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京市委宣传部离退休干部处

2016-12-23 15:17| 发布者: 家网编辑政尺| 查看: 919| 评论: 0|原作者: 北京市委宣传部离退休干部处

立足优势 守正出新

全面提升老干部工作水平

----记北京市委宣传部离退休干部处

 

    北京市委宣传部离退休干部处现有工作人员4名,直接服务管理部机关26名离退休干部,并对所属22家系统单位老干部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工作覆盖7000余名离退休干部。系统所属单位既有机关、也有事业和企业,随着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部分单位还涉及转企改制等问题,单位情况千差万别,离退休干部构成复杂、需求多元,老干部工作任务负责而艰巨。近年来,市委宣传部离退休干部处积极适应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立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优势和特点,以人为本,守正出新,带领和激励广大老同志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在服务大局中体现老干部工作的价值。

一、理念先行 以文化人 为做好老干部工作提供思想保证

    始终秉承以文化人的理念,紧围绕中心工作和大局,把握宣传系统独特优势和系统老同志工作的规律,在“文”字上下功夫,在扎实做好文化养老的基础上,积极引导老同志传递释放正能量。

    坚持“以文养人”。根据老同志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组织老同志欣赏文艺精品演出、开展书画、摄影、合唱等文化活动,为老同志提供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同时,主动搭建老干部提供学习理论、交流思想、宣传典型的平台,鼓励老同志“展示阳光心态 体验美好生活 畅谈发展变化”,实现文化养生,打造老同志精神文化家园,使老同志颐养天年。

    坚持“以文育人”。注重充分发挥宣传工作优势,为老干部订阅《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支部生活》、《前线》、《大讲堂》等党报党刊,通过“宣讲家”网站、参考活页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向老同志推送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大力宣传贯彻党的理论政策和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教育引导老同志准确把握党情、国情、市情,正确看待国家的发展变化,客观分析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主动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积极畅谈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变化和美好生活,赞美深化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广大老党员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的热情和责任。

    坚持“以文怡人”。大力号召离退休党员干部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参加文化志愿服务,鼓励他们在新闻节目监听监看、文物保护、楼宇党建、文化传承等方面积极开展志愿服务。许多老干部自觉参与网络监督,为净化网络空间做出贡献。积极进行文化志愿服务分类,推进老干部志愿服务团队规范化建设,实现老干部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通过志愿服务平台,引导老同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老同志的正能量辐射到全社会。实现了让老同志在奉献他人的同时,愉悦身心、滋养道德。2014年,北京电视台志愿服务团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2016年北京人艺离休干部蓝天野同志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二、找准抓手 善于宣传 深层次推动老干部工作

    在落实工作中,找准抓手,把握宣传规律,打造三个品牌,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创办网上党校,让老同志老有所学。依托市委讲师团成立了北京市宣传系统老干部党校。党校采取传统学习和网络学习相结合,线上学习和线下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为系统老同志提供多元化服务。以视频、音频、PPT为主要形式,精心选择意识形态、党的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命题,实现老同志在没有围墙的党校中开展有组织的学习。同时利用市委讲师团丰富的教学资源,定期邀请各领域专家学者到系统单位为老同志举办报告会和研讨会,向全系统老干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报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针对老同志行动不便、居住分散的现状,开展“送党课上门”活动,让老同志就近就便得到学习和提高。

    办好《晚晴》月刊,让老同志老有所联。依托《晚晴》文化阵地,让老同志第一时间了解相关重要信息,为老同志搭起沟通交流的文化平台,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注重走近老同志身边,听取老同志心声,挖掘老同志故事,组织老同志投稿,把《晚晴》打造成了联系老同志的纽带,成为老同志的良师益友。老同志们动情地说“每月接到《晚晴》,就像接到了一封来自宣传部的家书,倍感亲切!” 

    精心策划党建活动,让老同志老有所信。抓住重大节点,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与服务老同志有机结合,进一步凝心聚力,引导老同志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先后组织“颂歌献给党”宣传系统老干部喜迎十八大文艺演出 、“与党同心 与祖国同行”主题征文和书画摄影展等活动。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市委宣传部与北京音乐台推出“难忘的歌声”系列音乐节目,共制作播出24期,以“文化名人引领,经典老歌回放,感人故事讲述”三位一体的形式,讲述了肖军、臧克家、吴祖光、李苦禅等首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老同志以笔做刀枪,以歌做号角的抗战故事。在推进工作中,充分凸显信仰的力量,展示首都宣传思想文化界在抗战的烽火岁月中坚定信仰,舍家为国,为人民创作,为抗战怒吼的卓越贡献;充分凸显文艺的力量,展现首都宣传文化工作者的优秀抗战文艺作品在坚持全面抗战、赢得民族解放过程中,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这些党建活动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老同志们纷纷表示通过党建活动心和党更近了,对党的爱更深了,要时时刻刻不忘党员的身份,永远跟党走。 

三、用心用情 慎细慎微 做老同志的贴心人

    离退休干部处按照宣传部长李伟同志提出的“热心、爱心、孝心”的要求,用心用情服务,把老同志当作亲人一样对待。开展工作中既注意从大处着眼,保持对关键环节的深层关注,又注意从小处着手,坚持抓细、抓小,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切实把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送到老同志身边,尽心竭力做老同志的贴心人。

    摸清底数,精准服务。建立老同志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和思想情况的台账,定期走访老同志,制作老同志朋友圈通讯录,广泛联系老同志的家人和老同事老朋友,通过电话、微信、上门走访等多渠道全方位了解和记录老同志情况,在做好普遍服务的同时,确定需要重点关注和服务的对象,主动联系,针对老同志特殊需求,开展精准服务,一对一帮助老同志解决困难。退休干部印幼清年逾80,罹患癌症,由于儿女不在身边,离退休干部处处长冯怡同志多次带领处室同志看望慰问,帮助办理住院和出院手续,中秋节,还专门为她熬了鸡汤送去月饼,老同志深受感动,亲切地叫她“小棉袄”。

    把握规律,落细落小。根据老同志心理和生理特点,积极把握工作规律,善于从细微处找到工作突破口,为老同志排忧解难。注重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帮助老同志消除心中的忧郁感、孤独感、失落感等低落情绪,引导他们展示阳光心态。系统局级离休干部张永经由于相伴60年的老伴去世,精神受到很大打击,处里同志听说后第一时间前往慰问,倾听他讲述自己的金婚故事,引导老同志把心中的思念和悲伤宣泄出来,通过多次上门看望,最终帮助他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渡过生活难关后,他通过多种形式为年轻人讲述家人的抗战故事,教育引导年轻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在离退休干部处的带动下,系统老干部工作者坚持以老同志需求为第一工作任务,以老同志满意为第一工作标准,真正做到让老同志老有所依。2014年和2015年共有24名系统老干部工作者获得北京市“孝星”称号,在全系统营造出浓厚的爱老、敬老氛围。

(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京市委宣传部离退休干部处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