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在组织开展以“展示阳光心态、体验美好生活、畅谈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正能量活动中,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助力十三五·增添正能量”为载体,引导全区离退休干部紧紧围绕工作大局,传承优良传统,发挥独特优势,着力为广西“十三五”良好开局多出主意、凝聚人心、助力发展。全区54万离退休干部不忘初心、聚力前行,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光添彩。 1 南宁市委老干局: 争当“四大员” 做好“传帮带” 南宁市离退休干部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四个城市”发展、勇当广西“两个建成”排头兵的目标任务,勇于当好“四大员”,在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关心教育青少年、激励年轻一代成长等方面,做好“传帮带”,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凝聚起合力振兴南宁的正能量。 当好宣传员,做和谐发展的“代言人”。老干部们上街道进社区,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协助开展群众宣传工作。今年以来,南宁市广大离退休干部开展“讲传统话发展”活动90场次、“助力十三五·我当宣传员”活动24场次,很好地发挥了老同志在凝聚思想共识、传递社会正能量方面的作用。 当好“调研员”,做中心工作的“建言人”。老同志主动深入企业、社区、乡村,了解民情,开展调研,为南宁市改革发展、服务民生、精准扶贫等工作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120多条,为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当好帮教员,做关爱后代的“筑梦人”。“老将军讲故事”“南宁空中家长学校”“能帮就帮、合众助学”等各具特色的关爱下一代活动,无不体现老同志对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关注与厚爱。截至目前,全市离退休干部“五老”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传统教育88场次,受益青少年达200多万人次。 当好“指导员”,做以老带新的“带头人”。南宁市第一医院冯关荣、黄焕光等20多名老专家,在医务第一线传帮带年轻干部,并参加下乡义诊和社区健康咨询活动,受益人数超1000人。江南区的老同志送科技下乡,仅退休干部梁敦汉就为农村年轻人传授铁皮石斛种植技术4000多人次,深受群众欢迎。 2 贵港市委老干局: 着眼新岗位 释放“新能量” 贵港市离退休干部围绕服务发展、促进和谐、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眼“新岗位”,释放“新能量”,作出新贡献。 发挥经验优势,做促进发展的宣传者。已退休15年的梁永和同志,原是港北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组织协调工作是“老本行”,如今他的新岗位是市关工委办公室副主任。他除了每天按时上下班、做好关工委日常事务外,还发挥自身优势,做好有关对接联系,为全市“五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好“前站”、作好安排。不少离退休干部从领导岗位退休后,进入到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成为老同志学习活动的领头人,他们着眼新岗位,组织老同志文艺团队下乡村、到社区、进学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诠释党委、政府的发展方略,点赞改革发展新变化。 发挥人脉优势,做经济建设的参与者。离退休干部积极发挥参谋作用,在招商引资、社会管理、创建文明城市等方面建言献策。他们响应市委、市政府兴市强市的号召,发挥人脉广等优势,组建招商小分队,今年以来赴广东、北京等地开展两场招商活动,接洽5批次客商,签约意向投资项目9个,拟投资总额70多亿元。其中,开工建设1个、竣工投产1个,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发挥威望优势,做优良作风的传承者。在石羊塘社区,老干部老党员树长者风范、传良好家风,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表率作用。对一些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的青少年,他们给予引导帮助,鼓励他们重拾信心。老同志们积极参与文明城市、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全市共有300多名老干部投入到党风廉政监督、维护社会治安、争创文明城市等活动中,积极支持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工作,在群众中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3 桂林市委老干局: 发挥独特优势 倾力胜地建设 桂林市委老干局组织开展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活动,在全市广大离退休老同志中引起积极反响,他们围绕市委、市政府“坚持桂林建设国际旅游胜地‘一本蓝图绘到底’”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为旅游胜地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服务生态乡村发展。有专业特长的老同志成立了31支志愿服务队,深入基层开展专家义诊、科技指导、法律咨询等活动。“服务三农”的志愿服务队先后到灵川、永福、全州等地农村,开展水果栽培与护理技术培训,指导种植罗汉果面积达1万亩、百香果面积达1.5万亩,以产业支撑、技术支持,带动农村群众脱贫致富,助力“美丽桂林·生态乡村”建设。 促进城市文明建设。