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理财 理财指导 查看内容

帮儿买房 如何才不影响生活质量?

2016-7-8 09:49| 发布者: 家网编辑刘畅| 查看: 599| 评论: 0|来自: 嘉丰瑞德

摘要:   今年4月刚从事业单位退休的余先生遇上了一个难题。想帮儿子买房,但心有余力不足  余先生每月退休工资6000元,余太太退休前是一名小学老师,每月退休工资5000元。余先生老两口平时省吃俭,没有什么大花销,整个 ...

   今年4月刚从事业单位退休的余先生遇上了一个难题。

想帮儿子买房,但心有余力不足

  余先生每月退休工资6000元,余太太退休前是一名小学老师,每月退休工资5000元。余先生老两口平时省吃俭,没有什么大花销,整个家庭的花销支出在5000元左右,月度结余6000元。

另外,余先生是个非常有理财意识的人。在还未退休时,余先生就积极地配置了一些稳健型的理财产品。余先生的理财收益主要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固定收益类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在6%左右,一年期投资期限给家庭带来6万元左右的收入;第二部分是60万元的5年期国债,每年利息收益3万多。其他一些零碎的收益并没有带来多大的财富增值,可以忽略不计。余先生一家总计理财收益10万元左右。

 

    余先生还有一个儿子,参加工作不满3年,因为余先生结婚晚,儿子是个典型的90后,工资月月光,花钱也是大手大脚,余先生也是操碎了心。

 

  最近儿子交了个女朋友,吵着要买房准备结婚,可是老两口看着最近的楼市不温不火,也没了主意。再加上真要掏出一笔真金白银,少说100万,老两口的资产和收益都会直线下滑,晚年生活质量恐怕要大打折扣。但余先生转念又想儿子也老大不小,结婚也是迟早的事,早点给儿子准备好婚房,也算了了一桩大事。

  思来想去老两口还是拿不定主意。困扰两老口的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不知道现在是不是买房的好时机;二是给儿子买了房子还等背上银行贷款,就意味着老两口晚年生活质量将大打折扣,两者该如何平衡?

  他们咨询了嘉丰瑞德的理财分析师Stephen,理财师给出了他的意见和建议:

自住购房在楼市平稳时买入更合适

  这是理财师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建议。在观望期,楼市的成交量成交面积都会下降,资产价格会有下降空间,反而有利于购房。自住购房不必要过分追求“追涨杀跌”,以实际需求为主。

  从楼市的宏观经济政策来看,下半年还是以宽松货币政策为主。这说明楼市价格的基本面还是看涨,因此,此时购买也算是时机刚刚好。

适当给儿子“背点债”,年轻人才能更上进

  余先生关键问题在于敢不敢放手让儿子来承担压力。余先生的儿子是独子,从小在父母的羽翼下长大,也没独自承担过什么事。突然间要让儿子承担巨额房贷,余先生始终于心不忍。

  但嘉丰瑞德理财师认为余先生的不忍心反而在培养儿子“啃老”的恶习,必须放手让儿子主动承担起成年人的责任。

  理财师建议,既然儿子承担不了高房贷,那么就选购位于郊区的小面积户型,总价不超过200万,两老口可以多付些首付,也算是减轻儿子房贷压力。这样算下余先生顶多花出去70万,余下的100多万还可以继续做理财投资。

过于保守的稳健型投资不利于财富增值

  再来看余先生的资产配置情况。100万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为6个月,年化收益率为6%,其实算下来实际到手收益率可能还不足3%,这笔投资仅仅比5月份的CPI高了一个百分点。再来看国债,投资期限5年,也不能做复利投资,实际收益率其实并不高。

  余先生要实现资产增值,应该选择更有效的理财方式,比如配置稳利精选组合投资计划,2年期20万元的投资本金,年利率为9.8%,投资期限越长,到手收益率越高。再比如MOM众星拱月证券投资计划,多元化的策略,可以保证无论牛市、熊市都能有可观收益,比余先生自己炒股、炒基金来得更稳健。

  余先生在听完理财师的建议之后,疑虑全无,当即做出决定,对于晚年生活他现在信心满满。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