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任建设:一位秦岭野生动物保护者的苦乐人生

2016-7-13 11:35|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117| 评论: 0

摘要: 任建设:一位秦岭野生动物保护者的苦乐人生 文/石朝阳 61岁的任建设,谦逊随和,文质彬彬,形象上,很难将他与“四十多年奋战在野生动物保护第一线的野生动物保护者”联系到一起,而那些见诸影像报刊的精彩故事,主 ...

任建设:一位秦岭野生动物保护者的苦乐人生

/石朝阳

 

61岁的任建设,谦逊随和,文质彬彬,形象上,很难将他与“四十多年奋战在野生动物保护第一线的野生动物保护者”联系到一起,而那些见诸影像报刊的精彩故事,主人公却实实在在都是他。他曾无数次参与野生动物救治、野生动物案件侦破、野生动物调查等,经他亲自解救、抢救的各类野生动物有2000多只(头),大家亲切地称他是“秦岭野生动物的保护神”。

 

四十多年一线救护乐在其中

1973年,18岁的任建设在太白县二郎坝公社工作。二郎坝是大熊猫、金丝猴分布区,山清水秀、民风朴实,人们时不时看见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等出没。1970年前后,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尚不健全,随意猎杀动物现象时有发生,对野生动物保护情有独钟的任建设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利用担任宣传干事、团委书记之便,经常宣传教育。他的宣传教育增强了当地人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的意识,多年来,当地从未发生猎杀珍稀动物案件。

1980年,他调往林业派出所工作,保护野生动物成为职责。由于对野生动物的挚爱,1993年,他被任命为太白县野生动物保护站的首任站长,成为一名全职的野生动物保护者。

上任伊始,他便亲历了一次大熊猫野外救护。1012日,忽接群众报告,太白县二郎坝乡牛尾河村发现一只有病的大熊猫,任建设当即带领工作人员连夜冒大雨前往营救。深秋的山区,气候复杂多变,途中大雾、大雨、大雪、泥石流、塌方交替出现,他们硬是步行40多公里,连夜用担架将病危的大熊猫“白雪”抬回。经过精心救护,“白雪”康复了,后来它远嫁四川卧龙,繁育后代6只,成为有名的英雄母亲,现已儿孙满堂。赠送台湾的大熊猫“圆圆”,就是“白雪”的孙女。

19941995年,任建设组织人员,采用独创的围捕办法,顺利完成国家下达的捕捉金丝猴、羚牛任务,为珍稀野生动物的科研与保护,做出了新贡献。

2003年元月,宝鸡市陇县、凤翔等地相继发生金钱豹吃羊、伤人事件。为保证当地群众生命安全,任建设亲自带领抢救队员连续三次出征,冒着生命危险活捕,救回三只金钱豹。三只中的一只特别凶猛,身中麻醉枪弹还向人群猛冲了50多米才晕倒,关进笼中敏捷地抖掉身上的绳网继续向人嘶吼发威。惊心动魄的情节在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由任建设亲口讲述,引起很大反响。网友留言:“古有武松打虎,今有建设擒豹”。节目播出后,为野生动物保护吸引了国内外40多万元设备捐赠及资金。

200311月,周至老县城保护区发现一头病危羚牛,任建设亲自带领三名抢救队员前往现场。当时大雪刚过,路面上覆盖着厚厚一层冰雪,坡陡路滑,行进非常困难,抢救队员们有三次差点翻下深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任建设所带领的小分队依然顺利完成了抢救任务。

20051月,宁陕县发现一只离群受伤的金丝猴急需抢救,但西万公路因大雪已经封闭,任建设带领抢救队员不顾冰雪路滑绕道前行,历经11小时,翻越三座大山梁,行程300多公里终于到达抢救地点,为这只金丝猴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这样的事例,枚不胜举,他抢救野生动物的足迹,几乎遍及全省各地。

 

凝聚起野生动物救护的集体力量

任建设是太白县野生动物保护站首任站长,他率先垂范、亲力亲为,为野生动物的保护殚精竭虑。他所领导的太白县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迅速成为全省楷模,连续多年被评为陕西省野生动物保护先进单位,全国大熊猫保护先进县,受到原林业部的表彰奖励。鉴于任建设突出的工作业绩,1999年,他被调到省林业厅野生动物保护站工作。来到省城机关,生活舒适了,他却因为远离野生动物保护一线,心里颇为难受。