象山区的老干部“城市管理”志愿服务队开展“做文明桂林人”劝导活动,他们在辖区的火车站、汽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针对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乱涂乱画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纠正、制止不文明的行为,引导市民遵守交通规范,做到文明过马路、文明驾车。各城区志愿服务队的老同志们还经常协助单位、社区,开展城市垃圾清理活动,为保持旅游胜地的整洁靓丽出力。 引领群众文化活动。离退休干部组织开展“多彩金秋·美丽桂林”文化活动,对促进城区文化活动的繁荣起到了积极带动作用。老同志文艺团队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他们采用桂剧、彩调、山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发展新理念,赞颂发展新变化,传扬身边凡人善举和社会新风尚,今年开展本土文化优秀节目巡演16场、观众达2.3万人次,既丰富了桂林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充实了桂林这一旅游名城的文化底蕴。在城区广场,老同志们带动了广场舞、太极拳、大合唱等群众性文体活动的蓬勃开展,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增光添彩。 4 北海市委老干局: 唱响发展和声 共促港湾和谐 在海滨城市北海,活跃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退休不褪色、余热再生辉,为北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增添正能量,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融疍家文化唱发展和声。围绕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发展和北海的地域特点、民俗文化,老同志们依托各级老年社团组织,组织成立文艺、科普、法律等宣传队,深入挖掘和弘扬北海疍家文化,自导自演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为北海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唱响和声。他们进渔港渔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向渔民送法律、送科普知识,激励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今年以来,离退休老同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上百次,参与人数近万人次。 为发展建言做养殖指导。围绕北海海洋产业的发展,老同志们以自己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积极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参考。在今年《北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上,与会的15名老同志就实施全域旅游城市建设、培育发展海洋产业、建设海洋强市等方面建言献策,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针对部分虾农因为养殖技术等原因导致连年亏损、虾塘丢荒的问题,经验丰富的渔业老专家们不辞劳苦,专门来到养殖场所,指导、帮助虾农掌握养殖技术,成为群众发展生产的“高参”。 传优良作风助文明创建。广大老同志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以良好的风范影响、带动干部群众,促进争先创优。龙先兰是北海地角女民兵连的首任连长,退休后她又继续担任该连党支部书记,并带领支部一班人马,传承和发扬女民兵连精神,推进港湾文化活动,协调解决渔民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北海老同志的带动下,来自山东的79岁老人李子松等“候鸟老人”到北海居住后,加入社区临时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主动投入和谐社区建设等行动,共同为北海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发光发热。 5 贺州市委老干局: 营造良好氛围 情洒寿乡发展 贺州市离退休干部与时俱进,发挥优势,服务大局,为改革发展凝聚合力,释放正能量。 为换届营造氛围。老干部们配合有关部门,组成宣传队伍,通过文艺演出、编唱山歌、咨询问答等形式,宣传换届纪律,引导群众支持换届工作。今年市、县、乡三级换届期间,老同志们组织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为各级换届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八步区老同志在灵峰广场开展“纪律人人遵守、风气人人监督”主题宣传活动,昭平县老同志自编自演小品、舞蹈等节目在各乡镇巡回演出,受到干部群众称道。 为发展把脉建言。“贺州发展战略紧紧抓住了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生态旅游开发要注重历史文化的提炼和保护”,在参加该市组织的“我看‘十二五’,建言‘十三五’”等主题活动后,作为曾经的建设者和见证者,老同志们在为全市城乡发展成果点赞的同时,纷纷为贺州生态健康产业发展把脉建言,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还通过撰写经验体会、调研报告等多种方式,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为寿乡增添活力。“打太极拳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为‘生态贺州·长寿胜地’建设添砖加瓦。”贺州市老年大学太极拳班的老同志深有感触地说。在贺州市打造“生态贺州·长寿胜地”健康养老品牌形象的进程中,一支由老干部组成的太极队伍,不仅免费为群众讲授太极拳基本知识,还精心编写了生态养生相关理论文章,传播太极文化,传递长寿贺州“新名片”,身体力行,促进贺州“四个业态”发展。 6 百色市委老干局: 传承红色基因 热心老区攻坚 “百色起义豪情在,一代一代传薪火。接过前辈圣火棒,脱贫奔康再拼搏。”日前,在百色市举办的离退休干部正能量山歌比赛中,退休干部黄绍坚现编现唱的山歌引来阵阵掌声。