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浙江】海宁三“健”举措推进“银立方” 老干部志愿服务开展

2016-5-2 15:33| 发布者: 家网编辑高姗姗| 查看: 549| 评论: 0|原作者: 蒋明晔|来自: 海宁市委老干部局

摘要: 自2015年5月浙江省海宁市委老干部局响应省局“银色人才志愿行动”号召,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为依托开展“银立方”老干部志愿服务以来,全市79支老干部志愿服务队伍、1000多名老干部志愿者,在各领域充分发挥余热、增添 ...

自2015年5月浙江省海宁市委老干部局响应省局“银色人才志愿行动”号召,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为依托开展“银立方”老干部志愿服务以来,全市79支老干部志愿服务队伍、1000多名老干部志愿者,在各领域充分发挥余热、增添正能量。随着活动深入开展,各志愿服务队伍逐步出现活动形式比较单一、载体不够丰富、开展不够平衡等问题,为此,今年市委老干部局通过“健平台”、“健网络”、“健机制”来进一步规范、推动“银立方”老干部志愿服务常态长效开展。

一是健平台,打造窗口形象。参考海宁“红立方”在职党员志愿服务做法(有固定“红立方”站),探索建立“银立方”老干部志愿服务固定站点,作为常态服务平台和宣传窗口,进一步打造“银立方”品牌形象。目前,已联合有关部门建立了“文明劝导”和“爱心义卖”两个固定服务站,其中“文明劝导”站由老年大学“潮银服务队”负责,认领市区繁忙路口的一个交通岗亭,每周一天、每天8人于早高峰时段开展文明交通劝导;“爱心义卖”站,由老干部活动中心“银龄服务队”负责,依托团市委等部门开办的“i志愿·公益商店”,每周两天、每天2人,参与义卖和商店日常运营管理。通过这两支市局下属老干部志愿服务队的示范带动,鼓励指导其他老干部志愿服务分队也充分挖掘部门资源优势,建立实体“银立方”,以及移动型、虚拟型、延伸型“银立方”等,由此进一步丰富“银立方”服务平台,树立老干部志愿服务窗口形象,并从实到虚、从上到下地生动诠释“银立方”的丰富内涵。

二是健网络,强化中间力量。“银立方”建立初期,即在市级层面成立老干部志愿服务总队,组织、指导、协调全市老干部志愿服务工作开展;在部门层面以支部为依托建立分队,自主开展志愿服务(吸收非党离退休干部参加,同时鼓励未建立离退休干部支部单位的老干部参加在职党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这样就形成了以支部为依托、以党员为重点,辐射带动全体离退休干部参与的老干部志愿服务工作格局,但是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市局总队难以直接指导分队活动,对各支部分队活动的开展情况掌握也不够及时。因此,今年我市决定结合“三级联动”老干部党建网络,建立“银立方”老干部志愿服务中队,由各片组(全市67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共分成6个片组)组长任中队长、副组长任副中队长,最终形成“银立方”老干部志愿服务三级网络:总队(市局)——中队(各片组)——分队(各支部),少数单位根据情况分队下面再设小分队。在这三级中,着重抓好中队这一级,将中队作为“银立方”网络之纲,纲举目张,成为带动各队伍开展活动的中间力量。

三是健机制,抓实抓细抓常。明确以党建带志愿服务,以志愿服务促党建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健全“银立方”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在活动组织上,每年年初由各中队长(即片组长)召集召开中队会议(结合片组支部工作例会),确定中队年度活动主题(结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老干部局指导意见、部门职能、队员特长、服务意愿以及其他社会所需所盼)、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形式等大致安排,并上报市委老干部局备案。在人员组成上,各中队抽调各支部队伍中身体好、愿望强、活动积极的队员参加中队活动,考虑各方面因素,以不超过30人为宜。在活动频率上,原则上镇(街道)片组中队每年集体活动1次;部门(单位)片组中队每半年活动1次,每年活动2次。在工作机制上,市局总队重点抓好对各中队的工作布置、活动指导、联系服务、对外宣传,每半年组织召开中队长会议(结合片组长工作例会),听取各中队和所辖分队活动情况;各中队对所辖分队日常活动给予指导督促,组织开展中队活动并提前告知市委老干部局,活动结束后上报情况。

由此,我市的“银立方”老干部志愿服务实现了“三有”:一是有了多样的形式,老干部志愿服务有“固定集中”(两个固定服务站点)、“相对集中”(各中队活动)、“灵活分散”(各分队活动)三大形式;二是有了有力的抓手,通过抓中队的工作指导和交流反馈,及时推动并掌握各志愿服务分队活动开展;三是有了更大的影响,每个中队的集中活动,确保了每年至少有10次较大型、集中、有影响的老干部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扩大“银立方”的社会影响。

最新评论

回顶部