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本社期刊 精彩推荐 查看内容

“萌萌哒”故宫掌门人

2016-6-12 16:54| 发布者: 家网编辑15| 查看: 1156| 评论: 1

摘要: “戴着像在批奏折”的朝珠耳机、源于雍正朱批的“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顶戴花翎官帽伞,故宫一系列“萌系”文化创意类用品一经推出迅速蹿红,一向以“严肃神秘”形象示人的故宫博物馆第一次有了“萌萌哒”的感觉。 ...

    “戴着像在批奏折”的朝珠耳机、源于雍正朱批的“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顶戴花翎官帽伞,故宫一系列“萌系”文化创意类用品一经推出迅速蹿红,一向以“严肃神秘”形象示人的故宫博物馆第一次有了“萌萌哒”的感觉。与此同时,更多的变化在这里发生着,从实行周一闭馆,到增加售票窗口,又或者是在御花园增加座椅、在端门广场增加女性公共洗手间,人们发现有着600年历史的故宫正在悄悄地“逆生长”,不仅实施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改善措施,还引入了众多时尚酷炫的高科技,而这一切的发生离不开这个被称为故宫“掌门”的人——单霁翔。

亦老亦潮掌门人

    夹杂银丝的头发,洗得泛白的藏青色夹克衫,黑色老北京布鞋。从头到脚,单霁翔身上找不出时尚元素。

他毫不避讳自己的“落伍”:“我老了,对很多新词都不熟悉。不懂什么叫‘萌萌哒’,后来才知道这是夸我们呢;看到‘脑洞大开’,我问,这不是个好词儿吧,他们说,这词儿还不错;又看到‘霸气十足’,我心想这肯定不好,没想到他们告诉我,这也还行。”这些新词儿,是他在故宫文创产品推出后的反馈中看到听到的。

    单霁翔六十出头,从岁数上说,不算年轻。但他心态开放,善于学习,乐于倾听,敢于尝试新事物,欣赏年轻人的思维、闯劲和玩转电脑的身手。

一开始听说故宫要设计一款名叫《皇帝的一天》的手机软件时,单霁翔愣住了:“现在的小孩子很受宠,是家里的‘小皇帝’。我们推这样一款游戏,会不会更加纵容他们无法无天啊。”“不会,我们做出来你就知道了。”“行,那你们放手去做吧。”

    软件一出来,单霁翔体验之后感慨道:“皇帝还真是不好当啊。5点就得起床,读书、请安、上早朝、御门听政,然后才是吃早饭。接下来办公,召见大臣,批阅奏章,练武射箭……忙到下午3点半才能休闲一会儿,吃第二顿饭,一天只吃两顿,还不能吃饱。看样子,这款游戏对小孩子是能起到寓教于乐作用的。”故宫适时推出“《皇帝的一天》亲子体验活动”,参与者踊跃。

    “故宫要吸引更多的公众、推广我们的传统文化,就不能保持一成不变的严肃面孔。吸引年轻观众,必须用年轻人的方式。”单霁翔说。渐渐地,故宫的文创产品从历史感强、知识性强,但不方便携带的成套的图书和书画、铜器的复制品,向趣味性、实用性强的文创产品转变。截至2015年底,故宫博物院共计研发文创产品8683种,与此同时,2015年的文创产品销售额增长到近10亿元。每次被邀讲演,单霁翔总不忘做一回推销员,“瞧,我的这个手机壳就是在‘故宫商店’买的。”

    “我们不但萌萌哒,而且典雅丰富,不但脑洞大开,而且心胸开阔,不但霸气十足,而且接地气。”如今介绍起故宫的文创产品,单霁翔已然是满口网络语言的潮人了。

亦刚亦柔官员

    在对单霁翔的评价中,“没架子”是另一个高频词。2007年两会上,服务员不小心把单霁翔(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杯子打翻,弄湿了他的文件和电脑,当时服务员吓得不知所措,而他反倒安慰起服务员:“没事,用抹布擦一下就行。”语调平和,毫无责备。还有记者回忆,在每年全国“两会”的会场上,他是最有亲和力的委员之一,他会热心地将记者请进房间,对于提问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会热情地打开电脑,帮记者拷贝资料。在同事眼中,单霁翔也没有所谓“官员层级”的概念,只要他知道哪里有文物受损,就会直接找相关官员,不论级别,不厌其烦地去讲道理、摆事实。

    但也是这个“没架子”的人,屡次语出惊人,仗义执言。在全国“两会”上,他的提案总是受到媒体关注。“联合国机构质询故宫保护”“建议故宫‘逐客’”……单霁翔一向以“敢说”著称。

    2013年,为了减轻故宫的接待压力,疏导人流,故宫开始推行禁止紫禁城内车辆行驶的规定,可是尊贵外宾依然享有乘车进入的特权。“中国文化的复兴首先应该是中国文物设施尊严的维护。”

    2013年4月,法国总统奥朗德的车辆,按照故宫要求停在了午门前,步行参观,自此以后,所有国宾都再无例外。当年10月,印度总理辛格访华,也到故宫参观,这给单霁翔他们出了个难题——他81岁了,身体不好,两步台阶都跨不上去。“即使这样我们也不能破例,就从钓鱼台调过来两辆电瓶车,解决了问题。”

    “来了问题就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故宫就更美好了。”不躲事、敢说事、会做事,作为一馆之长,单霁翔对步行紫禁城有着自己坚持的理由。

亦动亦静学者

    2012年1月10日受命上任之后,单霁翔就开始一间间房屋走访、察看,5个月,踏破布鞋20余双,终于走遍故宫9000多间房屋。他颇为满意地说,600年来,只有2个人做到,一个是自己,另一个是秘书。秘书周高亮挎着一台单反相机,随时拍照记录,他以前很胖,怎么减肥都没效果,当了院长秘书之后,却迅速瘦了下来。

    既享受忙碌,又享受清净。对于单霁翔来说,每天最悠闲的时光,就是晚上回家饭后,打开台灯,一杯茶,一本书,“除了专业文物类的书籍,看历史、文化评论的书比较多。”

    单霁翔的学术背景是建筑,又常年从事城市规划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因此被媒体称为学者型官员。而他却总盯着自己的“短板”:不是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等相关专业出身,工作中又遇到那么多新问题,这怎么行!接近50岁时,他去清华读博士,成了著名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吴良镛院士的学生。

    关于文化,关于故宫,总有源源不断的感受冒出来。上下班路上或出差途中,惜时如命的单霁翔无视颠簸,习惯性打开电脑,将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如何加强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如何使故宫文创产品从“数量增长”走向“质量提升”,如何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聚沙成塔,他已经出版了十余部专著。

    “现在太忙了,你这样太辛苦,等退休后再写呗。”有人这样劝他。单霁翔不这么看,“在工作岗位上,读书和写作容易联系实际,容易获得第一手资料,研究成果能够应用于实践,因此,读书与写作正当其时。”

    而对于退休后的生活,单霁翔也早有安排,“我要退休了,就去当一名故宫的志愿者,我连地点都选好了——端门的数字博物馆,在进入故宫的第一扇门,精神抖擞地当一名志愿者,让观众心中有数地参观故宫!”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凡鸟 2016-7-8 10:16
了不起的“萌萌哒”!赞

查看全部评论(1)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