百色市离退休老同志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优势,为老区发展和脱贫攻坚营造氛围、凝聚共识、汇聚合力。 用红色文化引领下一代茁壮成长。60余名红军后代组成的百谷红军村老年合唱团,12年来坚持传唱红军歌曲,传播红色基因。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故事爷爷”的离休老干部、老战士赵祯,虽然已86岁高龄,仍坚持给青少年讲革命传统故事,听众累计达4.5万人次。百色起义纪念馆、红七军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是老同志们向青少年作专题报告、讲党史、上思想教育课的阵地。近年来“五老”宣讲团开展的“红色基因传承”宣讲活动、宣讲报告多达7300余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达121万人次。 用红色精神鼓励干部群众克难攻坚。老同志们以身示范,弘扬优良传统,助力脱贫攻坚。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百色市离退休干部组建起116个“银发智技服务队”,深入城镇乡村、厂矿企业一线开展服务。那坡县老科技工作者科普讲师团,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开展食用菌栽培技术、桑蚕种养等农技示范活动150多场次,受教育群众达3.1万多人次。 在与滇黔两省相邻的西林县,老同志们开展“桂滇黔老干部共助精准扶贫”调研活动,深入该县28个贫困村开展调研,形成专题报告8篇,为当地精准脱贫出谋献策。全区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农存贵,退休后回到家乡平果县山心屯。他带领群众修建公路、水渠20多公里,建成山心屯林下养鸡示范带和山心西瓜协会,参与群众达220多人,人均收入超过1800元,成为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带路人。 7 崇左市委老干局: 联动各方添合力 放歌边疆美名扬 “新竹高于旧竹枝,多得老干来扶持。”崇左市离退休老同志充分发挥正能量,以基层党组织、老年社团组织为纽带,联动各方,做好帮扶,为全市的改革发展、精准扶贫聚共识、增合力、添光彩。 崇左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扶绥县塘岸村党总支部结对联建,指导、帮助塘岸村党总支部理清发展思路,找准脱贫致富路子,发展集体经济。通过联建帮扶,农户方志英的养鸡规模从原来的2000只发展到4000多只,蔬菜种植从4亩扩大到6亩,带动了塘岸村93户贫困户养鸡、种菜发展生产。 老科协、老促会等涉老组织临时党支部,组织开展“百名老专家下基层送科技助发展”活动,100多名老专家深入基层一线,为农村群众提供技术咨询、技能培训等,开展服务活动近70场次,受益群众4万多人。龙州县老科协临时党支部致力于技术指导,促进该县响水种桑养蚕合作社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仅今年上半年,该合作社蚕茧收入就达40多万元,入股的19户社员每户每月分红2000元。 诗赋传扬边疆美,山歌传唱正能量。左江花山岩画申遗过程中,江州区老年诗词协会等社团老同志通过撰文、写诗及在社交平台和网络媒体积极发声,为申遗工作助威。宁明县老同志团队实地开展调研,为花山岩画申遗提供调研报告和可行性建议,助力申遗成功。各县(市、区)老年大学老同志开展“畅谈发展变化、助推精准扶贫”“普法乡村行、精准助脱贫”等活动,通过文艺宣传、编唱山歌等形式,为崇左经济社会发展点赞,把党的好声音、好政策传达到基层、传递到农村党员群众中。 8 防城港市委老干局: 勇于担当组织员 献力党建新发展 2014年以来,防城港市选派19名政治立场坚定、熟悉党建业务、工作责任心强的处级和科级退休干部党员,担任市、县、乡三级党委组织员,有力推进了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十三五”开局之年,受聘担任组织员的老同志继续发挥作用,围绕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立足市情乡情,开展调研、当好参谋、做好指导,传承好作风,增添正能量。 当好基层党建“调研员”。老同志组织员充分发挥经验优势,为基层党建工作把脉建言。该市民政局退休干部陆建荣等老同志先后到上思县三英村、杆青村开展农村后进党支部整顿工作调研,查找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市科技局退休干部韦启章等老同志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情况调研,对支部政治学习、制度建设、活动开展等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 当好发展党员“指导员”。老同志们传承好作风,做好传帮带,指导、帮助基层党务干部和党员骨干熟知党务,把党建工作做实做细。一些农村党支部对发展新党员的工作程序不熟悉,他们就面对面地指导,同时对支部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帮助党支部书记和委员提高工作能力,指导党建工作的开展。 当好服务群众“联络员”。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老同志们主动了解民情民意,及时将邻里纠纷、民生民困、治安漏洞、卫生盲点等基层实情反映给社区党总支,以自己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主动耐心地做好安抚和解释各项工作,发挥了“稳压器”作用。与此同时,他们还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配合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百日攻坚”大行动,指导做好党建工作。老同志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向业主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推进港口区“两新”组织新建党组织137个,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聚心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