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跨越千年的富顺文庙

2016-11-15 17:40|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631| 评论: 0

摘要: 跨越千年的富顺文庙□ 伍松乔“富顺文庙规模宏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为不可多得的文物古迹建筑珍品。希望把它保护好,利用好。”这是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的殷切心愿。“才子之乡”的渊 ...

跨越千年的富顺文庙

□ 伍松乔

 

 

“富顺文庙规模宏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为不可多得的文物古迹建筑珍品。希望把它保护好,利用好。”这是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的殷切心愿。

“才子之乡”的渊源

千年古县富顺县,原属古江阳县(今泸州市),由于该地产盐,北周武帝天和二年(567年)将其单独设县。建县后400多年间,由于地处偏远,盐业虽盛而文风未开。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朝廷选派太常博士周延俊来富顺任知监。他努力兴教化,办学校培育士子。在他任职的第6年,富顺终于出了第一个进士李冕。全县士民欢欣之余,集资在县城中心的南门建成文庙,时称“文宣王庙”,作为祭祀孔子和办官学的场所。

富顺文风从此大开,宋**中的进士即有67人之多。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知县钟铉重整庙坛,明成祖永乐年间始称“文庙”。

在明朝,富顺的科考成绩突飞猛进,出现了一个庞大的金榜题名群体。

据曾任富顺县政协文史委主任的刘海声统计,在明朝,参加四川乡试的富顺考生中,有474人考中举人,其中获第一名解元的竟有9名,另有268名贡生被选入朝廷国子监读书。尤为难得的是,在全国最高级别的会试和朝考中,考中进士的富顺考生有134名,占同期四川进士总额的十分之一,其中包括“景泰十才子”之首的晏铎、“嘉靖八才子”之一的熊过等。

富顺因此获得“才子之乡”的美誉。到清末废除科举为止,富顺县共产生了238位进士、807位举人、863位贡生。清代县里的考棚,规模弘大,开考之时,竟要坐下两三千人,济济一堂。

如今,文庙成为富顺文化人心中的神圣殿堂,是他们与文共舞的快乐“派对”所在。建国后,这里曾先后容纳了新华书店、图书馆、文化馆、文管所等文化单位,以及文学、摄影、美术书法、音乐等多个文艺团体,成为名副其实、地地道道的“文”庙。

 

曲阜图纸的“标准版”

现在人们看到的富顺文庙,其整体规模与细节皆是“道光版”,其范本就是当时县绅萧永升特派专人前往曲阜,通过时任县令富顺进士张震取回的规制图纸。

富顺文庙坐北朝南,背靠蜀中名胜西湖神龟山,面向沱江,隔江与对岸挂榜山相呼应,符合古代风水学。它东西面宽46米、南北纵深150米。与全国绝大多数文庙建在平地上不同,富顺文庙从“数仞宫墙”到敬一亭,三进庭院次第依坡而上,更显气势不凡。

通过宫墙左右的礼门、义路或两旁的圣域、贤关进入文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泮池。泮池即学校之意,表示文庙也是读书求仕之地。

泮池上架桥3座,中为状元桥,左右便桥为祭祀过道。如果富顺有谁能鱼跃龙门、蟾宫折桂,就可以从状元桥上走过。富顺文庙的状元桥,与许多文庙的平板桥不同,是九龙镂空石拱桥,给人留下了更形象的想象空间。

状元桥后是棂星门,棂星即天上的文曲星,寓意孔子的崇高地位,经过棂星门才算正式进入孔子门下。棂星门由3组石坊、12根顶部刻着滚龙抱柱的冲天石柱联排构成,坊宽22.4米,中间一组石柱高12.8米,超过曲阜孔庙棂星门的10.34米,为全国文庙之冠。

经过棂星门,拾级而上为明伦堂即戟门。戟门后广场有日月坛,居中丹陛是三层镂空的九龙石浮雕,极为珍贵。石梯登台后是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殿内供奉着孔子,两旁配祀的是他的12位著名弟子,殿前为祭孔的月台。大成殿面积532平方米,共用大圆木柱50根,整个梁枋、檐板都是原木精雕的龙凤麟狮、虫鱼花鸟。殿高35米,为明清时期典型的斗拱结构,画栋飞檐,精巧华美。屋顶上脊龙昂首,跃然欲飞,琉璃金瓦,壮丽凝重。

大成殿后的第三进院落为泮宫,“泮宫丹桂“是当年富顺八景之一。这里的正殿是崇圣祠,左右有龙池、凤穴,清泉常满,大旱不干。崇圣祠后侧隆起的坎上建筑是孔子的寝宫敬一亭,这里保存着文庙里年代最久的孔子阴刻像石碑。据记载,这阴刻像是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所绘,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翻刻而成。此图线条简洁明朗,孔子不着冕旒,衣着飘逸自然,是难得的文物珍品。

1980年富顺文庙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迄今幸存的29座文庙中独具魅力的佼佼者。值得庆幸的是,富顺城市新规划中,打造“文庙——西湖4A级景区”已经正式公布,富顺文庙的保护与开发,值得期待。■

 本刊201616期刊登《恩阳:宁静的红色古镇》一文后,引起读者对恩阳古镇的盎然兴趣。

喜读言午君恩阳特写

□徐维霖

 

古味春花亮眼开,

山光水影匠心排。

列宁学校腾天马,

川北商流铸俊才。

浩气吞云诗画笔,

千帆破浪海空怀。

红军故事经年酒,

别有风情娓娓来。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