干部领完年货开开心心过年时,我却患重感冒躺在了病床上。

    在别人眼中,老干部工作看似无大事:“工作一向很平常,迎来送往活动忙”,但在我看来,老干部工作绝对无小事,只有用心用情,小事做到位,大事才自然成。

    有一次,我们组织200多位离退休干部参观朱德纪念馆,途中,离休干部潘老冠心病突然发作,脸色发紫,呼吸困难,我赶紧拿出早已备下的便携式氧气瓶,潘老恢复正常后一个劲说:“丫头真是个有心人”。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突然发生,瞬间浮土飞扬、瓦砾落地。我不顾余震赶到单位,冲进墙体开裂的办公室,给分散居住在农村和乡镇的老干部打电话,紧跟着又骑上自行车,两个多小时跑完30余位老干部的家。之后一个多月,我和同事每天忙着为老同志搭建帐篷,转移安置,联系修复受损房屋。当我把防暑药品送到96岁老干部杜淑泉手中,老人颤巍巍拉着我说:“小岳呀,有你在我就不怕了”……但是,我却无法照顾寡居多年的老母亲,陪伴冲刺高考的儿子,丈夫看我累得又黑又瘦,心疼得直说真是个“滥贤慧”。

200多份悼词,见证对老干部敬爱致恭

    基层服务工作长年都是接待来访、组织活动、走访慰问、医院看望、遗体告别等琐碎事情。节假日本该陪伴家人,我却忙着跑医院看望老干部;有时正值除夕夜万家团聚之际,我和同事却在阴冷的殡仪馆送逝世老干部最后一程;夜深人静之时,我们可能还在发讣告、写生平简介。这些年我先后送走200多位老干部,在我办公桌抽屉里,至今保存着200多份为去世老干部撰写的生平简介。

    91岁老红军王峰去世后,为了能写好王老的革命史,我当天查找档案、了解情况,经过反复斟酌、推敲,等定稿时,已是凌晨时分。匆匆洗漱后,我强忍疲惫,带上稿子和领导前往市殡仪馆,赶在凌晨6点准时为王老举行送别仪式。

    但是,这些并非所有人都会理解,为了落实老干部的政策,协调老干部的事情,在部门和老同志家三番五次跑断腿、磨破嘴是常态,有时问题解决后一出门,委屈的眼泪不自觉就流了下来。有一年,部分老同志因待遇思想不稳定,我和同事上门反复讲解政策、疏导情绪、解决困难,最终老同志们感动地说:“你们用行动理顺了我们的心气。”其中一位张老大小便失禁,身上常有一股异味,但老人每次到我办公室时,我都递上一杯热水,耐心倾听诉求,经多方奔走,为他落实了每年享受特殊病种治疗费7000余元。

    这些年,我与局领导为老干部争取帮扶资金200多万元,帮扶400多人次。行动不便的离休干部门诊医药费报销,我都积极承揽代办。老同志都说:“子女没想到的,春华想到了,子女没做到的,她做到了,她比女儿还亲!”

    俗话说,敬田有谷、敬老有福。每年春节,第一个拜年电话都是老干部打来的;春天来了,王尚益老人和老伴摘下第一茬鲜花送给我;在单位加班,老八路陈坚颤抖着双手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端到我的面前。

    这一刻,我真切体会到了老干部工作的美丽。

100多万字笔记,记录一路执着追求

    老干部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事情繁杂琐碎,多年来,我随身带着“三宝”:一是老干部大情小事记事本;二是工作常用政策手抄本;三是老干部及其子女通讯录。坚持把中央、省委的最新精神、常用政策摘抄下来,把工作体会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撰写的工作心得、调研文章已有100多万字,剪辑资料20多本,300多篇工作信息被各级报刊、简报登载。

    2009年,我担任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后,协助局领导将老干部活动中心扩建到5000平米,并新增多功能厅、电子阅览室、古城文化研究会、老年大学专用教室等,使老干部文化养老“升级提档”。去年,中心被评为全省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

    2014年,中组部提出“老干部工作要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老干部工作迎来又一个春天,也为基层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印发学习手册,组织专题辅导、分组讨论,围绕“三句话”开展了“我看阆中这一年”“重塑南充新形象、我来增添正能量”等主题活动。2016年3月,为助力精准扶贫,作为局扶贫工作组组长的我与局领导带领工作组、老干部志愿服务队、涉老组织深入五马镇、青山包为38户贫困户把脉问诊、开脱贫处方。老干部们积极为脱贫建言献策,为引进养猪企业牵线搭桥,为解决水源筹措资金……74岁双目失明的村民侯某捧着扶贫款老泪纵横:“没想到我穷在深山有远亲,还是党的政策好!”不忘初心、再作贡献,从老同志的身上,让我更加懂得责任、真情与奉献。 

    前不久,参加南充市第六次党代会期间,我接到了易地安置离休干部何文光的致谢电话,深为感怀,我想到我家楼顶种着的君子兰,品性谦和不与万卉争春,花色单纯却怡人心脾,茎蕊含蓄伫立一以贯之,不正体现了我们老干部工作者始终不改的为老情怀:倾注默默真心,温暖人间晚晴!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共阆中市委老干局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