20012月至6月,历时5个月,他参加了全国第三次大熊猫秦岭山系外调查,调查动植物样本506条,抽查样线37条;参与全省野生动物经营利用情况调查、清理、整顿,并撰写全省野生动物经营利用清理整顿情况调查报告;起草关于对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等。为开创陕西省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新局面尽了自己的一份力。

2002年,在西安待了刚三年,任建设便主动放弃省城的舒适生活,来到位于周至楼观台的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任专职副主任,开始了整日与野生动物为伴的新生活。来到“中心”后,他先后组织抢救各类野生动物200余次,抢救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野生动物2000余只(次)。

在重视野外抢救的同时,任建设对野生动物管护和繁殖工作格外努力。他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针对不同动物种类制订管护繁殖计划,带领职工共同奋斗,攻克野生动物救护和繁育难题,创羚牛、金丝猴等珍稀动物繁殖高产纪录等。2002年,陕西洋县60只朱鹮远距离运输到楼观台落户,他带领大家摸索研究,使跨越秦岭南北气候带的朱鹮取得当年易地繁殖成功先例,他主持的朱鹮易地繁殖项目取得重大突破。2002年到2003年,繁殖成活朱鹮72只,获得人工饲养条件下自然繁殖一巢4只的最高纪录;数年后,这群朱鹮成为250多只的最大人工繁育种群。2003年,在他带领下,大熊猫首次在陕西人工繁育成功;2005年,取得大熊猫连续两年人工繁育两胎三仔成活两仔的优异成绩。截至2011年,共成功繁育大熊猫912仔,使圈养大熊猫达到22只,楼观台成为国家第三个大熊猫人工繁育饲养种群基地。

为了进一步保护秦岭大熊猫,建立秦岭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2004年起,任建设受组织安排,负责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立项工作。他多次带人考察项目建设地点,放弃节假日休息,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反复向上级部门和主管领导汇报,抓紧项目可研、立项等工作。经过不懈努力,秦岭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项目已经国家发改委批准,为陕西省大熊猫易地保护奠定坚实基础。

 

野生动物保护见证他的特别付出

熟悉任建设的人,有个共同感受,就是他精力十分充沛。无论何时何地,他都精神焕发,全身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随时随地准备投入到野生动物救护战斗中。

日常工作中,为提高野生动物保护与繁殖工作科研水平,任建设同有关科研院所积极联系,探索和解决野外抢救动物成活率低等技术难题。近年来,他积极组织参与了多项科研活动,主持的大熊猫宣教馆项目已经进入国家林业局项目库,并与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动物研究所等单位合作进行金丝猴、大熊猫疾病防治、繁殖等项目研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写申报科研课题20多项。为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他连续30多天奋战在极恶劣环境下,带领大家把朱鹮搬迁到安全处,坚持科学防疫,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朱鹮平稳度过危险期。

20109月,楼观台地区突降大雨,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遭遇成立以来最大一次汛情。洪水将园区内连接南北、东西方向的两条主道完全淹没,部分动物圈舍成为“孤岛”,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及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任建设临危不乱,现场指挥,与全体职工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危急时刻,他更是冲锋在前,冒着生命危险走进洪流拉开泄洪栏,使泥石流洪峰及时得到排泄。短短两天时间,使险情得以排除,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损失,保证了动物圈舍、苗圃和职工家属楼的安全。

2011年,“秦岭四宝”入驻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任建设作为带班领导,和工作人员一同入驻,经历了一次生活与工作的双重考验,他组织并参与“秦岭四宝”装笼、运输、下笼、入馆等重要工作,为野生动物运输积累了丰富经验。由于“秦岭四宝”进入陌生环境,应激反应强烈,部分动物食欲减退,大熊猫甚至不食,这一切对他无疑是严峻考验。情急之下,他坚持搬进大熊猫圈舍旁一间狭小房间,日夜守候,经过三个不眠之夜的观察、调理,“国宝”终于渐渐平稳,圆满地完成了“秦岭四宝”在世园会期间的展出任务。

任建设几十年矢志不移热爱和保护野生动物的事迹,先后被上海、武汉及陕西当地众多媒体采访报道,曾两次受邀走进央视《讲述》栏目。2006年他被评为陕西省野生动物保护先进个人,2008年他被推选为陕西省奥运火炬手,2009年获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斯巴鲁野生动物保护奖,成为业内很有口碑和影响的知名人士。

任建设将整颗心都献给了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用实际行动抒写了一位野生动物保护者的情怀与本色,谱写了一曲野生动物保护者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的颂歌。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