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心有阳光 共建美好家园

2016-5-10 14:39|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555| 评论: 0

摘要: 灾后重建过程中,有更多像范杰一样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在这片土地上用智慧与科学,用劳动的双手创建自己的幸福生活。 心有阳光 共建美好家园 □ 银 莲 感恩是一种阳光的心态,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值得 ...

灾后重建过程中,有更多像范杰一样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在这片土地上用智慧与科学,用劳动的双手创建自己的幸福生活。

心有阳光  共建美好家园

 

感恩是一种阳光的心态,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值得推崇的行为习惯,也是做人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通过“老干部谈重建话感恩”宣讲活动,地震灾区的老百姓更懂得了“感滴水之恩,报之以涌泉”。对他们来说,今天最好的感恩报恩方式就是好好地生活,更加勤奋地工作,让自己的家乡越来越好,让自己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天全县原本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不仅有雄奇的二郎山,还有灵秀的喇叭河风景区,通往西藏的交通要道318国道贯穿全境。境内资源密布,但部分村组聚居点仍缺少生产生活用水。

灾后重建引水工程是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工程,管道经过的路线需要占用土地,难免有人不理解不支持。但乐英乡石家村二组村民任生祥,却第一个签了无偿占用土地的协议,同意占用自家0.5亩土地。后来,饮水工程项目管线又要路过他家土地,他同样积极支持。任生祥说:“在政府的帮助下,地震带给我们的伤害也许会渐渐淡忘。作为一名普通的村民,我想我能做的,是更加支持政府开展的各项工作,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热心村上的公益事业,爱护环境卫生,团结邻里,支持本村产业发展,以积极的生活态度认真工作,尽早还清重建贷款。”

乐英乡姜家坝村一组村民高松林,上有年老体弱的父母,下有两个未成年的儿子。家里六口人生活本来就很拮据,地震后,他的房屋成了危房,无法居住。就在他最无助的时候,党和政府的贴息贷款政策,加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赠帮助,他重建了家园。如今,高松林一家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政府还免费提供茶苗和技术服务,帮助他家发展茶叶种植。

在宣讲活动现场,高松林这个平时不多言不多语的庄稼汉,也敞开了话匣子:“党和政府的恩情我们不能忘,那一栋栋的重建楼房作证,那一片片的茶叶产业园作证,是党的英明领导让我们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灾后产业重建,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华乡党委政府还大力发展猕猴桃、生姜、土耳瓜等经济作物种植,支持发展天全优质禽类生产基地项目。地震后,新华乡长期在外打工的“80后”年轻人范杰,回到二郎山脚下的家乡,在自己家的十来亩竹林里搞起了生态养鸡,组建成立了天全生态养鸡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从7家农户发展到现在104家农户会员。在竹林里放敞180天,喝山泉水、吃玉米、啃青草长大的“蛇皮脚”土鸡,个头大,肉质紧实,口感特别香,每只鸡市场上可以卖到298元,还不愁销路。我们去采访的时候,范杰正在自家竹林里搭建竹木房子,准备开一家以生态土鸡、竹林鲜笋为特色菜的农家乐。范杰说,变卖竹子为卖笋子,是合作社产业创收的第二步。如今,作为这个农民合作社的理事长、新华乡养鸡致富的带头人,范杰又建起了电商平台,计划把二郎山脚下的土鸡、鲜笋卖到更广阔的市场里去。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很多像范杰一样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在这片土地上用智慧与科学,用勤劳的双手创建自己的幸福生活。

说起天全县的变化,“老干部谈重建话感恩”宣讲团第二组成员、天全县原国土局局长杨芳林深有感触:“天全的建设与发展,有人说提速了30年,有人说提速了50年。”宣讲组足迹所到的乡村,村民的感恩之情被一次次点燃,一股股暖流在二郎山脚下涌动,化作产业重建、教育重建、精神家园重建的滚滚春潮。■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